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介绍了我国秸秆利用方式和黄腐酸的研究概况。分析了生化黄腐酸的概念和特点,并总结了生化黄腐酸在农业生产中、养殖和饲料业、医学中的应用,以期为秸秆发酵生产生化黄腐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择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对不同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生活习惯和用能结构下,农户室内空气质量的状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和现场测试,并就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农村室内CO、SO2、PM2.5污染严重,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最高值分别超过国家标准8、38和4倍。CO、SO2、PM2.5超标农户所占比例均过半,其中用煤户SO2达到81.95%。除用煤户日均浓度较高外,各农户室内污染物浓度峰值主要出现在用火期间,如做饭、温热猪食或取暖。农户日平均用火时间超过3 h,用火期间污染物浓度是日平均浓度的3~4倍。  相似文献   
13.
农户室内污染物浓度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单一燃料使用时农户室内不同污染物浓度变化的相关关系,以及使用不同炉灶类型的农户PM2.5日均平均浓度和CO日均浓度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力求通过污染物之间的相关关系,用一种污染物的浓度预测其他污染物的浓度,简化在农村实地检测室内空气污染水平的复杂性。研究结果表明,燃煤农户室内CO与PM2.5(R=0.841,P<0.01),CO与SO2(R=0.8878,P<0.01)浓度的变化都显著相关,燃柴农户室内CO与PM2.5浓度的变化(R=0.869,P<0.01)也显著相关;由于烟道内CO和SO2的浓度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其相关关系非常显著(R=0.9846,P<0.01);CO和PM2.5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与炉灶类型和燃料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4.
室内空气质量受复杂交互因子的影响,它是多种影响因素和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清晰辨别理解各因素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和作用方式,是制定正确的改善空气质量措施的基础。本文针对农村室内空气质量污染的特点,对影响农村室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房屋建筑与通风进行研究和分析。在开门关窗、开门开窗两种通风方式进行室内CO浓度测试,开门开窗工况下,室内CO浓度超标时间较开门关窗工况下减少了8 m in,而且CO浓度峰值也由开门关窗工况下的17.3m g/m3降为开门开窗工况下的13.9 m g/m3。对CO浓度和空气换气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之间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秸秆微生物降解过程中不同预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在中国,每年秸秆产量为6亿t左右,其中作为生活燃料和饲料的比例日益减少,致使很多秸秆被露天焚烧。实际上,秸秆是一种很好的生物质能源,微生物分解秸秆具有广阔前景。本论文中进行的实验研究以玉米秸秆为对象,将其进行四种不同的预处理后,采用复合纤维素分解菌系对其进行发酵培养,研究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秸秆发酵的影响。实验中分别对碱处理、汽爆处理、酸处理、未处理四个不同方法的pH动态、生物量变化、发酵产物的数据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有两种使得秸秆分解率较高的方法:碱处理及汽爆处理,汽爆处理又由于对环境污染很小,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前途。此外,通过发酵过程中上述四种变量的变化趋势,还发现秸秆在接种后的0~3 d发酵速率非常快,产酸量较多,未处理的秸秆在前3 d的发酵速率、产酸情况及生物量变化情况均比碱处理及汽爆处理的秸秆高,具有应用于实际沼气工程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转录组开发SSR和SNP分子标记用于评价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遗传多样性,为其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TRIzol试剂盒提取棘胸蛙肝脏、肌肉和肾脏组织总RNA,构建cDNA文库后利用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通过MISA对棘胸蛙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SSR检索,并以SAMtools和VarScan v.2.2.7进行SNP查找。【结果】棘胸蛙转录组测序共获得93887条非冗余基因(Unigenes),序列总长度达91352712 bp,且所有转录组Q30均超过95.00%。