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8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6篇
  6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1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一种基于航空可见光图像的烟草数量统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数量清点工作主要依靠人工现场抽样的方式,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且统计误差较大。针对这一缺点,提出一种基于航空可见光图像处理的烟草数量统计方法。利用无人机所获取的高分辨率影像,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对烟田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分类,提取图像中绿色植物部分,提取颜色、面积、长宽比等简单特征对杂草进行预剔除,通过构建烟株与杂草样本库,利用灰度梯度共生矩阵,提取其灰度平均、梯度均方差、相关、惯性等4种特征参量,并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进一步对杂草进行识别,剔除杂草,统计烟株,提取连通域数量,即为烟株数量。  相似文献   
32.
接种菌剂腐熟稻草育秧基质提高机插稻秧苗素质及产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探明稻草育秧基质在机插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该文以水稻土(CK)为对照,研究了接种自制腐秆菌剂的稻草基质(T1)、不接种腐秆菌剂的稻草基质(T2)2种基质理化性状及其对机插稻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T1、T2容重显著低于CK,含水量、孔隙度(通气孔隙度和持水孔隙度)和养分含量则显著高于CK;接种腐秆菌剂改善了稻草育秧基质的理化性状,可降低基质有机质含量、提高速效养分浓度及减小碳氮比(C/N)。与T2和CK相比,T1培育出的秧苗综合素质较好、机插质量高,有利于促进大田分蘖早生快发,同时增加了各时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质量及N、P、K吸收量,可形成较多的有效穗和充足的总颖花量,最终促进水稻高产的形成。T1产量比CK提高了4.37%,增产效果显著。可见,接种腐秆菌剂的稻草基质能满足水稻秧苗正常生长,与当前机插技术兼容性强,有利于提高机插稻产量及稻草的资源化利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机插稻育秧基质。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返青期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株体和根际土壤不同部位、不同浓度水浸液对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返青期醉马草株体水浸液在0.2、0.1、0.05和0、025 g/eL和根际土壤水浸液在2.0、1.0、0.2和0.1g/mL浓度下,对红豆草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结果]醉马草水浸液对红豆草种子萌发指标由强到弱依次为萌发指数>发芽势>发芽率;叶水浸液的抑制作用大于根水浸液;根际土壤不同土层水浸液呈现出0~5、5~10和15~20 cm为促进作用,而10~15cm表现为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株体水浸液化感效应均表现出抑制作用,根际土壤水浸液则表现为低促高抑作用.[结论]醉马草水浸液对红豆草种子萌发表现为抑制性,叶的水浸液抑制作用远强于根,且浓度越大抑制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34.
冬青卫矛白粉病菌有性阶段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 993年以来 ,冬青卫矛Euonymusjaponi cusL .(俗称大叶黄杨 )白粉菌在山东各地发生严重 ,泰安、威海、济宁等地发病率达 1 0 0 % ,感病指数为 34 6% ,给经营者造成较大损失 ,严重影响了城乡园林绿化建设。为了有效防治该病害的发生 ,几年来 ,我们一直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研究 ,并多次采集标本鉴定 ,均未发现有性阶段 ,山东农业大学李士竹等于 1 995年曾报道 (《山东林业科技》 1 995年第 1期 40页 )病原菌为Oidiumeuonymi - japonicae (Arc)Sacc.并称国内未发现其有性时期 ,国外…  相似文献   
35.
三氯乙烯共代谢生物降解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了三氯乙稀(TCE)共代谢对生物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能够支持TCE共代谢的生长基质之一的甲苯的初始浓度对TCE的生物降解影响很大,在TCE对甲苯的物质浓度比为1:23、1:115和1:230的实验中,分别有60%、95.44%和64、3%的TCE被降解了。在第二种浓度比下,TCE和甲苯的降解速率最快,降解程度最为彻底。另外,在TCE和甲苯的降解曲线中观察到了曲线振荡现象,并且两者浓度比越接近于1,其振荡越为严重。  相似文献   
36.
AS和BS去除地下水甲基叔丁基醚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AS和BS技术来修复饱和土壤和地下水中的甲基叔丁基醚(MTBE),讨论了在不同污染物初始浓度和不同微生物接种量情况下生物曝气效果及生物贡献率。结果表明,在MTBE初始浓度为50和100mg·L-1时,BS过程中的生物降解率分别为23.21%和12.97%,降解量分别为25.74和28.75mg,污染物的初始浓度对生物降解量的影响不大。在MTBE初始浓度为50mg·L-1时,AS和BS去除MTBE的时间分别为1800和1200min。在MTBE初始浓度为100mg·L-1时,AS和BS去除MTBE的时间分别为1800和1500min,对于高污染物浓度,挥发是主要的去除机理。  相似文献   
37.
单株定量施肥方式下烟田土壤NO3-N淋溶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4年在湖南浏阳烟区烟稻轮作田块上,研究了单株定量施肥方式下NO3-NN在土壤中淋溶损失的规律。结果表明:烟苗大田移栽后1~4周内NO3-N的淋溶较多,第4周出现高峰,5~7周NO3-NN淋溶量相对较少,12周以后又呈上升趋势;NO3-N淋溶量与降水量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常规施肥条件下比单株定量施肥条件下NO3-NN含量更易受降水量的影响;常规施肥下,NO3-N含量在现蕾期以前,60~90cm土层有一个浓度升高区,现蕾期以后,浓度升高区消失;而在单株定量施肥下,NO3-N含量始终由表层向下部土层递减;NO3-N表聚现象,常规施肥较单株定量施肥方式明显。因此,单株定量施肥法为减少NO3-NN淋溶损失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38.
阐述了国内外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发展,介绍了适应甘肃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发展模式,并分析了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由此得出,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推动甘肃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二温式PCR在特异短核酸探针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经基因库序列比对确定花生白藜芦醇合酶基因(RS)中的特异序列(长度约108 bp).以此为模板设计分别含有Sal I和Sac I酶切位点的一对上、下游引物,并应用二温式PCR扩增得到该特异短片段.将该特异片段正向连接到pBIueskriptIIKs( )的多克隆位点上,利用T7 RNA聚合酶在体外转录合成地高辛标记的反义特异短核酸探针.该特异短核酸探针的合成为后续RS基因在花生组织器官中表达的RNA原位杂交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0.
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取自山东省胶南市养殖场,盐度设置范围分别为12-40和5-47。实验表明,盐度12-40对平均初始体质量约2.6g的褐牙鲆幼鱼的湿重生长、湿重摄食率和湿重饲料转化效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蛋白质和能量表示的特定生长率、摄食率、饲料转化效率都有显著影响(实验周期为30d)。盐度5(IS5)和47(IS47)处理能够使初始体质量为6.93g的褐牙鲆幼鱼在10d内的生长显著比盐度19(IS19)处理慢(P〈0.05),并且由于低盐度(盐度为5)引起的生长阻滞能够在30d内得到完全补偿,而高盐度(47)引起的生长阻滞未能得到补偿。在整个恢复期间(11-40d),IS5处理的摄食率显著高于IS47处理(P〈0.05),IS19处理处于中间水平。在盐度恢复至19后,不同处理在所有阶段的饲料转化效率和整个实验期间的平均饲料转化效率相互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低盐度(盐度为5)导致的生长阻滞的补偿主要依靠提高摄食率获得。结论认为,褐牙鲆幼鱼对盐度尤其对低盐度的适应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