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9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22篇
  22篇
综合类   163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109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陈佳  陈祺  刘正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5,(10):185-186,324
以黄陵县隆坊中学环境文化识别系统规划为例,立足田园风光的实际,从梳理乡镇学校三大特色景观统揽,着眼于宏观的功能、风格与构思理念,着手于质朴的田园耕读景观营造,收拢于“四性”的归纳与融合,探索乡镇校园环境文化景观特色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一高、二高、实验中学等几所学校为代表的临颍县中学的校园绿化情况进行调查,总结了校园绿化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临颍中学实际情况,对如何做好校园绿化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舱内发生的严重意外情况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2月-2004年6月期间发生的21例舱内意外的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通过及时有效处理,21例中无1例发生不良后果。结论:建立有效的防范制度和正确的处理措施是应对舱内意外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24.
番茄分子标记开发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为选育由多基因控制的或易受环境影响的性状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番茄分子标记的开发工作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到目前为止已有2 300多个不同类型的分子标记被开发和定位到12条染色体上.很多文献对这些分子标记的特点及其在番茄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但对其开发过程却很少提及.因此本文就主要类型的番茄分子标记的开发进展进行概括并分析其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5.
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分析了玉米苗期田间杂草的特征量,识别出田间杂草并确定了杂草的位置和生长状况。研究中采用双峰法滤除了土壤背景,根据投影面积、叶长、叶宽识别出了杂草,并且根据杂草投影面积确定出了杂草密度。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有效地识别出玉米苗期田间细长的单子叶杂草。  相似文献   
26.
番茄疮痂病是世界上所有番茄种植地区主要的细菌性病害之一,该病能引起严重的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几十年来一直受到育种界的关注。由于该病病原菌存在多个种和小种以及对该病的抗性呈数量性状遗传,因此通过育种途径来改良抗性进展缓慢。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为育种家筛选、聚合或累加对多个小种的抗性提供了一种工具。以前的综述对1997年以前在病害的发生、症状、危害、综合防治、遗传分析和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总结。近年来,在病原菌种与小种的鉴定、抗源的发掘、抗性遗传的分子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传统育种与分子生物学方法有机结合的策略也初见成效。本文将对这些进展进行总结,并对分子标记在番茄疮痂病抗性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7.
陈佳  郁枫  吴晓梅  任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495-3496
构建cDNA表达文库用于克隆和研究牦牛角生长相关基因.Trizol提取牦牛角真皮乳头总RNA并纯化mRNA,用ZAP Express cDNA Synthesis Kit合成双链DNA,进行末端修饰,接入ZAP表达载体.经Gigapack Ⅲ Gold Packaging extract体外包装,转染XL1-Blue MRF'宿主菌,形成初级文库,初级文库进一步扩增形成稳定的cDNA文库.结果表明,文库库容量为4×107,重组率达93%,为进一步从文库中筛选相关基因提供了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8.
截叶胡枝子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胡枝子遗传转化奠定基础,对截叶胡枝子的组织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2.1% NaClO对种子灭菌10 min,发芽率较高,污染率为0;初代培养6-BA最佳浓度为1.0~2.0 mg/L,NAA为0.01 mg/L,2,4-D为0~0.01 mg/L,分化系数为2~2.5;继代培养最佳配方为 MS培养基含1倍量的大量元素+6-BA 2.0 mg/L +IBA 0.5 mg/L+2,4-D 0.5 mg/L;生根培养中IBA比NAA更有利于有根苗的生长,随着NAA浓度提高,对生根抑制作用加强,其浓度不宜超过0.1 mg/L,IBA的最佳浓度为0.5~1.0 mg/L.分化苗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严重的黄化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无机盐(NH4NO3、MgSO4·7H2O、CaCl2·2H2O)、铁盐、糖的浓度和光的种类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氮、镁、铁对黄化有显著影响,当MgSO4·7H2O浓度为300 mg/L、NH4NO3浓度为1 600 mg/L、MS中铁盐浓度为3倍时,黄化苗率最低,而其他3种因素在该试验不同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6种因素各处理间在子叶节的分化系数上的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9.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在猪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是第三代饲料添加剂,由于其稳定性好、抗干扰性强、生物效价高等特点,迅速成为饲料行业研究的热点并广泛应用于各种动物生产中。本文概述了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近几年在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并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意见。  相似文献   
30.
二色胡枝子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索建立植株再生系统技术,以二色胡枝子种子为材料,对该树种组织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0.1%升汞对种子灭菌2 min,发芽率较高,污染率仅为5%;基础培养基为1/2 MS,直立苗比例达到80%以上,显著高于MS和B5培养基;在增殖培养中,BA对分化系数影响最大,NAA其次,ZT的作用不明显,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1/2 MS BA 1.0 mg/L NAA 0.01 mg/L,分化系数可达3.15;随着NAA浓度提高,对生根抑制作用加强,其浓度不宜超过0.5 mg/L, IBA对生根有促进作用,浓度以IBA 1.5 mg/L 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