在93887条Unigenes中发现33019个SSRs,其中21966条Unigenes含有SSR,6688条Unigenes含有超过1个SSR;以单核苷酸重复型SSR数最多,达25788个,且出现频率最高(27.47%)。SSR的平均长度以四核苷酸重复型最长,达35.47 bp;棘胸蛙SSR以(A/T)n为绝对优势重复基元,占总SSR的65.51%,然后依次为(C/G)n、(AT/AT)n、(AC/GT)n、(AG/CT)n、(AAT/ATT)n、(AGG/CCT)n,分别占总SSR的12.59%、5.66%、5.55%、3.31%、1.55%和1.30%。在33019个SSRs中,核苷酸重复次数主要集中在5~25次,占总SSR的99.91%,且大部分SSR位于非编码区,仅有1633个SSRs位于编码区;长度≥12 bp的SSR共计17244个,占总SSR的58.53%。挑选120对SSR引物进行引物有效性验证,发现有57对引物扩增出单一条带,且条带大小与预期结果一致。对棘胸蛙转录组序列进行SNP检索,共发现87634个SNPs,其中,56300个SNPs属于转换位点、31334个SNPs属于颠换位点,转化/颠换比达1.80,碱基的转换频率明显高于颠换频率。【结论】利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开发棘胸蛙SSR和SNP分子标记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能开发出通用性较高、数量较多、覆盖性较广的分子标记。棘胸蛙具有中度偏高的遗传多样性,可作为种质材料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自然冷贮藏系统中一维动态蓄冷过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动态蓄冷问题的实质是伴随有潜热释放或吸收的移动界面导热问题。由于已有的文献对自然冷贮藏系统的热力学分析涉及较少,而冰融化与凝固过程中传热规律的研究又是大规模制冰的关键,故该文从传热学角度出发,将自然冷贮藏系统中蓄冷水箱进行简化,通过试验得到相变界面随时间变化的实际曲线。在理论计算中,考虑冰层和水的导热量与水的相变潜热释放量之和等于冰层与外界的对流换热量建立数学模型,得到冰厚随时间变化的理论关系曲线。与实际曲线比较表明,理论模型能够反映冰一维动态蓄冷的实际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不同炉灶和燃料类型对改善农户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与荷兰合作的“促进中国西部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发展应用”项目,以沼气和高效节柴灶为主要方案对农户生活用能模式进行改良,通过对项目实施前后室内空气质量的对比,分析出不同炉灶和燃料类型对改善农户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各种燃料对室内空气污染水平的影响由高到低依次为:煤、生物质燃料和沼气。而不同类型的炉灶对室内空气污染水平的影响由高到低依次为:开放式柴灶、传统柴灶、老式省柴灶以及高效省柴灶。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的ELISA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RT-PCR方法扩增gp90基因,构建杆状病毒重组质粒,转化DH10Bac后,通过转座获得重组杆粒,并将其转染Sf9昆虫细胞,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45 ku,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将表达的重组蛋白纯化后包被ELISA反应板,建立检测REV抗体的rgp90-ELISA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将该方法与IDEXX公司生产的试剂盒共同检测包括63份已知背景的血清在内的黑龙江省和广东省的临床血清样品共477份,符合率分别为90.5%和86.4%。该方法的建立为禽群REV抗体的监测提供了方便、快捷、准确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为解析棘胸蛙胚胎发育过程中酶活性变化特征及其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以全人工养殖的棘胸蛙作为繁殖亲本,采用仿生态繁殖方式获得受精卵,系统观察胚胎发育时序和特征,同时分析4个主要发育阶段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棘胸蛙胚胎发育过程与其他蛙类总体相似,但是也存在种特异性。其受精卵为沉黏性卵,卵径为(4.31±0.69) mm,分为动物极和植物极,其中动物极朝上,植物极朝下。在水温(24.5±0.5)℃条件下,由受精卵至出膜历时222.94 h,总积温5462.03 h·℃,至卵黄吸尽期历时288.44 h,总积温7066.78 h·℃。按照发育时序可将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分为7个阶段24个时期。酶活性分析发现,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丙转氨酶以及丙二醛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在原肠中期酶活性降低,而谷草转氨酶却在原肠中期酶活性达到最高点,然后持续下降。此外,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4种酶活性均在卵黄吸尽期达最低,而丙二醛含量达到最低点为原肠中期。本试验可为棘胸蛙的繁殖生物学和高效制种技术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