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21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294篇
林业   791篇
农学   386篇
基础科学   654篇
  282篇
综合类   3353篇
农作物   536篇
水产渔业   378篇
畜牧兽医   2008篇
园艺   752篇
植物保护   183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232篇
  2018年   272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459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396篇
  2011年   404篇
  2010年   433篇
  2009年   443篇
  2008年   435篇
  2007年   415篇
  2006年   365篇
  2005年   381篇
  2004年   384篇
  2003年   365篇
  2002年   391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190篇
  1996年   186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74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1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6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利用PCR技术同时鉴定番茄抗根结线虫和抗斑萎病毒基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同一PCR反应体系,对分别与番茄抗根结线虫的 基因和抗斑萎病毒(1w V)的Sw一5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进行了同时扩增筛选,扩增的特异性片段与单引物扩增片段完全吻合,其中与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1标记为共显性标记,抗感试材均产生750 bp的特异片段,纯合和杂合抗病基因型试材存在 I酶切位点,酶切后分别产生了570 bp、160 bp和750 bp、570 bp、160 bp的不同特异性片段,而感病基因型试材无 I酶切位点;与Sw一5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2标记为显性标记,只有抗病试材扩增出400 bD的特异性片段。经反复验证,结果稳定准确可靠,可用于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对两个抗病基因进行同时筛选鉴定。  相似文献   
92.
孙丰金 《落叶果树》2003,35(4):34-34
桑白蚧 (PseudaulacapispentagonaTargioni)属同翅目盾蚧科 ,近年在泰安甜樱桃产区普遍发生 ,受害树轻者树势衰弱 ,重者枝条萎缩干枯 ,以至整株死亡。 1 999~ 2 0 0 2年对该虫在泰安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观察。在泰安 ,桑白蚧以受精雌成虫在被害枝干上越冬。3月下旬平均气温达到 1 0℃时 ,雌成虫开始刺吸汁液补充营养。 4月下旬至 5月上旬雌成虫产卵 ,若虫孵化后 ,从母体介壳下爬出 ,分散到枝条背面、枝叉、芽腋及叶柄处固定取食。各代若虫的孵化期分别在 5月上中旬、7月上旬和 9月中旬。 1 0月上旬末代若虫发育成熟 ,雌、雄成虫交尾后 ,雄虫…  相似文献   
93.
沿海棉区玉米螟综防技术的探讨江苏省大丰市植保站(224100)沈田辉金中时王风良王永山我市地处苏北沿海,常年种植棉花433万hm2,玉米167万hm2,致使玉米螟常年为害重、损失大,对棉花产量、品质影响极大。根据江苏省“八五”科技攻关小组的安排,...  相似文献   
94.
南京市栖霞区8个乡镇(街道)中有4个处在钉螺孳生的沿江河地区,有螺面积570万m^2,全区饲养着8000余头奶牛,1996年奶牛血吸虫病感染率平均为24.3%,个别自然村高达80.3%。是血吸虫病的重流行区。通过设点加强对奶牛的管理。建立奶牛“公寓”,禁止放牧等措施,杜绝了病原对环境的污染.在钉螺面积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奶牛血吸虫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且在全省同类地区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
非洲紫罗兰(Saintpauliaionantha)又名非洲堇,属苦苣苔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其叶厚有如丝绒,花形俊秀,花色丰富,花期颇长,只要室温在18~23℃范围内都开花,且能适应室内空调环境,特别适合室内盆栽观赏,是点缀案头、窗台和阳台非常理想的材料,半个世纪以来一直风行全球,成为国际上最受欢迎的室内观赏植物之一,素有“室内花卉皇后”之美称。非洲紫罗兰常规繁殖可用叶插法、分株法、播种法。但是这些方法繁殖系数低,品质较差,不利于新品种推广和商业利用,而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离体快速繁殖,可在短期内生产出大量的优质种苗,对进一步推动花…  相似文献   
96.
火柴头染色体核型及核糖体基因原位杂交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火柴头是一年生单子叶恶性杂草,具有地上和地下茎同时开花结实的特殊习性。研究表明,地上和地下部分种子产生的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核型相同,中期染色体平均长10μ,体细胞染色体核型由两对随体染色体(染色体5和9)、4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3,8,11)和5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染色体2,4,6,7,10),属对称型。核型公式为2n=22=4m 5sm 2st。核糖体基因(45S)位于两对随体染色体的核仁组织区,杂交信号在两对染色体上的程度不同,表明了该基因的拷贝数在位点间有差别,并明确证实地下种子是正常自花受精的结果。本文对利用核糖体基因作为分子标记,通过原位杂交进行植物染色体的识别和染色体的进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7.
从延边黄牛卵巢中采集未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体外受精及受精卵体外培养。结果表明 :1将卵子用 2种不同的培养液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和受精卵体外培养 ,TCM199组的卵裂率 (5 6 .3% )极显著高于 D- PBS组(33.6 % ) (P<0 .0 1) ;TCM199组的囊胚发育率和孵化率 (15 .1%、13.7% )虽高于 D- PBS组 (10 .5 %、8.7% ) ,但 2个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0 .0 5 )。2以 TCM199作为基础培养液 ,分别用含激素培养液和不含激素培养液进行成熟培养和受精卵体外培养 ,添加激素组的卵裂率、囊胚发育率及囊胚孵化率 (81.2 %、17.5 %、15 .3% )高于没有添加激素的对照组 (75 .8%、12 .1%、10 .5 % ) ,但 2个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0 .0 5 )。 3体外受精卵与单层颗粒细胞共培养组的卵裂率、囊胚发育率及囊胚孵化率 (78.0 %、11.5 %、9.9% )显著高于非共培养组 (6 8.1%、5 .4 %、3.6 % ) (P<0 .0 5 )。  相似文献   
98.
为了构建口蹄疫与伪狂犬病二价基因工程疫苗株 ,将口蹄疫病毒 (FMDV) P1基因插入到伪狂犬病病毒 (PRV)通用载体 p Pg G- uni中 ,得到 PRV转移载体 p Pg G- P1。将转移载体与 Eco R 线性化后的 PRV弱毒疫苗株 TK- /g G- / lac Z 基因组 DNA共转染 PK- 15细胞 ,转染产物经多次空斑纯化和 PCR鉴定 ,获得了纯化的重组 PRV TK- /g G- / Pg G- P1,重组病毒基因组 DNA经酶切鉴定进一步表明 ,FMDV的 P1基因已成功地整合到 PRV弱毒疫苗株的基因组中。Western blot试验表明 ,FMDV P1基因在重组 PRV中得到表达。该研究为进一步研制口蹄疫与伪狂犬病二价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
仔猪白痢是集约化养猪场的常见病,其病因复杂,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临床上常用治疗仔猪白痢的抗菌药物主要依赖于它们的抑菌作用,而中草药的治疗作用则是多方面的,其作用机理很复杂。仔猪白痢的发病机理除与病原性大肠杆菌的致病作用有关外,还与年龄、免疫状态、生理机能、饲养条件等多种诱因造成的消化机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00.
用RT-PCR法,以1株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RNA为模板,扩增了NP全基因cDNA.将cDNA克隆于pMD18-T载体,并对其进行测序.测序结果表明所克隆的1542个核苷酸的片段包含了核蛋白完整阅读框架,其中编码区为1497个核苷酸,编码498个氨基酸.将其序列与6株A型流感病毒NP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各毒株之间NP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2.5%~95.9%,编码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7.0%~98.4%.本研究通过分子进化分析揭示了各毒株间的亲源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