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7篇
  免费   454篇
  国内免费   554篇
林业   611篇
农学   340篇
基础科学   238篇
  573篇
综合类   3446篇
农作物   547篇
水产渔业   313篇
畜牧兽医   1278篇
园艺   650篇
植物保护   239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336篇
  2021年   288篇
  2020年   316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220篇
  2017年   374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372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420篇
  2012年   599篇
  2011年   617篇
  2010年   593篇
  2009年   534篇
  2008年   501篇
  2007年   487篇
  2006年   381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按照旅游业"碳减排"的"测定—减排—补偿"三步走的逻辑主线,旅游业碳排放的计量是旅游业节能减排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以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为基础,结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旅游卫星账户、环境经济综合账户等经济与环境计量技术,构建"自上而下"的旅游业碳排放计量方法体系,并实证计量了2002年我国旅游业碳排放量。研究发现,2002年我国旅游业碳排放总量为135.90 Mt,占我国所有产业碳排放总量的3.95%,占我国碳排放总量(包含生活消费碳排放)的3.50%;其中,旅游业直接碳排放为55.65 Mt,分别为交通42.25 Mt,游览1.08 Mt,住宿2.5 Mt,餐饮2.76 Mt,商品销售4.12 Mt,娱乐0.59 Mt,邮电通讯0.43 Mt,其他服务1.92 Mt;旅游业间接碳排放为80.24 Mt,主要贡献国民经济部门为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机器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等,约占总贡献率的60%。  相似文献   
62.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the origin of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of Zhongdian yak,we analyzed the complete sequence of 15 individuals Cytb gene,its sequence polymorphism was analyzed,and the phylogenetic tree was construc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ngth of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were 1 140 bp,with nucleotide frequencies of 26.3%,31.8%,13.1% and 28.8% for T,A,G and C,respectively.Three haplotypes were identified of 15 individuals,with 3 polymorphic sites,including two conversions,one transversion,haplotype diversity was 0.2571 and nucleotide diversity was 0.00035.Phylogenetic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Zhongdian yak and Bos mutusc clustered firstly,then gathered with Bison bison,which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high genetic similarity and closer genetic relationship,genetic similarity with other cattle genus was relatively low.Combining with the proof of molecular biology and paleontology,the result supported the point that Bos grunniens and Bos mutus were classified as an alone genus in Bovinae.  相似文献   
63.
为猕猴桃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以野生黄肉猕猴桃实生苗为试材,采用大田病圃法对198份黄肉野生猕猴桃实生株系连续4年进行田间溃疡病抗性监测,以明确不同野生猕猴桃实生后代株系对溃疡病的抗性差异,并对野生猕猴桃实生株系中60株雌株果实风味进行初步品评。结果表明:猕猴桃实生苗后代对溃疡病的抗性不同。其中,高抗、中抗、耐病、感病和高感株系所占总体比例分别为11.16%、24.75%、29.80%、28.28%和5.56%,初步筛选出12株抗病性较强的雌株株系和10株抗病性较强的雄株株系。结合猕猴桃单果重、果实品质及对溃疡病抗性等方面,筛选出4株优良抗性雌株实生苗为株系13-3-2、13-6-11、13-11-1和13-11-21,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在14.5%以上,风味好,Vc含量均显著高于母本,分别较母本高18.14%、105.3%、65.21%和11.34%。  相似文献   
64.
【目的】 研究引进亮斑扁角水虻在室内饲喂条件下的生活史、成虫种群雌雄比例变化规律,对其卵表及幼虫肠道中诱成虫产卵菌进行筛选和鉴定,为亮斑扁角水虻在本地区的规模养殖和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引进亮斑扁角水虻,在室内光照条件下饲喂4代,用直接观察法记录亮斑扁角水虻在不同饲喂条件下的生活史和生活习性,显微拍照记录水虻各龄期的形态特征;用稀释涂布平板及平板划线的方法,对亮斑扁角水虻卵携带菌及其幼虫肠道菌进行分离纯化,筛选可诱导产卵的菌株,并鉴定。【结果】 与内地相比,亮斑扁角水虻在新疆饲养周期稍有延长,但其发育完好,能够在本地区进行世代饲养;观察并记录了其卵、幼虫、蛹、成虫及其其生殖器形态;筛选到对亮斑扁角水虻雌性成虫有诱导产卵效果的两株菌e1Y3,其发酵液处理组平均产卵量分别为对照组的6.26和7.40倍,两株菌皆为革兰氏阳性菌,16S RNA测序初步鉴定e1为暹罗芽孢秆菌,Y3为节杆菌属,且Y3为1种潜在的新菌。【结论】 引进亮斑扁角水虻在新疆能够周年循环养殖,具有规模生产及综合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65.
