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 毫秒
11.
为了研究柴油-航空煤油宽馏程混合燃料对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按照中国3号航空煤油(rocket propellant 3,RP3)的掺混比(体积比)分别为20%、40%与60%与国VI柴油进行混合,配制3种具有不同理化特性的柴油-RP3宽馏程混合燃料(D80K20、D60K40与D40K60),并通过台架试验,研究了最大扭矩转速2700 r/min所对应的100%、50%与10%负荷工况(分别记为A、B、C工况)下,D100、D80K20、D60K40和D40K60对柴油机缸内工作过程、排放、颗粒物浓度与粒径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3种工况下,与D100相比,RP3掺混比增加到60%时,缸内最大压力的变化范围小于0.2 MPa,预混燃烧放热率峰值增大13.21~27.43 J/°CA,滞燃期延长2.19~2.53°CA,燃烧持续期缩短1.73~1.91°CA,预混燃烧累积放热百分比增加4.66%~5.28%,缸内最高温度的上升幅度小于35 K,与放热率峰值和最大燃烧压力相对应的曲轴转角后移1.67~2.23°CA,有效热效率上升0.15%~0.46%。柴油-RP3宽馏程混合燃料能够显著降低柴油机碳烟排放,并且降低效果随着柴油机负荷的增加和RP3掺混比的增大更加明显,但对NOX排放没有明显的影响,与D100相比,柴油机在3种工况下燃用D40K60时的碳烟排放分别降低53.6%、44.1%、35%,NOX排放的上升幅度均小于2%,核态颗粒物数量浓度上升12.5%~90.6%,积聚态颗粒物数量浓度、颗粒物总数量浓度、颗粒物表面积浓度和总质量浓度分别降低20.1%~45.8%、14.2%~42.1%、32.5%~41.6%、28.5%~38.8%,且积聚态颗粒物的粒径朝小粒径方向移动。试验结果表明,柴油-RP3宽馏程混合燃料对柴油机燃烧与排放有重要的影响,能明显改善柴油机碳烟与NOX排放之间的trade-off关系,并且在降低柴油机颗粒物总数量浓度、总质量浓度以及表面积浓度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有利于降低柴油机DFP载体上的颗粒物堆积、延长DFP再生周期。  相似文献   
12.
以自制Mascarpone干酪和市售Cheddar干酪为原料制备再制干酪,研究4 种常见乳化盐(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多聚磷酸钠和柠檬酸钠)对再制干酪功能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乳化盐的复配优化。结果表明:4 种乳化盐的乳化能力大小为焦磷酸钠>柠檬酸钠>多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响应面法,选择焦磷酸钠、柠檬酸钠和多聚磷酸钠进行乳化盐复配优化,得出乳化盐的最佳配方为多聚磷酸钠添加量0.70%、柠檬酸钠1.50%、焦磷酸钠0.40%。  相似文献   
13.
启动子对基因时空表达的调控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利用PCR克隆了一个水稻乙二醛酶(Glyoxalase)基因Os GLYI11.2的启动子区域片段(GenBank:AB017042.1),利用PlantCARE对该片段进行了顺式作用元件分析;构建了pOsGLYI11.2∷GUS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入水稻中,通过检测转基因植株中GUS基因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分析了启动子的表达调控模式。结果显示:该启动子含有调控基因表达的7类调控顺式元件,能驱动GUS基因在水稻不同组织中(胚,胚芽鞘,花)表达。说明本研究所克隆的OsGLYI11.2基因上游2 120 bp的DNA片段具有启动子活性,能够驱动报告基因的表达。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OsGLYI11.2基因在水稻中的功能及其相关调控机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肉质优良的猪肉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为了研究不同品种对猪肉品质的影响以及相关脂肪生成基因的表达,本试验以长白猪和松辽黑猪作为试验动物,屠宰后对背最长肌进行pH24、肉色、系水力、嫩度、肌内脂肪含量等肉质性状测定,分析不同品种的肉质性状是否存在差异。同时也检测了背最长肌中脂肪酸合成酶(FASN)、乙酰辅酶A羧化酶(ACACA)和苹果酸酶(ME1)基因等脂肪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以期初探影响肉质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松辽黑猪的肉色a*值和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长白猪(p <0.01),肉色L*值和水分含量极显著低于长白猪(p <0.01),失水率显著低于长白猪(p <0.05),其它肉质性状松辽黑猪与长白猪差异不显著(p>0.05)。FASN基因和ACACA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两个猪种间有显著差异(p <0.05),ME1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两个组之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为猪肉质性状的选育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ienoti)苗种培育的适宜投喂策略,实验采用5×2双因子设计,通过8周的养殖投喂,研究投喂水平(1%、2%、3%、4%和5%)和投喂频率(2和3次/d)对圆口铜鱼幼鱼[初体重(4.91±0.11) g]生长、体成分组成、消化酶活性和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投喂水平的增加,圆口铜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增加,饲料效率随着投喂水平的增加而递增,但在投喂水平达到3%后趋于平稳。鱼体肥满度和脏体比随投喂频率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当投喂水平不超过3%时,3次/d投喂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均显著高于2次/d组。全鱼的粗脂肪含量随投喂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而全鱼的水分则显著下降。投喂水平对肝脏胰蛋白酶和脂肪酶具有显著影响,当投喂水平超过3%时,投喂水平升高显著降低了肝脏胰蛋白酶的活性,而在3次/d投喂组,肝脂肪酶随投喂水平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投喂水平、投喂频率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圆口铜鱼前肠消化酶均无显著影响。随着投喂水平的增加,圆口铜鱼肝脏脂肪蓄积逐渐增多,并诱发脂肪肝,且在同一投喂水平下,3次/d组的脂肪肝症状较2次/d组的症状轻...  相似文献   
16.
