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42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26篇
  27篇
综合类   238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23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葡萄花粉介导转基因超声波处理参数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花粉介导附加超声波对葡萄花粉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各参数对葡萄花粉有极显著影响,而且参数间存在交互作用。因此,用超声波处理花粉选择处理参数时,应考虑其交互作用。考察显著性检验结果,在试验花粉破碎率和萌发率的稳定性和不破坏DNA的基础上,超声波处理参数以功率100~120 W,处理时间4~5 s,间隙时间2~6 s,处理次数6为最佳组合选择范围。GUS活性检测结果,花粉有4‰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592.
针对川西高寒草甸公路山体断面植被重建的实际技术需求,以G248国道建成3年的护坡草坪植被为样地,通过测定4个坡位(上坡、中坡、下坡和坡底)群落特征、优势种种类、功能群重要值及草坪草性状等植被指标,以及颗粒组成和理化性状等土壤指标,研究坡位对重建植被结构和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坡位可增加护坡植被的群落密度和投影盖度(P<0.05),但下坡植被基盖度和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均最大。2)坡位越低优势种占物种数比例越低,下坡群落高度和第一优势种高度显著低于其他坡位(P<0.05)。3)坡位越低草坪草存活密度、自然高度、分蘖数、生物量和重要值越大(P<0.05),草坪草重要值仅0.04%~16.52%,4个坡位均演替为以乡土植物为主的植被群落。4)坡位显著影响生活型功能群组成(P<0.05),4个坡位中多年生杂类草重要值均为最大,下坡6种生活型功能群组成较为均衡。5)坡位显著影响土壤颗粒组成和理化性状(P<0.05),坡位越高土壤粒级组成越失衡,有机质含量越低且保水供肥能力越差。综上,坡位影响再生植被的群落特征、功能群结构、优势种种类及土壤粒级组成和理...  相似文献   
593.
为研究高粱生长调控因子(growth-regulating factor,GRF)在高粱生长过程中的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高粱GRF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并以高粱BTx623品种为材料,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SbGRF4基因cDNA全长序列,构建pET-28a-SbGRF4重组质粒,采用原核表达技术分别对表达菌株、诱导温度以及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诱导浓度进行优化,最后用Western blot技术对原核表达的SbGRF4蛋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高粱中共鉴定到10个GRF基因SbGRF1~SbGRF10;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均定位于细胞核中;分布于高粱的6条染色体上,所有家族成员均含有QLQ和WRC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结果显示,高粱GRF蛋白分为Class 2、Class 3、Class 4a、Class 4b四个亚家族;相同亚家族各个成员间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数量差异较小;同一亚家族的高粱GRF蛋白保守基序具有相似性;克隆到的SbGRF4基因c DNA序列全长为1 221 bp,并成功构建pET-28a-SbGRF4融合表达载体;SbGRF4蛋白的最佳表达菌株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JM109(DE3)菌株,最佳诱导温度为25℃,最佳IPTG诱导浓度为0.6mmol/L;Western blot验证结果显示原核表达的蛋白为SbGRF4。表明SbGRF4蛋白可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  相似文献   
594.
针对典型仿生智能算法处理木材缺陷图像感知及质量决策问题时存在的多维退化因素作用下的缺陷图像失真严重、缺陷图像先验特征提取方差波动频繁、质地不均匀缺陷图像灰度分割失效、异种木材自身纹理泛化能力与学习能力失衡、最优收敛速度随缺陷维度呈迟滞变化等先天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木材缺陷图像重构及质量评价模型。引入深度学习机制,通过利用深度残差网络进行迭代训练,实现差异性木材多维缺陷图像实时高效重构,构建面向差异性木材多维缺陷精细分割与特征提取的全景自主感知模型,构建大数据量级木材缺陷特征共享资源池;引入强化学习机制,利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建立缺陷特征迭代更新、自主决策、全景可视、深度预测与木材质量评价之间的高维度决策映射,实现多维差异性木材缺陷图像重构及质量评价的横向共享集成。基于Tensorflow开源框架,在Gym Torcs环境下进行模型效能仿真验证,较好解决了典型仿生智能算法处理木材缺陷图像感知及质量决策问题时存在的若干固有缺陷,实现木材缺陷图像自主感知重构及质量评价自主决策,具有缺陷特征感知全面、抗干扰性强、自主决策性高等优势。以浙江省湖州市南湖林场辖区内某经济林木为效能评价载体,对模型进行了工程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实现木材多维缺陷感知与重构、全局最优质量评价自主智能决策,在感知自主性、重构复现性、自主决策性、模型泛化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95.
