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种子活力光学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种子活力检测是种子检测中的重要一环,国际种子检验协会建议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标准发芽实验法、TTC染色法、电导率测定和加速老化试验等方法。这些检测方法具有检测结果显示直观、测量准确等优点,但也存在对种子有破坏作用、检测过程复杂和耗时耗力等缺点。随着现代免耕直播技术的发展,对种子活力的检测在速度和无损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方法难以实现快速无损检测目标。基于光学技术的种子活力检测方法具有效率高、无损的特点,近年来得到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关注。本文对光学技术在种子活力检测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X光、近红外光谱、高光谱、光声光谱、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和色选技术等光学技术在种子活力检测中的研究,并对光学技术在种子活力检测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2.
农药新剂型水分散片剂可提高稻田施药的方便度,节省劳动成本,应用前景广阔.10%吡嘧磺隆水分散片剂对南方抛秧水稻田和直播水稻田稗草的防除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以有效成分22.5~30 g/hm2(制剂用量每667 m2为15~20 g)药后45d内的防效分别达77%~95%和82%~95%,除草速度和药效相当或优于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含量22.5 g/hm2(制剂用量每667 m2为15g)喷雾处理问期效果,能有效防除南方水稻田稗草,并且省时省力,提高工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3.
苄嘧磺隆与丁草胺复配药肥对水稻抛秧田杂草的防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抛秧田杂草危害重,生产实践迫切需要大量高效、广谱、经济、安全的抛秧田除草剂.复配药肥0.64%苄嘧磺隆·丁草胺颗粒剂可有效防除水稻抛秧田1年生杂草,以每667 m2制剂用量5 000~12 000 g(有效成分32-76.8 g)施用后45 d内对各类目标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可达80%以上,整体防除效果良好,与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刺和50%丁草胺乳油单用相比,扩宽了杀草谱,提高了防效,减少了施肥量和劳动量,可选用防除南方水稻抛秧田杂草.  相似文献   
34.
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首先要在模式上创新:突出乡村旅游“地域性和乡村性”特色,并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努力实现乡村旅游规模化、集约化;其次,内涵上升级: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质和服务品质,延伸旅游产业链,促使市场转型升级;再次,功能上转型:完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塑造旅游品牌,带动农民就业,促进产业功能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评价包虫病防治宣传片《格桑花开》对提高试点地区农牧民包虫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防治态度及防控措施意向所产生的影响,为开展包虫病宣传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设计,利用便利抽样,选取农牧民在《格桑花开》播放前后填写调查问卷,比较包虫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防治态度转变和防控措施意向的变化。[结果]研究发现:(1)包虫病防治知识的获得途径依次是医生、宣传资料、电视和广播。(2)干预前后的调查对象包虫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32.21%和7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不同性别的知识知晓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之间的知晓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3)干预前后,调查对象中对于担心自己或家人感染包虫病等问题持正向态度的人数上升(P<0.05);支持对野犬进行处置的人数略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对防控措施呈现出支持和赞成等正向态度的调查对象比例,由干预前的37.01%上升到67.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包虫病防治宣传片《格桑花开》有效提高了高危人群的包虫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了其对包虫病防治的积极性及防控措施的正向意向。  相似文献   
36.
本研究以动物疫病为特定领域,在理解本体论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探讨基于本体论的动物疫病领域本体构建方法。即采用七步法,自上向下构建领域本体,以Protégé3.0为本体编辑工具,初步建立了动物疫病领域本体框架模型,并验证了该本体用于网络检索的可行性。该本体的构建为动物疫情信息分析系统本体的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本文介绍了动物疫病防控大数据挖掘技术框架,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集成存储和数据挖掘分析,阐述了大数据对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如提供动物疫病暴发预警、辅助监测、应急处置和科学决策等。提示应该对数据获取平台和技术提出更高要求,规范关键词选取和结构化数据,构建大型智能模型系统,以及完善数据的存储和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38.
鉴于异育银鲫鳃出血病与温度相关的发病特征,分别对异育银鲫注射HSP70抑制剂和促进剂进行了其体内热休克蛋白的人工干预。研究发现,养殖池塘自然发病的具有鳃出血病典型症状的异育银鲫,其肝脏内HSP70基因的表达量与健康异育银鲫相比明显升高,人工感染Cy HV-2病毒后,肝脏内HSP70表达量在24h后显著增加,当鱼体表现出发病症状时,HSP70表达量极显著上升。对照组在人工感染Cy HV-2后,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在鱼体发病时显著升高,且在发病时与注射促进剂和抑制剂组都有极显著差异;注射HSP70促进剂组在人工感染CyHV-2后,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在12h时显著升高。注射HSP70抑制剂的异育银鲫体内病毒数在感染病毒后12h时,就达到最高点,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注射促进剂组的同时间段病毒数。说明HSP70在抵御病毒的增殖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9.
以5种不结球白菜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德国Lemne Tec公司Scanalyzer 3D成像仪器获取植株不同时间和不同角度照片,通过测定植株的各表型指标,探究不同品种不结球白菜的光合能力。结果表明:播种后第24天时,‘新夏青5号’的开展面积及黄酮指数最大,分别为10 435 mm2、0.51,‘海青2号’的紧密度、2—3级含水量、叶绿素指数最大,分别为0.72、99.54%、25.76,‘植润988’氮平衡指数最大,为63.34;在播种后第31天时,‘新夏青5号’的开展面积最大,为24 597 mm2,‘海青2号’的紧密度、3—5级含水量、叶绿素指数、氮平衡指数最大,分别为0.76、99.88%、26.09、64.04,‘紫衣’类黄酮指数最大,为0.63;在播种后第38天时,‘紫衣’的开展面积最大,为47 134 mm2,‘海青2号’的紧密度、2—3级含水量、叶绿素指数、氮平衡指数最大,分别为0.83、97.30%、29.75、67.01,‘新夏青5号’黄酮指数最大,为0.52。研究可为指导不结球白菜生产和育种实践提供精...  相似文献   
40.
宣传干预是风险交流的一项任务,在动物疫病防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现以包虫病宣传干预为例,提出宣传干预研究"五步工作法",即"预调研-基线调查-宣传材料制作-知识传播-终点调查和效果评估"。根据目标受众特征,设计针对性宣传内容,选取宣传媒介,从而使宣传工作有了系统设计,提高了宣传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