4月21~23日,由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和郑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协会协办的"2013年全国农业机械展览会"在郑州市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展会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吸引了包括中国一拖、福田雷沃和奇瑞重工在内的300多家农机企业参展,已经发展成为春季全国农机行业最具影响力、最具特色的展会。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在低磷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磷酸二钙(MCP)和高水溶性磷酸一二钙(MDCP),通过研究其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氮和磷的消化率与沉积率以及全鱼和椎骨磷含量与全鱼粗灰分含量的影响,确定大口黑鲈对磷的最适需求量以及高水溶性MDCP相对于MCP的生物学利用率。首先配制低磷基础饲料,然后在低磷基础饲料基础上分别添加8.86、11.08、13.29、15.51 g/kg M CP,以及9.34、11.67、14.01、16.34 g/kg高水溶性M DCP,使得2种磷酸盐所提供的磷均分别为2.0、2.5、3.0、3.5 g/kg,9种试验饲料分别命名为P0、P2、P2.5、P3、P3.5、DP2、DP2.5、DP3、DP3.5。每种饲料投喂4桶(重复)初始体重为(8.53±0.01)g的大口黑鲈,每个桶放养40尾,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MCP和高水溶性MDCP均显著提高了大口黑鲈的增重率、磷消化率与沉积率和全鱼粗灰分含量(P0.05),且2种磷源对以上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随MCP添加水平的升高,大口黑鲈的增重率和全鱼粗灰分含量均呈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磷沉积率有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均以P0组最低。随高水溶性MDCP添加水平的升高,大口黑鲈的增重率和磷消化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磷沉积率有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以P0组磷沉积率最低,DP3组磷沉积率最高。分别以增重率和磷沉积率为指标,通过斜率比法计算得出高水溶性MDCP相对于MCP的生物学利用率分别为100%和118%。以M CP为磷源,饲料可消化磷含量为0.51%时,增重率和磷沉积率达到最高。以高水溶性MDCP为磷源,饲料可消化磷含量为0.52%时,磷沉积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酵母水解物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以及肝脏组织健康的影响。试验将160尾初始体重为(28.50±0.01)g的大口黑鲈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YH0组,作为对照组)和5 g/kg(YH5组)酵母水解物的饲料。每组设置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养殖周期为10周。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5 g/kg的酵母水解物能显著提高大口黑鲈的蛋白质沉积率(P0.05),但对其他生长性能指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YH5组血浆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YH0组(P0.05),饲料中添加5 g/kg的酵母水解物对其他血浆生化指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针对大口黑鲈肝脏炎症和凋亡因子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分析表明,YH5组肝脏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YH0组有下调的趋势(P0.05),肝脏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半胱天冬酶(caspase)家族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YH0组鱼体肝脏组织发现脂肪浸润以及纤维化表型,在纤维化组织中显示较多的激活态半胱天冬酶3信号,说明该表型下细胞凋亡严重程度高于脂肪肝和正常肝脏,YH5组鱼体肝脏组织未见纤维化表型。由此表明,饲料中添加5 g/kg的酵母水解物可促进大口黑鲈鱼体蛋白质沉积,降低肝脏细胞纤维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正> 随着水稻面积的扩大,栽培制度的改变,杂交水稻的推广以及不合理使用农药,近年来北京郊区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发生和危害严重。大兴县种植水稻三十余万亩,占全县粮食作物总产量的一半左右,1980年二化螟发生十一万亩,仅未防治地区损失稻谷就达435.15万斤。东郊双桥农场也以生产水稻为主,1981年有许多生产队的稻田因受二化螟危害减产20-40%,严重者达60%。西郊东北旺农场的大片稻田,1982年二化螟发生危害亦十分严重。在北郊,多认为二化螟发生不重,但实际调查亦并非如此。1985年10月21日  相似文献   
20.
颗粒剂防治玉米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60—61连续二年在河北衡水施用颗粒剂防治玉米螟:春、夏玉米心叶末期用5% DDT 颗粒剂,不仅前期的螟虫减少了80—90%左右,穗期的螟害也适当地被控制。1次施药能减少整个春玉米生育期的虫数65—77.4%,夏玉米60—71.9%。防治效果似与玉米后期虫口密度有关。心叶期防治以在心叶末期为最理想,提早施药不能获得最高效果。心叶期防治2次与防治1次的效果没有差异。心叶末期与穗期各防治1次,收获时检查,防治效果春玉米上可达85.8—88.6%,夏玉米90.6—91%。因此,在螟害较轻的年分,防治1次即能解决大部分的螟害问题,大发生年分,可以在穗期再防治1次。试验证明不同载体、不同加工方法配制的颗粒剂、不同用量和不同施用方法的防治效果差异都不显著。虽然含5% DDT 或0.5—1f6的颗粒剂的残效能维持1个月以上,但由于田间植株上残存的颗粒剂损失很快,1个月后的残存量仅为12—15%,因此1次防治的效果受到限制。由于防治效果与施药时螟卵发生的情况关系不大,而心叶未期是防治最适时期,因此作者建议可以玉米生育阶段作为施药时期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