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3篇
  11篇
综合类   172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61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探讨饲料中不同大豆卵磷脂/鱼油比例对斜带石斑鱼稚鱼成活率、生长行为、饲料利用以及肠道组织学的影响,本实验设计了4种添加不同大豆卵磷脂/鱼油比率的微颗粒饲料:0%/22%(饲料1),5%/14%(饲料2),10%/8%(饲料3)以及15%/7%(饲料4),饲喂斜带石斑鱼稚鱼。每种实验饲料均设3个平行。试验持续40d。结果表明,饲料中不同大豆卵磷脂/鱼油比例对斜带石斑鱼稚鱼生长以及成活率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3和饲料4的增重分别为:(449.6±11.4)g和(588.3±61.7)g,显著高于饲料1的数值(185.0±2.5)(P≤0.05)。饲料1鱼体脂肪含量为:(154.7±12.8)g·kg-1,显著低于其他饲料组(P≤0.05),但其鱼体蛋白含量为(728.3±25.5)g·kg-1,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饲料效率、肥满度、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和蛋白质效率以及终末体重中,4种饲料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随饲料卵磷脂/鱼油比例升高,石斑鱼稚鱼肠道脂滴生成数量出现下降,且在饲料4中未观察到肠道脂滴。研究表明斜带石斑鱼稚鱼生长发育阶段需要较高的饲料卵磷脂/鱼油比例(如:15%/7%)。  相似文献   
72.
随着RNA干扰技术的发展,通过植物表达病原物特异的dsRNA来防治植物病害的转基因作物越来越多.转根结线虫mapk双链RNA表达载体的黄瓜能够通过RNA干扰作用沉默线虫的mapk基因,对根结线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为了评价该转基因黄瓜的安全性,明确mapk双链RNA干扰表达载体转基因黄瓜植株对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采用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方法对非转基因黄瓜和转基因黄瓜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非转基因黄瓜土壤细菌文库包含124个OTU(可操作分类单元),转基因黄瓜土壤细菌文库包含122个OTU.2个文库共同拥有的OTU为115个.2个文库都包含1 3个类群细菌,Acidobacteria、Actinobacteria、Armatimonadetes、Bacteroidetes、candidate division BRC1、Chloroflexi、Firmicutes、Gemmatimonadetes、Nitrospira、Planctomycetes、Proteobacteria、Verrucomicrobia、unclassified_Bacteria. 其中 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 、Chloroflexi和Acidobacteria是优势菌群.其他细菌类群数量相对较少.在纲分类水平上,两个文库包含的细菌类群一致,且各类群细菌比例差异不大.在Acidobacteria门中,Acidobacteria_Gp6为优势菌群.在Bacteroidetes门中,Sphingobacteria纲细菌数量最多.在Chloroflexi门中,unclassified Chloroflexi细菌最多.在Proteobacteria门中,其中Betaproteobacteria纲的细菌数量最多.从多样性指数角度分析,两种土壤细菌群落的Shannon、Simpson和Chao值差异不大.总体来看,两种土壤细菌类群差异不显著,转基因黄瓜未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3.
本研究根据密码子偏爱原则设计猪IL-2引物,克隆其基因后构建pPIC9k-IL-2重组表达载体,线性化后电转化毕赤酵母GS115,获得优化密码子的重组酵母转化子;再用G418抗性梯度法筛选得到多拷贝重组菌株,不同条件下进行甲醇诱导表达。结果表明:经PCR鉴定IL-2基因已整合到酵母基因组中。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分析发现相对分子质量为16、20ku两条目的蛋白表达带,脱糖基化分析表明目的蛋白得到了适度的糖基化修饰,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表达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分子筛纯化可以获得纯度为95%的蛋白质,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分析表明所得的蛋白质具有促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可以高效地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重组猪IL-2蛋白分子。  相似文献   
74.
对高山红景天愈伤组织中有效成分红景天甙、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愈伤组织红景天甙含量是天然根的59.4%,具有SOD活性,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75.
为研究草地贪夜蛾在玉米田周围杂草上的生长发育情况,对草地贪夜蛾田间防控提供参考,本研究在(28±1)℃,相对湿度(70±5)%,光周期L∥D=16 h∥8 h的人工气候箱条件下,选用玉米Zea mays及玉米田常见的主要杂草扁穗雀麦Bromus catharticus、白花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探究了草地贪夜蛾在这4种植物上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蛹重以及卵的孵化率、1~3龄幼虫对4种植物的选择性等。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4种植物上均可完成整个世代的生长发育。其中三叶鬼针草处理的草地贪夜蛾幼虫期和蛹期最长,分别为15.97 d和8.33 d;三叶鬼针草处理下草地贪夜蛾蛹重为107.90 mg,显著低于其他3种植物处理的蛹重(P<0.05),玉米、白花三叶草、扁穗雀麦处理的蛹重分别为243.50、239.97、235.80 mg;草地贪夜蛾在4种植物上产卵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白花三叶草上最高,为2302粒,三叶鬼针草上最低,为827粒;草地贪夜蛾1~3龄幼虫在玉米、扁穗雀麦和白花三叶草上的发育适合度高于三叶鬼针草。草地贪夜蛾在玉米田周围常见3种杂草上可完成生长发育,在防治草地贪夜蛾时,玉米收获后应尽快清除田边杂草,以减少第二季或者次年玉米上的种群基数。  相似文献   
76.
