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水产渔业   6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雌核发育鲢生长、体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进行了雌核发育鲢两个品系间和雌核发育链与其半同胞鲢及普通鲢的生长对比 ,并与标准鲢(李思发等 1998)进行了生长、体型比较。结果表明 ,雌核发育鲢比半同胞鲢体长增长快 13 3% ,体重增长快5 1% ,差异十分显著 ;雌核组比普通鲢组体长增长快 3 7%~ 2 5 3% ,体重增长快 6 7%~ 90 1% ,雌核发育鲢品系间也存在明显的生长差异 ,本试验中雌核发育Ⅱ系 (GyS2 Ⅱ )比Ⅰ系 (GyS2 Ⅰ )体长增长快 8 6 % ,体重增长快 2 8%。在相同体长条件下 ,雌核发育鲢比标准鲢体重大 10 6 %~ 31 9% ,平均大 15 6 % ,雌核发育鲢具有背高、尾短、头较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52.
鱼类多倍体育种技术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多倍体技术就是通过增加染色体组的方法来改造生物的遗传基础,从而培育出符合人们需要的优良品种.多倍体育种方法简单,技术可行,易于操作,与性控、选育等技术结合可以生产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成活率高和饲养管理方便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53.
镉对克氏原螯虾肝胰腺触角腺及鳃中SOD和CAT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将克氏原螯虾分别暴露在浓度为7.5、10、15、30 mg·L-1的Cd2+溶液中96 h,实验期间对肝胰腺、触角腺、鳃等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及随时间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10 mg·L-1Cd2+胁迫下,肝胰腺和触角腺中SOD和CAT活力在胁迫初期急剧升高,72 h后降低并趋于稳定,而鳃中SOD和CAT两种酶的活力在96 h内变化不显著(P>0.05);当Cd2+度为30mg·L-1时,肝胰腺、触角腺和鳃中的SOD、CAT酶活力显著受到了抑制(P<0.05).通过比较发现,克氏原螯虾鳃中SOD和CAT活力要明显低于肝胰腺和触角腺中这两种酶的活力(P<0.05),并且肝胰腺和触角腺对Cd2+的应激反应要比鳃更为敏感.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肝胰腺和触角腺中的抗氧化酶系统在Cd2+胁迫初期发挥了一定的抵御作用,而到后期抗氧化酶活性明显受到了抑制;另外低浓度的镉(7.5 mg·L-1)对肝胰腺和触角腺中的SOD和CAT酶活起到了激活作用,而高浓度的镉(30 mg·L-1)对3个组织中的抗氧化酶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4.
长江中下游二倍体泥鳅4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2对微卫星引物对长江中下游4个二倍体泥鳅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个微卫星位点在武汉、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4个种群中总共检测到64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11,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3.每个种群的平均等位基因丰度(AR)为3.502~4.615,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395~0.517,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360-~0.51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32~0.465,说明4个种群表现出中度的遗传多样性.在12个位点中有4个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HWE),每个种群均不同程度偏离HWE,表现为杂合子不足.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r)为0.118,15.74%遗传变异源于种群间差异,表明种群间存在中度遗传分化.种群间遗传距离(D)为0.067~0.206,太湖与鄱阳湖种群间遗传距离最大.聚类分析表明,洞庭湖与鄱阳湖种群聚为一支、亲缘关系较近,武汉种群与太湖种群聚为另一支.  相似文献   
55.
采用聚丙烯酰胺水平平板电泳法研究了人工雌核发育鲢近交F1Ⅰ系、Ⅱ系、野生鲢、养殖鲢和雄鲤的肝、肾、心、眼和肌肉5种组织的酯酶(EST)和乳酸脱氢酶(LDH)。比较发现:(1)雌核发育鲢近交F1Ⅰ系、Ⅱ系和野生鲢的同工酶谱基本一致,雄鲤明显区别于鲢;(2)从酯酶图谱可发现,雌核发育近交鲢F1Ⅱ系的群体内有多态现象,肝、肾、肌肉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0·6000、0·3333、0·5000,遗传杂合度分别为0·7485、0·6622、0·1139;(3)肝脏的乳酸脱氢酶中出现C带,且C带表现出多态性;(4)没有发现能区别鲢各群体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56.
三个不同品系中华鳖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量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淮河品系(3龄)、黄河品系(8月龄)和日本品系(8月龄)的10项形态参数,对不同品系和性别的形态差异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表明,3个品系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0.5%,其中第1主成分是中华鳖的体型因子,贡献率最大,3个品系的形态差异主要体现在体型上。通过逐步判别法建立了3个品系的判别函数,淮河、黄河和日本品系的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1.7%、75.0%和73.8%,淮河鳖的形态与其他品系的中华鳖存在较大的差异。3个品系中不同性别的判别分析显示,淮河品系中华鳖雌雄判别准确率也较高,综合判别率为88.3%,判别效果最好,建立的判别函数可初步用于不同品系不同性别中华鳖的鉴定。中华鳖形态特征的差异分析为今后中华鳖种质资源鉴定和新品种(系)的选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7.
综合系列观察研究,简要描述了尼罗罗非鱼(Orechromis niloticus)超雄鱼的形态构造、生长发育和繁殖功能、染色体组型以及DNA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特征,说明尼罗超雄鱼的生物学特征与原系尼罗罗非鱼基本相同,一样具有较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58.
大口鲇精子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对大口鲇鲜精在不同水体中、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不同酸碱度溶液中以及离体条件下的生理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精子强烈运动时间 ,在江河水体中为最高 (41 1s) ,其次为养鱼池水 (39 s) ,曝气井水中最低 (31 9s) ;精子寿命以养鱼池水为最高 (131 5s) ,其余水体差别不大 (为 96~ 98s)。在低浓度氯化钠溶液 (0 3%~ 0 6 %NaCl)中能够延长精子的寿命 ;高浓度氯化钠溶液 (0 85 %~ 1 2 %NaCl)中精子活动被抑制 ,且能在低温 (0~ 4℃ )下得到保存而不影响其活力。pH影响大口鲇精子的活力与寿命 ,其适宜范围为 6~ 8。在pH 5 5以下酸性溶液中精子扩散性差 ,易发生凝聚现象 ;pH 9以上碱性溶液中精子活力与寿命明显缩短。精子头部为椭圆形 ,长径 2 13± 0 36 μ ,短径 1 14± 0 12 μ ;颈部极短 ;尾部细长 ,鞭毛状 ,长度 4 7 775± 3 32 5 μ。精子密度约 1 34× 10 9尾 /ml,精液pH 7 3~ 7 5 ,精子浓度为 9 1%。  相似文献   
59.
大口鲶耗氧率与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大口鲶具有肉质细嫩、生长快、适应性强、疾病少、易于起捕等优良特性,其驯化养殖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得到迅猛发展。有关其生物学特性、养殖技术都有研究,尚未见有共耗氧率与窒息点的研究报道。本试验于1996年6月至9月份期间对大口鲶耗氧规律与窒息点进行了测定分析,其目的旨在为大口鲶规模集约化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l材料和方法1.l材料试验鱼取自本所试验场当年人工繁殖并培育成的不同规格的大口鲶鱼种,均健康正常。1.2方法1.2.1耗氧率的测定试验鱼运回实验室首先在水簇箱中驯养一周,试验前1-2天停食。试验用水采用充分曝气并…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