为探索社群丰容对重庆动物园圈养小熊猫行为区域分配的影响,2014年1月—2015年2月,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对比观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社群丰容前后圈养小熊猫区域分配。结果表明:社群丰容增加了小熊猫对栖架、树上的利用,减少了内室和裸露地面和近游客区域的利用。树上利用的最大占比值在夏季,丰容增加了11.1%;栖架的利用最大占比值在春季,丰容增加了2.8%;冬季对内室的利用占比值最高,丰容后,其利用占比减少了8.4%,从而相应增加了小熊猫户外停留时间;丰容后,小熊猫对裸露地面的最大利用占比值减少了3.7%,近游客区域最大占比值减少了5.6%。小熊猫对六大区域的最高利用占比,丰容前后没有变化,最高为树上,最少为裸露地面。  相似文献   
66.
基于叶片元素的配方施肥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以草莓叶片元素为参考得出的施肥配方对草莓果实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的影响,以草莓品种"圣诞红"为试材,先利用叶片元素分析法测定草莓矿质元素的含量,确定了3种施肥配方(配方1、2、3),进而利用比例注肥泵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对温室中栽培的"圣诞红"进行施肥和管理。通过定期检测果实SSC和统计产量来评价配方效果。结果表明:利用配方1、2、3施肥管理的草莓果实在总产量、平均单株产量、平均单株果数和单果质量上都显著高于常规施肥方式下草莓果实的各参数(P0.05);配方3施肥下,草莓在果实产量、平均单株产量和单果质量上高于配方1和配方2施肥下的果实;配方2施肥下的草莓SSC最高,但与配方1和配方3施肥下的草莓SSC无显著差异。说明草莓种植时更适合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营养元素供给,以草莓叶片矿质元素分析为依据的施肥配方明显提高了其果实产量和SSC,多组比例注肥泵并联使用保证了其配方肥料的均衡比例和投加的精准度,该方法更具科学和合理性,具有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67.
锦绣黄桃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鲜食与加工兼用晚熟黄桃新品种,其果个大、外形美观、营养丰富。2016年安顺市农业科学院引种到安顺种植,经过连续几年观察,其表现出适应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良。初步认为可在安顺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8.
针对农田小气候监测的需要设计了一种便携式农田小气候信息采集装置,并对该装置系统结构、硬件结构及系统软件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实地调试结果证明,该装置具有较好的灵活性,便于携带,采集信息范围较广,完全能满足当前农业生产的需求,适用于农田、果园、草原等多种农业环境。  相似文献   
69.
为研究不同比例生物有机肥和复合肥混施对烟草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分别设置3种不同施肥处理,分析烟草不同生育期农艺性状、烟叶物理性状、烟叶外观等以及烟叶烟碱、总糖、还原糖等烟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单施复合肥处理(CK)前期烟草农艺性状优于不同比例生物有机肥和复合肥混施处理(T1和T2),平顶期T1和T2的农艺性状则较CK组有明显优势;烟草中部叶片物理性状表现为T1处理最优,T2次之,CK最差;烟叶品质方面,T2处理烟叶外观质量有所改善,但其化学成分烟碱含量降低。烟叶品质总体表现为T2最优,  相似文献   
70.
构建栎类(Quercus sp.)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混交林单木断面积生长模型,为该类 型林分的生产经营提供参考。以湖南省 31 个样地共 1 646 株栎类与 1 154 株杉木为研究数据,7 个常见模 型作为栎类、杉木的单木基础模型,基于样地随机效应构建栎类、杉木的单木断面积混合效应模型。结果 表明,栎类断面积的最优基础模型为 Gompertz,杉木断面积的最优基础模型为 Logistic;栎类断面积混合 效应模型相比于基础模型,决定系数 R2 提高了 0.053,SSE 与 RRMSE 均有所降低;杉木断面积混合效应 模型相比于基础模型,决定系数 R2 增加了 0.035,SSE 与 RRMSE 均有所降低;栎类断面积的成熟年龄在 50 年以后,杉木断面积的生长速率在 30 年左右逐步放缓。文章在栎类、杉木单木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 入样地随机效应,模型拟合精度明显提高,说明栎类、杉木的断面积生长都受到年龄与样地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