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71篇
  免费   1330篇
  国内免费   1528篇
林业   1623篇
农学   1159篇
基础科学   768篇
  1788篇
综合类   10042篇
农作物   1367篇
水产渔业   866篇
畜牧兽医   2816篇
园艺   1498篇
植物保护   902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59篇
  2022年   876篇
  2021年   850篇
  2020年   885篇
  2019年   844篇
  2018年   580篇
  2017年   998篇
  2016年   648篇
  2015年   1016篇
  2014年   1083篇
  2013年   1242篇
  2012年   1728篇
  2011年   1694篇
  2010年   1561篇
  2009年   1451篇
  2008年   1440篇
  2007年   1339篇
  2006年   1124篇
  2005年   906篇
  2004年   546篇
  2003年   298篇
  2002年   391篇
  2001年   321篇
  2000年   310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水稻强化栽培下不同氮肥管理对产量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籼型单季超级杂交稻中浙优1号为材料,研究水稻强化栽培氮肥管理对产量与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强化栽培与常规栽培对照比较,增产达11.1%-15.2%,氮肥回收率比对照高5.3%~26.9%,农学利用率比对照高67.2%~92.2%,生理利用率比对照高6.0%~80.5%。因此,在水稻生产上应用水稻强化栽培可以提高氮肥的利用,降低氮肥在环境中积累及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本文对水稻强化栽培下氮肥管理的高产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2.
利用土壤表层含水量序列预测深层含水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剖面含水量的预测对于灌溉、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等一系列环境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每天测量红壤不同层次含水量,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依据表层10cm含水量序列预测20cm,30cm,40cm和60cm土层含水量。结果表明,各不同土层含水量之间呈极显著性相关;利用分布滞后模型根据10cm土层含水量预报各深层土壤含水量,模型的滞后时间随着被预报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预报模型相对误差不超过6%,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10%。10 cm土层含水量分别联合20 cm,30 cm,40 cm和60 cm土层含水量,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相应各土层含水量模拟预报,缩短了滞后时间,模型表达式更简洁,精度仍然较高。  相似文献   
993.
科尔沁沙地乌兰敖都地区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初步分析了近25 a(1981-2005年)乌兰敖都地区逐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02时平均气温、14时平均气温5个气温序列的变化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近25 a来乌兰敖都地区的5个气温序列均呈非连续的增加趋势;平均最高气温线性增加率最高(0.78℃/10 a),是平均最低气温线性增加率(0.14℃/10 a)的5.6倍;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各季均为升高趋势;春季增温最明显,秋、夏、冬季的增温程度依次减小;白天气温增加幅度高于夜间,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994.
外源lea3基因转化紫花苜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王瑛  朱宝成  孙毅  张琳宇  罗建平 《核农学报》2007,21(3):249-252,260
将来源于大麦的lea3基因通过基因枪法导入紫花苜蓿栽培品种“中苜一号”的胚性愈伤组织中,经过膦丝菌素类除草剂(PPT)的4次筛选获得抗性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后共获得21株抗性再生植株。经叶片涂抹除草剂试验和lea3基因的PCR分子检测证明,lea3基因已整合到紫花苜蓿的基因组中。与对照植株相比,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具有显著增强的耐盐能力,表明遗传转化lea3基因可用于苜蓿抗旱耐盐新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995.
以14C为示踪剂,用14CO2+CO2法对2年生黄柏进行半株标记,在主干上环状剥去韧皮部,以塑料薄膜包裹,燃烧法制样、液体闪烁测量法测14C活度。结果表明,未剥皮黄柏韧皮部的14C同化物运输速率为52.0cm/h,3h左右同化物从树冠运输到根系,树冠不同部位的功能叶14C同化物分配为:中部功能叶>上部功能叶>下部功能叶;剥皮后,同化物分配规律改变为:上部功能叶>中部功能叶>下部功能叶;剥皮第15天在新生韧皮部、剥口下方的树皮及根系中检测到14C同化物,表明新生韧皮部的生理功能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996.
乌兰布和沙区不同品种沙棘的抗旱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乌兰布和沙区17个沙棘品种的抗旱能力,为选择耐旱沙棘树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不同的水分条件下,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随干旱胁迫的增加,各品种的自然水分饱和亏、束缚水及束缚水/自由水比值、细胞膜透性呈增加趋势。自然水分饱和亏在22.88%~64.85%之间,在胁迫后期,丘依斯克、欧11号、白丘的水分饱和亏接近,处于高水平状态;深秋红、欧11号在束缚水及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处于较高水平;橙色与白丘的相对电导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2)随干旱胁迫的增加,各品种的叶绿素含量、保水力、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呈降低趋势。亚历山大12号的叶绿素含量最高;橙色和向阳的失水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辽阜1号和深秋红的光合蒸腾速率下降幅度较大、气孔导度下降程度维持在中等水平。[结论]各沙棘品种的抗旱性由强到弱顺序依次为:辽阜1号欧11号深秋红状元黄棕丘植物园白丘西伯利亚红晕丘依斯克亚历山大12号橙色高加索向阳巨人无核卡图尼海滨沙棘。  相似文献   
997.
经 8年系统试验研究从 330个细菌菌株中筛选出 1株防病促生枯萎病拮抗菌“98 Ⅰ” ,经鉴定属蜡质芽孢杆菌。该菌对黄瓜枯萎病、西瓜枯萎病、青椒枯萎病和番茄枯萎病 4种土传病害均有显著防治效果 ,其平皿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 79 2 %、75 1%、72 3%和 95 7% ,且该菌对多种蔬菜有促生和促进种子发芽功效。  相似文献   
998.
桉木单板层积材生产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法(RSM)和中心组合旋转设计(CCRD),研究了桉树单板层积材(LVL)的生产工艺条件,并对优化工艺所得的预测值进行了实验验证。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面粉添加量对桉木LVL的静曲强度(MOR)和弹性模量(MOE)有着显著影响,而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的影响不显著。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模型。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拟合良好,说明回归方程能用来预测和优化桉木LVL的力学强度性能。最佳工艺条件为:热压温度130℃,热压时间1.5 min/mm,面粉添加量5%(质量分数)。在此工艺条件下压制的桉木LVL垂直加载条件下的静曲强度(MOR⊥)和弹性模量(MOE⊥)分别为89 MPa和16 722 MPa,平行加载条件下的静曲强度(MOR∥)和弹性模量(MOE∥)分别为88 MPa和15 067 MPa,MOR和MOE分别达到了结构用单板层积材国家标准的优等品和140E级别。  相似文献   
999.
为降低油茶育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对油茶芽接和扦插育苗进行了试验比较。结果表明:油茶扦插成活率高于芽接30%~50%;每公顷出苗量高于芽接1倍多;苗木良种纯度高,但生长量滞后芽接0.5~1年;每公顷成本投入低于芽接15.75%;收入高于芽接2.36倍;扦插育苗经济效益显著,市场竞争力强。  相似文献   
1000.
长节箬竹叶茶多酚微波辅助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节箬竹叶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浸提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时间等对竹叶茶多酚浸出率的影响,并以浸出率为评价指标,优化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长节箬竹叶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70℃、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0(g/mL),在200 W微波功率下浸提20min.在此条件下,长节箬竹叶茶多盼的浸出率为6.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