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6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8篇
  3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3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1.
为了探讨Quil A、PICKCa及二者联合使用对实验动物的免疫调节作用,试验分别给小鼠和猪注射Quil A、PICKCa及两者混合物,于注射后不同时间采血,检测细胞因子水平;注射后第7天检测猪T淋巴细胞的体外增殖反应。结果表明:小鼠和猪在注射药物之后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试验组动物的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猪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能力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Quil A、PICKCa对小鼠和猪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应用戊二醛醛化的人的“O”型红细胞纯化兔出血症病毒(RHDV),对非免兔进行3次免疫后,经分段表达的重组杆状病毒、纯化的病毒、Con A分别刺激后进行细胞增殖检测、IL-2、IL-4、IFN-γ检测.WST检测结果表明,3号重组杆状病毒刺激的值最高,所有重组杆状病毒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显著;IL-2和IFN-γ检测结果表明,3号重组杆状病毒刺激的值最高,其次为2号、4号,而1号、5号重组杆状病毒刺激指数较低,但均高于对照组;IL-4检测结果表明,2号、3号、4号重组杆状病毒刺激的值低于对照组,1号、5号重组杆状病毒刺激组略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重组病毒3号区域为RHDV VP60 T细胞表位的优势区,从而为后期的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O型口蹄疫病毒VP1嵌合基因的构建及原核表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首先合成我国O型口蹄疫病毒2个疫苗毒株VP1基因的3个抗原袁位,与另外扩增的流行毒株VP1基因末端273bp片段相连,构建出O型VP1嵌合基因片段(VP1O)。然后,将VPIO基因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8a-VP1O,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表明。VP1O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实表达的VP1O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对表达蛋白通过包涵体洗涤的方法进行初步纯化,获得了较高纯度的VP1O蛋白。  相似文献   
14.
将海兰褐蛋雏鸡随机分为对照组、肌肉注射组、刺种Ⅰ组和刺种Ⅱ组,用共表达NDV F和IBDV VP0基因重组鸡痘病毒进行免疫,对照组刺种生理盐水,在免疫后的第7,14,21,28,35,42,49 d和56 d采血,分离血清,用固定病毒稀释血清法测血清中抗FPV,NDV,IBDV的中和抗体效价.经分析,抗FPV中和抗体效价及抗NDV中和抗体效价免疫后14 d达到高峰,28 d后下降幅度不明显,42 d时仍保持一定水平;抗IBDV中和抗体效价免疫后21 d达到高峰, 28 d后下降幅度不明显,42 d时仍保持一定水平.  相似文献   
15.
用线性化质粒与酵母细胞混合后进行电转化,培养细胞,菌体计数,通过计算转化率探索ECM 830电转仪的转化条件,确定出毕赤酵母电转化最佳条件,低电压模式;电压300 V;脉冲长度15 ms;脉冲次数为1次;为ECM 830电转仪在酵母转化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临床观察、病理解剖、PCR、RT-PCR、ELISA、中和抗体检测等方法,对口蹄疫(FMD)重组鸡痘病毒(FPV)在豚鼠、仔猪体内的毒性、分布以及抗体消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MD重组鸡痘病毒免疫的动物在整个试验期间,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病理组织切片检测无明显的组织学变化;PCR、RT-PCR检测证明,豚鼠、猪免疫FMD重组鸡痘病毒后,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脑、肠系膜淋巴结内检测到FPVDNA和FMDV DNA,且在大部分组织能存在3 d左右;FMD重组鸡痘病毒均可诱导免疫动物产生较高水平的抗FMDV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验证了所构建重组FPV的生物安全性及良好的免疫原性,为其他哺乳动物实验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在重组杆状病毒中的表达及检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对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在sf9细胞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首先将pUCm—T—H5HA质粒用BamHⅠ及NotⅠ酶切,获得HA基因片段,同时杆状病毒转座载体质粒pFastBacⅠ也用BamHⅠ及NotⅠ酶切,然后用T4DNA连接酶连接,构建了重组质粒pFastBac—H5HA。再将该重组质粒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菌,在体内进行重组,并经三重抗性与蓝白斑筛选,得到杆状病毒重组质粒Bacmid—H5HA。将Bacmid—H5HA转染sf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HA蛋白在重组杆状病毒中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18.
分别将猪圆环病毒2型的ORF2基因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ORF5基因,插入到鸡痘病毒转移载体pUTA2-16-LacZ单一启动子和复合启动子下游,构建重组鸡痘病毒转移质粒pUTAL-ORF5-ORF2。将该重组质粒与鸡痘病毒282-E4株共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进行同源重组。通过3次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加压筛选,经RT-PCR、IFA和Western blot鉴定,表明重组鸡痘病毒中的目的基因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中得到表达,获得一株携带有目的基因ORF2和ORF5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ORF2-ORF5。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人们用快速、简便和敏感性高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种抗体。应用 ELISA测定鸡传染性支气管肺炎(IB)病毒抗体(简称 IB抗体),国外已有一些报导,但日本尚无这方面的报导。笔者探索了用 ELISA 检测鸡血清 IB 抗体,其实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采用翅内侧皮肤无血管处刺种途径给30日龄幼鸽接种重组鸡痘病毒vFV282疫苗株,利用PCR的方法检测其在鸽体内的分布及其动态并对其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接种后6 h即在脾脏检测到病毒DNA;接种后1 d,脾、肺PCR检测阳性;3 d,在心、肝、脾、肺、肾、皮肤均检测到病毒DNA;7 d,心、肝、脾、肺、肾、脑PCR检测均呈阳性;10 d,除脑外所有内脏器官中均未检测到病毒DNA,15 d后所有内脏器官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而对照组在整个试验期间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毒性试验表明,重组鸡痘病毒vFV282疫苗株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