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0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366篇
林业   536篇
农学   385篇
基础科学   521篇
  515篇
综合类   2958篇
农作物   399篇
水产渔业   403篇
畜牧兽医   1565篇
园艺   502篇
植物保护   206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251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392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388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317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337篇
  2005年   300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40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201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5年   5篇
  1961年   4篇
  196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91.
文章通过对北方地区鲤鱼出血病病原、症状、流行情况以及影响疾病流行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鲤鱼出血病防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92.
关于创建高标准、高效益航天育种基地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航天育种基地建设的体会 ,分析了航天育种基地建设中存在问题 ,提出了创建高标准、高效益航天育种的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993.
为了研究不同文冠果品种之间的遗传变异,采用高通量重测序技术,对两个高产文冠果品种‘蒙冠1号’‘蒙冠2号’分别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平均测序深度为93.35×和86.76×,覆盖率为99.96%,并与参考基因组比对,在两个品种中检测到了丰富的遗传变异,包括SNP和InDel。对存在遗传变异的基因进行GO富集,发现它们主要富集在细胞壁合成和胁迫响应。针对不同品种的差异,发现‘蒙冠1号’主要富集在细胞壁生物发生及生长发育通路,‘蒙冠2号’主要与胁迫响应和防御通路相关,推测这些基因的遗传变异是不同性状差异的原因。本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冠果两个品种之间在基因组水平的差异,为分子标记的开发提供了遗传基础,也为后续的分子育种及品种改良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4.
苜蓿干燥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该文在薄层干燥试验台上研究了苜蓿的干燥特性。试验结果为:干燥温度越高,苜蓿的干燥速度越快。试验确定了临界干燥速度与干燥温度间的方程,定量分析了苜蓿干燥速度与干燥温度间的关系。运用量纲分析方法,得到干燥动力学常数K与初始含水率Mo,样品质量G,干燥温度T,介质流速v,茎秆长度l的经验公式,可以准确分析和评价苜蓿在各种条件下的干燥特性。  相似文献   
995.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过渡区提取及分割方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具有复杂背景的树木图像的分割对于精确对靶施药及智能化植保机械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树木图像的精确分割,针对该类图像的特点,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过渡区提取树木图像分割方法。通过对比小波变换系数、小波变换系数聚类以及小波包系数,最终选取了同时能够分解出更多高频、低频信息的小波包变换系数提取特征,根据小波包变换系数定义了小波能量比参数,将小波能量比参数值归一化为图像灰度值,采用自适应阈值和神经网络两种方法提取了过渡区,实现了具有复杂背景树木图像的分割。试验表明,该方法分割精度高,对于分割复杂背景的树木图像具有特别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种以神经元发生进行性变性和坏死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性疾病,其普遍特征是错误折叠蛋白质的积累和线粒体损伤。线粒体作为细胞能量产出的中心,是神经元的主要能量来源,对维持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受损的线粒体导致细胞中的三磷酸腺苷(ATP)供给不足和氧化应激损伤,甚至引起细胞死亡。线粒体自噬是细胞通过自噬-溶酶体途径选择性地清除衰老或受损线粒体的过程,是线粒体质量控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细胞稳态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诸多研究表明,线粒体自噬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不可分,激活线粒体自噬或改善线粒体自噬异常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错误折叠蛋白积聚导致的神经损伤。笔者就线粒体自噬的发生机制、线粒体自噬的调控及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掌握浙江省德清县驯养朱鹮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耐药基因与分子特征,为治疗朱鹮大肠杆菌感染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集该地驯养朱鹮新鲜粪便样本,采用分离培养、形态观察、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大肠杆菌;进而采用肉汤稀释法检测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丁胺卡那等7种抗菌药对源自不同朱鹮的大肠杆菌分离株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选择代表性菌株,通过PCR和测序鉴定其携带qnrS1、gyrA、gyrB等9种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情况,并分析其蛋白关键氨基酸位点突变与耐药性的关系,采用接合转移分析耐药质粒水平转移情况及其与耐药性的关系,应用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和费歇尔精确检验(Fisher exact test)分析分离株耐药表型与朱鹮年龄、耐药基因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采集了98只朱鹮的粪便,经分离鉴定均获得了大肠杆菌;源自不同朱鹮的98株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呈现高度耐药(耐药率为65.3%,64/98),对其余6种药物高度敏感(敏感率均>90%),朱鹮年龄与环丙沙星耐药性极显著...  相似文献   
998.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产物,是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的结果,是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内在要求.在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中,要发展培育、引进、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组织,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99.
如何有效提高饲料转化为畜产品的效率,一直是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目标之一。20世纪人们通过对动物营养需要研究以及改进疾病控制技术,使得动物生产性能获得极大的提高。近年来,人工合成类固醇、β-兴奋剂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动物的生长,但是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人们对用激素处理畜产品的抵触行为也越来越强烈。因此,探索其它替代性技术以生产安全、环保型的畜产品是当前畜牧业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免疫调控技术是指根据生产的需要,运用免疫学中抗原抗体中和反应的原理,将抗原或抗体应用到动物生产中以调控动物生长发育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00.
华鲮烂尾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患有烂尾病的华鲮(Sinilabeo rendahli)体内分离到两个优势菌株(编号:BB090516C-1和BB090516C-2),对分离菌株形态特征、主要理化特性等生物学性状鉴定后测定其16S rRNA序列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同时采用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显示: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分离菌对华鲮有较强的致病性,该菌为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发酵型短杆菌。经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等指标分析鉴定结果显示该菌为维隆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Aerom onas veronii biovar sobria)。用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与维隆气单胞菌的同源性高达99%,系统进化树中与维隆气单胞菌自然聚为一支,表明该菌为维隆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用22种抗菌类药物进行药敏实验发现,该菌对头孢曲松、硫酸庆大霉素等9种抗菌类药物高度敏感,对新霉素等6种药物中敏,对氨苄青霉素等7种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