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1篇
  7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我国是一个小麦生产大国,年均种植面积2.6亿亩左右,年产量1亿t左右,其产量高低直接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因此粮食生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两增一减"(人口增长、粮食需求量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矛盾增大,对小麦单产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是现实提出的必然要求。冬小麦一生分三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  相似文献   
2.
<正>1材料和方法1.1参试品种。参试的玉米品种是郑单958(德农)。1.2试验设计。在地力、播种方法和密度(57 cm×29 cm)及基本管理均相同的情况下,对参试品种按每亩施入2.5 kg、3.5 kg、5 kg钾肥的方案进行生产对比试验,钾肥随底肥一次性施入,每个方案播种2亩。每个试验方案随机收获2行,晾晒后考种计产。  相似文献   
3.
为对秸秆覆盖混埋还田耕整地技术模式进行深入研究,需要研发配套圆盘耙联合整地机具,机具研发过程中首先要解决受秸秆影响的堵塞问题。通过进行影响因素的单因素试验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探索独立连接圆盘耙单体排列参数对秸秆堵塞问题的影响规律。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对应机具通过性评分为3分的三个因素临界值:耙片间距为275 mm,横梁间距为900 mm,错位间距取值全部满足试验要求。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耙片排列参数对机具堵塞影响主次顺序为耙片间距B,横梁间距L,错位间距S;机具通过性的较优组合为耙片间距325 mm,横梁间距1 100 mm,错位间距0 mm。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机具排列参数耙片间距和横梁间距对机具堵塞影响显著,错位间距对机具堵塞影响不显著。正交试验回归分析结果得到拟合度较高的机具通过性回归方程:T=0.833B+0.667L。本文试验结果为圆盘耙联合整地机的开发与设计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冲 《长江蔬菜》2016,(19):66-69
对堆肥最佳发酵层现象作了详细描述,对其构成条件和成因进行分析并介绍一种堆肥新方法——大垛叠层免翻堆法。该堆肥新方法对堆肥工艺进行了技术改造,可减少翻堆次数和缩短发酵周期,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大幅降低企业前期投入和产品加工成本,且能较好地解决"三废排放"问题,是一种简约易行、可操控性强的堆肥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紫云英绿肥规模化种植区域的绿肥高效、低耗机械化翻压,基于前端埋切、后端翻压的结构配置思路,设计了一种无动力输入的紫云英绿肥盛花期埋切翻压组合作业机。对盛花期紫云英生物学特征及压切特性开展研究,进而设计了辊筒组件、前悬挂连接组件、栅条式翻转犁等主要工作部件;通过理论计算和力学分析,得到实现紫云英茎秆顺畅埋切的压切辊半径为305 mm、压切刀滑切角范围为34. 3°~55. 7°;采用水平直元线法设计了栅条式犁体曲面,推导得到导曲线抛物线方程,并绘制了犁体直元线角变化规律图。紫云英绿肥盛花期田间翻压试验结果表明:在机具作业速度为5. 8~6. 0 km/h条件下,茎秆切断长度合格率92%,耕宽稳定性变异系数3. 7%,耕深稳定性变异系数5. 6%,土垡破碎率85. 6%,植被翻压覆盖率98. 3%,试验指标均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设计的埋切翻压组合作业机工作效率可达0. 67~1. 20 hm2/h,在翻压质量和组配方式上明显优于目前我国常用的畜力犁、铧式犁、旋耕机等翻压方式,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云南安宁某猪场病死猪的致病菌及耐药性。采集病死猪只的肝、肺、脾、淋巴结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16S rRNA鉴定、血清型鉴定、毒力因子基因表型检测、药敏试验等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病死猪的脏器中分离鉴定的菌株Ynanning SS为2型猪链球菌,Ynanning SS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LC377187、KM972351同源高达99.3%,与其它猪链球菌16S r RNA序列同源性都高于92.5%以上。且遗传进化树与LC377187属于同一分枝,亲缘关系较近;Ynanning SS毒力因子基因表型为Epf+Mrp+Sly+,属于强毒力菌株;Ynanning SS对庆大霉素、克林霉素、林可霉素、头孢唑林、头孢呋肟、头孢他啶、磺胺对甲氧嘧啶耐药,对青霉素、环丙沙星中介,对多西环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四环素、磺胺嘧啶敏感。选用对临床分离菌株敏感的药物进行防治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相关研究结果为当地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花生全喂入捡拾收获过程捡拾率低、荚果损失率高、生产率低等问题,基于花生生物学特点、荚柄脱离特性及荚果破损机理,设计了一种轴流式花生捡拾收获机。整机采用自走式底盘驱动,配套动力120 kW,主要由捡拾装置、输送装置、摘果装置、清选装置、底盘系统、集果装置等组成,可一次完成对田间条铺花生植株的捡拾、输送、果蔓脱离、果杂清选、提升集果等功能。在分析整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关键部件结构设计及参数确定,通过动量守恒原理和赫兹接触理论建立捡拾过程的碰撞模型和摘果装置关键参数方程,并对荚果破损和荚柄分离力学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确定以弹齿转速、摘果滚筒转速、机具前进速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开农61”品种花生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参数组合为弹齿转速68 r/min、摘果滚筒转速447 r/min、机具前进速度1.4 m/s,对应的捡拾率为98.62%、荚果损失率为2.11%、生产率为0.61 hm^2/h,捡拾率、生产率比优化前分别提高了2.1、4.5个百分点,荚果损失率比优化前降低了0.9个百分点,综合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紫云英种子收获期机收损失率情况,对比分析了星光XG788ZK和久保田PRO688Q两款联合收获机收获紫云英种子的损失率。测算结果表明,紫云英种子收获期采用稻麦联合收获机收获可以有效代替人工收获,大大降低了紫云英种子生产的劳动成本,但存在损失率高、品质差异较大等问题,试验地块理论产种量为36.13kg·(667m^2)^-1,采用星光XG788ZK和久保田PRO688Q两款联合收获机收获紫云英种子时,实收种子产量分别为25.1kg·(667m^2)^-1和24.5kg·(667m^2)^-1,机收损失率分别为31.5%和32.1%,另外,机收、摘荚的紫云英种子千粒重分别为3.23g和3.42g。最后,通过总结分析紫云英种子机收损失率致损原因,为研发紫云英专用联合收获机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美好乡村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生态、生产和生活"三生"同步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人与自然关系更和谐。为此必须做好土地规划,节约利用土地、保护耕地资源;强调农业产业化发展,使美好乡村充满活力;村容整洁宜人,基础设施完备,让村民生活舒心。如果缺少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不以生态文明为前提,美好乡村建设将重蹈城镇化与环境污染相伴生的覆辙。  相似文献   
10.
忙果扁喙叶蝉Idioscopus incertus (Baker)又名杧果叶蝉,杧果短头叶蝉、杧果片角叶蝉。过去其学名均误订为分布于菲律宾、印度的Idiocerus niveosparsus Lethierry。 作者通过比较雄性外生殖器的特征,将这两种叶蝉加以区别。 杧果扁喙叶蝉Idioscopus incertus(Baker) Idiocerus maculatus Distant,1912(nec Melichar,18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