猪链球菌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链球菌2型是许多国家导致猪链球菌病的主要病原,自1998年以来,已成为引起我国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一种新病原。它不仅可引起人和猪的败血症、脑膜脑炎、多发性关节炎。还可引起人的链球菌感染中毒休克综合征(STSS)和知觉性耳聋等病症。本文从病原、毒力因子、流行特点、诊断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综述,强调了针对性用药及防止抗生素滥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596.
为了解元江县生猪O型口蹄疫(FMD O)疫苗免疫状况,并评估免疫效果,2018-2021年在全县10个乡镇的规模场和散养户中,随机采集生猪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进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年份FMD O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为64.94%;不同区域FMD O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为64.01%;不同养殖方式规模场FMD O的免疫抗体合格率(66.23%)与散养户(64.61%)相比,相差1.62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近年来元江县生猪FMD O整体免疫效果不是很理想,出现免疫不达标的年份、区域及养殖方式,应引起高度重视,检测结果可为元江县生猪FMD O的潜在风险点控制、疫苗选择及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7.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合肥市周边地区A、B、C、D 4个万头以上猪场的220份血清样品进行猪圆环病毒II型(PCV-2)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被检猪场中种猪的PCV-2抗体阳性率为21.36%,总阳性率为14.55%。A、B、C、D 4个猪场均有抗体检测阳性猪存在,但感染率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598.
为了比较不同剂型人工饲料对家蚕的饲养效果,本试验以‘优食一号’为试验品种,采用1~2龄饲料育、3~5龄桑叶育的饲养模式,研究粉体饲料和膨化颗粒饲料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剂型的人工饲料饲育家蚕的疏毛率基本一致,低于桑叶育;2种剂型的人工饲料饲育家蚕的体重和龄期经过无显著差异,均显著低于桑叶育;颗粒饲料育家蚕的生长发育略低于粉体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2种剂型的人工饲料的茧丝长、茧丝纤度和解数率比桑叶组低,茧丝质量无显著性差异。表明2种剂型的人工饲料均可用于小蚕期使用,大蚕转桑后补偿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599.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第12次缔约方会议(COP12)通过了土地退化零增长(LDN)定义,有助于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 15.3.1)。文中介绍了LDN概念和LDN 5大模块(愿景目标、参考基准、平衡机制、干预措施和监测指标)的构成,综述了LDN的世界应用进展,提出了我国应用LDN概念框架进行可持续土地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600.
为了研究冷休克法诱导乌蒙山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wumengshanensis)三倍体的方法,试验分析了不同参数的诱导效果及三倍体生长特征。结果显示:冷休克2~3℃、受精后5 min开始诱导、诱导25 min可获得受精率64.55%、孵化率60.61%、畸形率26.54%,三倍体率100%。诱导组平均孵化时间为4 d 14 h~6 d 19 h,低于对照组7 d 2 h。诱导组初孵仔鱼畸形率为17.19%~71.25%。受精后3 min与5 min开始诱导、持续诱导30 min,仔鱼死亡率最大分别为24.70%与39.38%。3~60日龄三倍体与二倍体的体重、体长均无显著性差异,180日龄三倍体的体长与体重分别为(74.00±1.58) mm、(4.46±0.30) g,分别是二倍体的1.09倍与1.27倍,体重显著大于二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