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2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31篇
水产渔业   195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王攀攀  谢姝敏  于世豪  陈昊  邢超凡  高焕  阎斌伦 《水产学报》2023,47(3):039105-039105
为了分析日本囊对虾两种表型差异类型的系统发育关系,实验系统比较了两种类型线粒体全基因组的基因结构、遗传距离和密码子偏好性等特征。结果显示,两种类型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重叠区、基因间隔和密码子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两种类型的线粒体蛋白编码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相似度为91.10%~95.00%,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为96.15%~100%。两种类型的A+T富集区的同源性只有82.60%,分歧度为15.40%,呈现高度遗传分化。日本囊对虾两种类型蛋白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歧度大于明对虾属和叉肢螯虾属,但氨基酸序列的分歧度小于后者。研究发现,基于cytb基因的种间遗传距离大于种内遗传距离的10倍;基于cox1基因的种间遗传距离分别为类型Ⅰ和类型Ⅱ的种内遗传距离的14.6倍和5.2倍。两种类型的nd1、nd4和nd5基因的Ka/Ks值大于1,表明受到正向选择。基于20种隶属9属的对虾线粒体基因组蛋白编码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能有效区分各属对虾,其中日本囊对虾的两种类型首先聚类,再与宽沟对虾聚类。研究表明,日本囊对虾的两种表型差异类型基本达到物种水平,有必要进一步评估更多的性状差异,以提高两种囊对虾的特...  相似文献   
112.
日本蟳(Charybdis iaponiea)俗称靠山红、石蟳仔和石杂蟹等,广泛分布于我国各海区。日本好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生长快,并具有清热、滋补、消肿等功效,为经济价值较高的中型海产蟹类。由于近年来的酷采滥捕,其天然资源量日趋衰竭,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必须大力开展日本蟳的人工增养殖。日本蟳的繁殖期在对虾和河蟹之后,可以利用对虾、河蟹育苗室的空闲时间进行日本好的人工育苗,使现有的设施能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13.
哈氏弧菌特异性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哈氏弧菌外膜蛋白OmpK的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从分离自患病长鳍真鲨体内的哈氏弧菌基因组中扩增获得一段约800 bp大小的基因片段.进行了PCR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以及海产品检测试验,建立了一种检测致病性弧菌的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法只检测出致病性哈氏弧菌.同时对不同浓度的细菌悬液扩增,结果显示,此方法对哈氏弧菌菌体DNA的最低检测量为0.139 ng/μL,可以为哈氏弧菌的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4.
以静水法研究了石油烃和镉对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的急性毒性试验和联合毒性效应,并采用水生毒理联合毒性相加指数法对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单一毒性作用时,24、48、72、96h石油烃对毛蚶的LC50分别是6.863、5.129、2.965、1.914mg/L;24、48、72、96h镉对毛蚶的LC50分别是12.27、7.86、6.16、5.17mg/L。石油烃和镉对毛蚶的联合毒性作用,当采用毒性1∶1进行试验时,暴露时间分别为24、48h时,AI<0,表现为拮抗作用,暴露时间分别为72、96h时,AI>0,表现为协同作用;采用浓度1∶1试验时,暴露时间分别为24、48h时,AI<0,表现为拮抗作用,暴露时间分别为72、96h时,AI>0,表现为协同作用;表明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石油烃和镉的联合毒性从拮抗作用转变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5.
比较了消毒剂漂白粉和生石灰对三疣梭子蟹存活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养殖池塘消毒用生石灰最好,幼蟹规格为720只/kg时,放养37500只/hm2,平均单产高达2134.35 kg/hm2,成活率高达25.30%;其次是漂白粉,平均单产1669.8 kg/hm2,成活率21.75%;而对照组最低,平均单产462 kg/hm2,成活率6.96%。  相似文献   
116.
周氏新对虾(Metapenaeus joyneriMiers,英文名Shiba shrimp),隶属对虾科,新对虾属,俗称羊毛虾、黄虾、沙虾、站虾、麻虾、黄新对虾等,为连云港市特产,味道极其鲜美。1生物学特性1.1形态特征周氏新对虾体形与中国明对虾相似,甲壳很薄,体长70~110 mm,全身遍布棕蓝色斑点,尾肢半棕  相似文献   
117.
基于霍乱弧菌lolB基因保守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检测霍乱弧菌的方法。常规PCR检测仅霍乱弧菌扩增出大小为519bp的目的片段,其他3种病原弧菌均为阴性;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在Tm为86.5~87℃,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只出现1个单特异峰,无引物二聚体,表明该引物具有较好的特异性。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扩增曲线反映了PCR的指数增长阶段和平台阶段;所制作的标准曲线在2.59×108~2.59×100拷贝数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3,能对霍乱弧菌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该方法检测时间从核酸抽提到结果分析仅需4~5h,较传统方法敏感、操作简单、耗时短,是霍乱弧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的快速诊断及流行病调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8.
世界海参养殖以刺参(温带种)和糙刺参(热带种)为主,中国、日本、韩国等国主要养殖刺参.我国60年代刺参育苗成功,70年代利用天然海域投放参苗人工增殖,80年代大水体高密度刺参人工育苗.  相似文献   
119.
长蛸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蛸(Octopus variabilis Sasaki),隶属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八腕目,蛸科(Octopodidae),俗称章鱼.主要营底栖生活在海底爬行,也能凭借漏斗喷水的反作用短暂游行于底层海水中.有短距离的生殖和越冬洄游习性,以龙虾、虾蛄、蟹类、贝类和底栖鱼类为食.  相似文献   
120.
脊尾白虾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虾类,细胞周期蛋白C(CCNC)是细胞周期蛋白家族的一员,在细胞周期调控及转录调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研究脊尾白虾CCNC(EcCCNC)基因在卵巢及幼体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采用RACE技术克隆EcCCNC基因cDNA全长序列,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EcCCNC基因在脊尾白虾不同组织、卵巢不同时期和幼体发育不同时期的相对表达量,并通过原核表达获得EcCCNC基因的体外重组蛋白。结果显示:EcCCNC基因cDNA全长1042 bp,包括82 bp的5′非编码区,156 bp的3′非编码区,804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67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的分子质量为31.34 ku,理论等电点为5.50;聚类分析表明,脊尾白虾EcCCNC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与凡纳滨对虾的聚为一支,氨基酸序列与凡纳滨对虾的相似性(92%)最高;EcCCNC基因在卵巢中特别是大生长期及溞状幼体Ⅱ期的相对表达量最高(P<0.05);EcCCNC基因的体外重组蛋白为45 ku,经WB验证含His标签。研究结果表明,EcCCNC基因在脊尾白虾卵巢及幼体发育过程中很可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