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虾养殖实验围隔中的固氮作用及其氮输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振雄 《水产学报》1999,23(1):40-44
1997年6~10月,以乙炔还原法进行了不同放养模式下对虾养殖实验中生物固氮作用的测定。结果表明,各围隔中,对虾单养(Y-4)和对虾+海湾扇贝(Y-5)的固氮作用较高,均值分别为2.62μgN/(L·hr)和2.65μgN/(L·hr);对虾+罗非鱼+缢蛏(T-5)的最低,为1.53μgN/(L·hr),对虾+缢蛏(Y-6)和对虾+罗非鱼(Y-7)的分别为2.30μgN/(L·hr)和1.89μgN/(L·hr)。各围隔中固氮速率较高与水体有效氮含量较低及有效氮磷比值不高有关。水层固氮蓝藻主要为蓝球藻(Chrococus)和念珠藻(Nostoc)。估算各围隔实验期间固氮作用输入分别为Y-4∶17.72g;Y-5∶19.63g;Y-6∶9.05g;Y-7∶10.59g;T-5∶7.99g。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在饲料中添加氧化胆碱和适当浓度的甜菜碱或卵磷脂、中草药相配合,有效地提高了罗非鱼增重率,降低了饲料系数,其效果优于单一添加氯化胆碱。抗脂肪肝物质饲料应用于池塘养殖,试验池罗非鱼平均肝脂含量9.180%,对照池罗非鱼平均肝脂含量12.873%,试验池比对照池低40.23%。试验池养殖出塘规格、成活率均高于对照池。试验池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其投入产出比1:1.28,投资收益率50.11%,对照池投入产出比1:1.15,投资收益率15.12%。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健康养殖和环保型饲料的内涵以及健康养殖对环保型饲料在卫生和安全质量、营养质量、饲料加工质量及投喂技术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侧重应用乙炔还原法进行养殖池水层生物固氮作用原位测定的具体操作步骤 ,并提出了应用医用注射器作为原位培养容器和对培养后生成的气体体积进行了校正的改进措施。列出了应用该改进方法测得的、不同对虾养殖池水层生物固氮作用速率为 0 .89~ 3.90 μg (L·h) ,最后还讨论了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 ,包括注射器的透光度和容积大小、试验空白和气相色谱测定条件等  相似文献   
15.
用配合饲料在低温期主养大规格草鱼 ,经过 1 1 0天的试验 ,池塘净产 31 2kg ,饲料系数为 2 1 3 ,饲料成本为 3 83元 /kg ,利润 1 550 5元 /亩 ;结果表明 ,在低温期用配合饲料投喂草鱼可以取得较好的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从甲醇添加量、诱导温度、生长时间等方面对重组酵母摇瓶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其在30 L发酵罐上产植酸酶的条件,从而为大规模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对发酵过程中的诱导时间,诱导期间的甲醇与甘油的流加速度和比例以及诱导pH值进行了分析.得到最佳产酶条件为生长时间20 h、甲醇流加速度5 ml/(L·h)、诱导期甘油流速速度1 ml/(L·h)、诱导pH值为4、诱导时间84 h、诱导温度26℃,酶活力可达到454 U/ml,比未优化前提高接近3倍.发酵液经过超滤浓缩添加复合稳定剂制成饲料后投入到小规模草鱼养殖应用中,结果表明,在植酸酶添加量为0.08%可以替代磷酸二氢钙,证明该菌株具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对虾养殖池塘氮磷收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8,自引:5,他引:43  
齐振雄 《水产学报》1998,22(2):124-128
用六个面积25m^2,不同对虾放养水平,52000,60000,75200尾/hm^2的池塘围隔进行了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中投放的饵料,肥料分别占氮总输入的49.7%~54.5%和47.5%~50.1%,占磷总输入的30.0%~34.7%和65.1%~69.9%。在支出项目中,收获对虾占氮磷总输入百分比分别为9.06%~11.5%和3.02%~3.94%,沉积氮磷量为其主要支出项目,分别占总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和观测,了解掌握野鸦椿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在闽北栽培野鸦椿实生苗第4年即可开花结果。野鸦椿种子休眠期长,制约了其产业化发展。采取高水温热涨处理法,可提早种子萌发时间1年,种子发芽率达70%;扦插繁殖成活率达60%;有效促进其种苗繁育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20.
中草药在寄生性鱼病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动物蛋白的需求日益增加;近年来由于疯牛病、禽流感以及猪链球菌等事件的相继发生,人们对动物蛋白的消费更趋向于水产动物类,这使得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