为明确南方小花蝽和黄蓟马在冬季蚕豆植株上的发生情况及南方小花蝽对黄蓟马的室内捕食控害能力,本试验采用五点取样盘拍法调查了蚕豆植株上黄蓟马及其天敌南方小花蝽的种群密度;在实验室内用捕食功能反应法研究了南方小花蝽雌成虫对黄蓟马成虫和2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寻找效应及其自身密度对捕食黄蓟马的干扰反应。结果表明:黄蓟马在3月初达种群密度最大值18.2头/株,南方小花蝽种群高峰晚于黄蓟马19 d出现,在3月中旬达到最高峰3.4头/株;南方小花蝽对黄蓟马的捕食效应受自身密度和猎物密度影响,捕食效应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功能反应模型,南方小花蝽对黄蓟马成虫和2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方程分别为Na=0.5655N/(1+0.0193N)和Na=1.1864N/(1+0.0346N);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29.3头/d和34.3头/d;当猎物密度不变时,南方小花蝽成虫对黄蓟马的捕食作用受到自身密度的干扰,平均捕食量随南方小花蝽密度升高而下降,其干扰反应方程为E=0.3009P-0.4290。南方小花蝽种群在野外蚕豆上种群对黄蓟马种群有跟随现象,其种群随着黄蓟马的增加而增长,在2―3月,蚕豆进入花期时黄蓟马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南方小花蝽对黄蓟马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可作为黄蓟马生物防治实践中重要的天敌资源加以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77.
为探究溴氰菊酯对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捕食番茄潜叶蛾 Tuta absoluta能力的影响,本研究以溴氰菊酯对南方小花蝽的致死中浓度为处理浓度,采用药膜法处理南方小花蝽成虫,然后让存活的南方小花蝽取食番茄潜叶蛾卵及1龄幼虫,分析溴氰菊酯对其捕食功能反应及捕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致死中浓度的溴氰菊酯处理后,南方小花蝽捕食番茄潜叶蛾的能力及行为均受到影响,功能反应模型仍符合Holling Ⅱ模型,但南方小花蝽处理猎物的时间延长,控害效能降低,搜寻效应下降, 成虫对卵和1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下降了47.37粒/皿、9.47头/皿;而处理1粒番茄潜叶卵和1头1龄幼虫所用的时间分别延长了777.6 s和3 456.0 s,同时南方小花蝽搜寻、行走、捕食番茄潜叶蛾卵的行为时间分别缩短了444.2、750.2、919.6 s,静止和梳理时间则分别延长了1 677.6、403 s,对番茄潜叶蛾卵和1龄幼虫的捕食量分别降低了4头和1头。因此,溴氰菊酯对南方小花蝽捕食能力产生了抑制作用,在田间防控番茄潜叶蛾时应延长溴氰菊酯与南方小花蝽使用的间隔时间,更好地协调化学与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78.
为探讨瓜实蝇Zeugodacus cucurbitae和南亚实蝇Zeugodacus tau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及寄主植物对其种群的适合度。在室内观察记录瓜实蝇和南亚实蝇幼虫在黄瓜Cucumis sativus、丝瓜Luffa aegyptiaca和西葫芦Cucurbita pepo 3种寄主果实上的幼虫历期、蛹历期和存活率等生长发育参数,同时测定两种实蝇成虫在3个黄瓜品种‘A38翠玉’‘台湾大黄瓜’和‘唐山秋瓜’有无果皮两种状态下的产卵量。结果表明,瓜实蝇和南亚实蝇幼虫取食同种果实或同种实蝇取食不同寄主果实后幼虫的发育历期、化蛹率和存活率均无显著差异;但取食西葫芦后,两种实蝇的蛹历期分别为12.30 d和12.77 d,均显著长于取食黄瓜和丝瓜。且南亚实蝇的羽化率为70.59%,显著高于瓜实蝇在3种寄主果实上的羽化率。不同品种黄瓜中,瓜实蝇偏向于选择‘A38翠玉’品种产卵,在果实完好和去果皮条件下日均产卵量分别达87.50粒和53.75粒,均显著高于南亚实蝇在3个黄瓜品种上的日均产卵量;南亚实蝇更偏好在去果皮的‘A38翠玉’果实上产卵,日均产卵量达44.25粒。对同一黄瓜品种,瓜实蝇在...  相似文献   
79.
富稻2号是湖北富悦农科院利用中9A与丰恢2040配组而成的高产、优质、多抗中籼水稻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130~133d.株高108cm,分蘖能力较强,繁茂性好.叶片直立,茎秆粗壮。耐肥抗倒,抽穗扬花期遇高温和低温结实性不易受影响,常年结实率85%左右.千粒重27g.稻米外观品质及食用品质均达国家优质米标准.  相似文献   
80.
采用PCR方法从pGEM-IL-18重组质粒中亚克隆出IL-18基因并完成了真核融合表达载体pPIC9K-IL-18的构建和IL-18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在此基础上从发酵时间、不同诱导型、pH值、诱导剂量和接种量等方面对重组基因工程菌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探索了酵母菌表达猪IL-18的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摇瓶发酵时,诱导最佳时间为72 h,甲醇最适浓度为20 g/L,最适pH范围为6.0~8.0,最适接种量1∶1.与单纯甲醇诱导相比,甘油/甲醇诱导后的表达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