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6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张掖市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工程是张掖市确立的十大工程之一,为了使工程建设确实取得实效,各级动物防疫部门就肉牛基动物防疫工作制定了“权责明确化,任务清晰化,工作规范化,信息网络化、运转高效化”的防疫模式.经过3年多的推广实施,全市百万头肉牛基地动物防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各种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肉牛因病死亡率由1.8%下降...  相似文献   
12.
针对张掖地区气候特点和养羊生产实际,引进3种商业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规模场羊粪进行好氧堆肥发酵对比试验,对不同时期的温度、pH值、病原菌及虫卵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处理效果均优于自然状态(对照组)下的处理结果,其中以菌剂2效果最佳,该菌剂可使堆体的最高温度提前4~5 d到来,可使堆体内的虫卵...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杉木双系种子园中成对无性系开花习性的多年观察及多年对杉木双系种子园的同工酶实验,运用EM算法估计各无性系的异交率大小,并使用DPS统计软件,详实地研究了异交率与开花习性诸多因素间的关系,其结果为:Y=0.877 7+0.104 4X1-0.615 8X2+0.354 4X3-0.061 8X4。上式中:X1为异系雄球花量,X3为异系开花同步性指数,它们对异交率的影响有正效应;而X2为系内开花同步性指数,X4为X3/X2之比,它们对异交率的影响有负效应。影响力的大小次序为:X2>X4>X3>X1。根据异交率与开花习性的关系研究,可以发现:今后新建杉木双系种子园时,挑选系内开花同步性小,而系间开花同步性大的双亲材料时,其后代异交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5年生杉木6×6全双列杂交(Griffing Ⅲ)试验林的调查与分析,研究杉木若干性状的遗传与变异规律,并筛选决定理想株型的重要树冠结构因子,为杂交育种和杉木理想株型无性系选育提供科学依据。运用转化分析法来处理不平衡试验数据,结合配合力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和通径分析法,研究杉木遗传变异、基因作用方式和重要树冠因子的选择。通过对杉木若干性状进行研究,获得了不同性状遗传变异大小。结果表明,杉木材积、枝下高和饱满度等性状具有中度遗传变性,树高、胸径具有窄的遗传变异性,同时杉木改良性状具有中度以上的遗传力,因此杉木生长形质性状宜采用连续多世代改良;在杉木生长、形质性状和树冠结构性状中,12个研究性状有8个重要性状的基因作用方式以非加性遗传基因效应为主,杉木高世代育种亲本是多世代与高强度选择的产物,杂合体居多,杉木的多性状、高世代遗传改良以杂交育种为主;生长、形质和树冠结构性状间具有明显的遗传相关性,通径分析揭示:决定杉木理想株型育种中重要树冠结构性状是冠形率和树冠表面积大小。由此可见:杉木多性状、多世代连续改良以杂交育种为主,杉木无性系理想株型选择时,应注重冠形率和树冠表面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全程机械化或轻简化的路子皆可实现轻便简捷的棉花生产,但一家一户为主体的经营方式决定了棉花轻简化生产更符合中国国情和现实需要。用轻简化栽培代替传统精耕细作,是提高我国棉花竞争力水平和持续生产的重要技术途径。论述了推广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促进棉花生产轻简节本、提质增效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采用比较分析法,以福建洋口8年生的一片杉木杂交试验林为参照物,确认因选地不当,导致遂昌引进洋口的21年生杉木无性系林分为小老树林。然后对遂昌杉木无性系试验林进行抽样,每系抽取3株样树,进行养分分析,将分析结果与福建南平同年大小的杉木人工林的养分吸收与利用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从福建洋口林场引种的无性系,生长远远低于福建省8年生杉木杂交子代试验林,是地道的小老树;同为福建南平的杉木良种,并且三地试验林的气候条件基本相似,只有土壤环境和植被存在较大不同。遂昌杉木小老树形成的内在机制是土壤缺磷少氮,导致杉木生长差,同时生长势弱的杉木根系吸收与枝叶利用养分能力就差,这种恶性循环是遂昌杉木小老树形成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7.
利用亲本宽叶恢复系R189和窄叶鄂晚10号杂交获得的F2群体剑叶宽进行QTL检测和剑叶形态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剑叶形态性状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采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复合区间作图方法的QTL检测软件进行QTL定位,共定位到3个控制剑叶叶宽的QTL,分布于1号和7号染色体上,贡献率介于2.63%~31.1%,其中位于7号染色体RM346标记位点控制剑叶宽qFLW-7-2的贡献率最大,对改良剑叶宽性状具有重要育种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选育三优(生长快,材质优,抗贫瘠)杉木无性系,开展31个杉木无性系养分胁迫双因素的容器育苗随机区组试验,8株小区。调查苗高、地径和存活率,每个小区抽取生长中等偏上的植株3株,测定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根冠比和全株P含量,并将P含量的高低作为耐贫瘠的一个重要指标。统计分析表明:(1)在无性系间除了存活率和根冠比未达到显著差异外,其它研究性状在无性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具有无性系选择的基础。(2)所有研究性状在不同的养分胁迫处理间有极明显的差异,说明杉木的扦插圃地和造林地的选择十分重要。(3)无性系与养分胁迫处理间的互作表现复杂。(4)各研究性状具有一定的变异和中度以上的重复力。基于方差分析结果,采用主成分选择指数,按一定的选择强度,整个试验共评选出13个优良无性系,其中耐磷和钾(喜氮肥)的无性系7个:A4,A7,A9,A11,A13,A18,A26;耐磷(喜氮钾肥)的无性系7个:A9,A13,A16,A18,A28,A29,A30;不耐贫瘠(喜氮磷钾肥)的无性系8个:A9,A11,A13,A18,A20,A24,A26,A28;从整个试验平均值的的信息评选出优良无性系8个:A9,A11,A13,A18,A24,A26,A28和A25。各种条件下表现均优的无性系有:A9,A13,A18,A26,A28,它们表现突出,同时也很稳定。这些无性系可直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几个常见的杉木育种方案的遗传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几个常见的育种方案的遗传效果,结果发现,进行逆向选择时,选择优良组合之双亲建立双系种子园的方案,要优于选择优良亲本建立1.5代种子园;而在进行前向选择时,选择优良个体展开无性育种和无性利用方案,要优于建立多世代种子园方案。在杉木遗传育种中,应将有性育种和无性育种有机地结合起来,两者相互补充,不可偏废。最后文中还对双系种子园的建立技术,有性育种和无性育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0.
杉木自由授粉后代测定及多性状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八年生54个杉木自由授粉家系为研究材料,分析了杉木主要经济性状在家系间的差异,以及杉木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遗传相关,进一步为杉木遗传改良提供了语气。运用指数选择法,就生长和形质两个方面综合评定了杉木家系表现,评选出了16个速生优质的杉木家系,供生产实践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