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阐述了农村信息化的背景、意义和必要性,分析了国内外当前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做了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对策、建议及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2.
中草药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3.
探讨了稻田养殖田间工程改造模式,优化稻-渔生境,筛选验证适宜的稻田养殖品种,挖掘稻田种养生产潜力.在广西玉林地区稻-渔综合种养试验点开展环形沟、"丰"字沟、池-田适时耦合3种不同改造类型的稻田综合种养试验,主养罗非鱼、瓯江彩鲤和泥鳅,种植杂交水稻"丰田优553",进行养殖鱼类产量、产品规格、成活率和水稻产量等产出效果指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田间工程单元化集约化整合改造和稻-渔环境优化升级,沟涵对稻田的比例控制在10%,养殖水体容量较常规类型增加约50%,同时满足了稻-渔共作各自的环境需求;在稳定水稻产量的同时,养殖罗非鱼、瓯江彩鲤和泥鳅的平均产量分别达488.5、351.0和330.2 kg/667 m2,成活率分别达92.1%、91.7%和86.9%,较环型沟、"丰"字沟类型稻田极显著地提高(P<0.01);产品规格分别为663、638和19 g,在正常生产周期内普遍达到商品鱼上市规格.研究优选出一套水产养殖与水稻种植技术高度融合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24.
开花是有花植物重要的发育阶段,决定繁殖的成功与否。从陆地棉基因组中克隆了一个与开花时间相关的MYB基因,得到两条同源序列,氨基酸序列相似度高达95%,位于D03和A02染色体上,分别命名为GhMYB44a和GhMYB44b。GhMYB44a全长1 322 bp,包含987 bp开放阅读框,GhMYB44b全长1 313 bp,包含984 bp开放阅读框,编码的蛋白理论等电点分别为8.93和9.15,C端序列的差异导致两个蛋白的结构明显不同。GhMYB44a和GhMYB44b均包含两个MYB repeat结构域,属于R2R3型MYB转录因子,两个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内。转录组数据显示,GhMYB44a在棉花根、茎、叶、雌蕊中表达,而GhMYB44b在茎、叶、雌蕊、花托中表达,且两个基因均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GhMYB44a响应PEG胁迫,GhMYB44b响应PEG和盐胁迫。两个基因的表达差异预示着其功能可能也存在不同。超表达GhMYB44a和GhMYB44b都促进拟南芥早开花,但GhMYB44a转基因植株的早花现象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5.
鱼类染色体核型和系统进化分析在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丰富苏丹鱼(Leptobarbushoevenii)种质资源研究内容,本研究以苏丹鱼为研究对象,采用染色体冷滴片制备法分析了染色体核型特征,运用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了其系统进化关系,探讨了鲃亚科鱼类种属间亲缘关系。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苏丹鱼二倍体的染色体数为2n=50,其中包含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8条、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 14条、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 2条和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 1条,核型公式为2n=16m+28sm+4st+2t,染色体臂数(NF)为94。14种鲃亚科鱼类的线粒体16SrRNA基因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鲃亚科鱼类的种间遗传距离为0.016~0.134,平均遗传距离为0.074;苏丹鱼与粗须白甲鱼(Onychostomabarbata)的种间遗传距离最大(0.134),与泰国短吻鱼(Sikukiastejnegeri)的种间遗传距离最小(0.090);系统进化关系结果显示:苏丹鱼位于进化树的基部,与四须鲃属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结果可为苏丹鱼种质资源鉴定、品种改...  相似文献   
26.
开花是植物产生有性生殖器官的重要阶段,开花整合子整合来自环境和植物体内的信号,进而激活花芽分化,使植物在适宜的时间产生足够多的后代,保障生殖繁衍。棉花中开花整合子基因(FT、SOC1和LFY)已被克隆,但它们在棉花中的进化关系尚不清楚。参考陆地棉基因组,明确了棉属开花整合子同源基因数目,FT和LFY在棉属中进化具有保守性,而SOC1基因序列具有多样性。不同于其他物种,棉花开花整合子基因均在顶端分生组织和叶片中表达量较高,且随着棉苗的生长发育其表达量逐步升高。克隆了GhLFY-2、GhFT-2和GhSOC1-5基因,发现其促进开花的功能是保守的,但开花时间调控机制存在物种特异性。陆地棉中既存在保守的GhFT-2/GhSOC1-5/GhLFY-2线性调控路径,又进化出GhFT-1和GhSOC1-1直接调控GhAP1的路径,表明棉花开花时间调控机制的多样性可能与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27.
延伸因子G(EF-G)是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肽链延长必需的调节因子之一,对叶绿体编码蛋白的翻译至关重要。本研究以陆地棉‘新陆早28号’基因组数据为参考,运用生物信息学对GhCEF-G家族成员的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和顺式元件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前期关于种子萌发性状的GWAS分析,从陆地棉鉴定并克隆得到叶绿体延伸因子GhCEF-G06基因。结果显示,陆地棉GhCEF-G基因家族包含19个成员,其编码区由2~21个外显子组成,编码蛋白含有6个保守基序,保守性较强;GhCEF-G基因上游2 kb序列中存在激素及逆境胁迫响应等顺式作用元件。GhCEF-G06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2352 bp,编码783个氨基酸,蛋白的分子量为86.31 kD,理论等电点为5.54,属亲水性氨基酸;转录组数据的基因表达量热图显示,GhCEF-G06基因在吸胀后种子的子叶和根中高表达;qRT-PCR分析表明,GhCEF-G06基因在‘新陆早28号’种子吸胀时期的表达量较高。进化关系分析表明,GhCEF-G06氨基酸序列与同为锦葵科的木槿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其次是锦葵目的榴莲与可可。GhCEF-G06基因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