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通过地统计学与方差分解等方法,对额济纳二道桥胡杨幼苗、幼树、成树以及微生境因子的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受不同生活史阶段和微生境异质性的影响,胡杨幼苗趋于聚集分布,而幼树、成树则表现为随机分布;土壤全氮、含水率、全盐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结构,在空间上表现为聚集分布;胡杨幼苗的空间分布与土壤全盐含量呈负相关,而成树与土壤全氮、全盐显著正相关;环境因素与空间因素是影响胡杨种群分布格局的2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禽腺病毒4型的禽源细胞感染模型,并考察细胞培养毒株对动物的致病性,将实验室2014-2017年间分离的5株血清4型禽腺病毒接种鸡肝癌细胞(leghorn male hepatocellular cells,LMH)并盲传,选取各病毒的LMH细胞培养物,按一定剂量经腿部肌肉注射接种4周龄SPF鸡;记录试验动物的发病情况,剖检采集发病或死亡鸡的脏器并制作病理切片,观察并分析病毒细胞培养物感染SPF鸡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发现:5株血清4型禽腺病毒在LMH细胞上盲传至第4代时开始出现I群禽腺病毒所致的特异性细胞病变,提取培养物中病毒核酸并进行PCR鉴定,均能扩增出大小约564bp的特异性扩增片段,表明病毒能在LMH细胞上稳定增殖。选取各病毒第10代细胞培养物进行SPF鸡回归试验,发现细胞培养上清接种4周龄SPF鸡后第3天开始,有部分鸡开始精神沉郁,食欲消退、卧地不起瘫痪并迅速死亡,病理剖检及病理组织切片结果显示HB-1、HB-2、HB-3和SD-1毒株保持对4周龄SPF鸡的致病性,病死鸡中能观察到典型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而对照组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以上结果表明,LMH细胞可用于禽腺病毒增殖传代,是开展禽腺病毒分子致病机制研究的理想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当前猪链球菌耐药性情况,对分离鉴定出的81株链球菌菌株选用12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链球菌对各种常规药物敏感率普遍较低,大多数菌株对先锋Ⅴ(85.1%)和利福平(81.4%)较敏感;其次是环丙沙星(66.6%)和恩诺沙星(63.0%) ;对青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和阿莫西林的敏感率则在45%左右;对克林霉素、林可霉素、强力霉素和四环素等敏感率极低,而且同种药物对不同来源菌株的敏感性均不相同.和之前试验进行比较发现:链球菌耐药谱变化快,如对先锋Ⅴ、利福平敏感率有所下降,而对部分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红霉素和青霉素等敏感率则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4.
影响蚕种孵化的因素分析及其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绍仁  马季 《中国蚕业》2006,27(3):56-57
近年来宿豫区的蚕桑生产有所发展,但在蚕种孵化方面表现整体孵化率不高,死卵、逆出卵、蚁蚕死亡现象频繁发生,对于蚕桑业稳定和发展受到一定影响。2005年本站在充分调查基础上进行分析认为影响蚕种孵化的主要原因是蚕种在催青结束后的领种、发种操作不当,以及缺少补催青措施和收蚁技术不合理引起的,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改进办法,有效地提高了蚕种孵化率,降低了事故率,现将引起原因及方法综述如下。1影响蚕种孵化的原因分析1.1领种、发种人员责任心不强以前蚕种领种发种工作都是由乡级蚕桑站把已催青的蚕种领回再由村级技术人员到乡镇领种发至共…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文献设计1对PCR引物,寡聚核苷酸序列上游引物为:5'-gCg,AAT,TCA,TCC,CAC,gTg,CCT,gC-3’,下游引物:5'-gAg,AAT,TCC,Tgg,ggA,ggg,ACE;TT-3’。经68℃退火及30轮循环的PCR程序后扩增出长度为1447bp的DNA片段,将该片段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克隆到pMD18-T Vector后进行序列测定。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牦牛乳球蛋白基因5’调控区与文献报道的奶牛该基因同源性为97.65%,突出的碱基差异为牦牛乳球蛋白基因5’调控区发生了1个位点连续3个碱基的缺失突变和另一位点1个碱基的插入突变。该研究也为开展以牦牛乳球蛋白基因5’调控区为启动子的乳腺生物反应器研究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超声磁粒复合研磨加工工艺参数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研究超声磁粒复合研磨工作原理基础上,结合传统磁粒研磨材料去除数学模型,探讨了超声振动对提高磁粒研磨效率的积极作用,揭示出主轴转速、供磁电流、加工间隙、超声功率等是影响超声磁粒复合研磨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运用现有数控铣床和工件表面精加工数控代码,结合软件技术设计了一套超声磁粒复合研磨加工工艺参数控制系统。实验证明,该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自由表面超声磁粒复合研磨工艺参数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