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7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研究萨福克羊×杜泊羊×湖羊杂交羊(萨杜湖杂交羊)生长发育情况及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采用生产性能常规测定、显微测定和全自动血液生理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了不同年龄阶段萨杜湖杂交羊的体重、体尺指标、羊毛品质(包括不同部位羊毛的净毛率、细度、有髓毛和无髓毛占比、自然长度和伸直长度等指标)和成年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萨杜湖杂交羊早期生长速度较快,初生阶段及周岁时公羊体斜长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3月龄时公羊体高、体斜长和胸围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6月龄时母羊体重极显著高于公羊(P<0.01),成年时期公羊体重和体高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其余各生长阶段内,公母羊间体重及体尺差异不显著(P>0.05)。其成年时平均净毛率较低,为45.21%;长度适中:平均自然长度为4.55cm,伸直长度为6.22cm;细度良好,为17.60μm。公母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其同国内绵羊参考值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母羊血小板总数(PLT)和血小板压积(PCT)均极显著高于公羊(P<0.01),公羊甘油三酯(TG)和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母羊(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萨杜湖杂交羊在生长发育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和提高,本试验结果可为该品种杂交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获得产淀粉酶的丁酸梭菌,本研究从鸡小肠表面黏液中进行丁酸梭菌的分离与筛选,首先对样品进行80℃水浴10 min除去非芽孢菌后,然后接种到TSN培养基进行菌株的分离与筛选。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菌落形态、显微形态初步观察,然后对疑似丁酸梭菌的菌株进行产酸能力和淀粉酶酶活检测,最后对既产酸又高产淀粉酶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阳性厌氧菌C.B1,菌体呈短杆状,能形成圆形或椭圆形芽孢,生理生化结果也符合丁酸梭菌的基本特征,16S rDNA序列长度为1450 bp,与丁酸梭菌的同源性高达99%以上,因此确定该分离菌株为丁酸梭菌,为进一步开发新的微生态制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过结肠小袋纤毛虫对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和鲁哥氏液的急性毒性试验,以机率单位法获得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和鲁哥氏液对结肠小袋纤毛虫2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2h)分别是27.92mg/L、43.51×10-6、50.14×10-5,12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12h)分别是25.09mg/L、32.28×10-6和49.80×10-5。高锰酸钾是体外杀灭结肠小袋纤毛虫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4.
此试验研究了合生元对1~35日龄艾维因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生元组在整个试验周期的平均体重均较对照组和中草药组极显著提高(P〈0.01),但与芽胞杆菌组差异不明显(P〉0.05)。日增重仅在0~5周差异极显著(P〈0.01),合生元组的日增重仅在第2周龄较茅胞杆菌组极显著提高(P〈0.01),在0~4周龄,均较芽胞杆菌组和中草药组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在料肉比方面,1~5周龄合生元组均比对照组、芽胞杆菌组,中草药组极显著降低(P〈0.01),但各周龄合生元组与茅胞杆菌组无明显差异(P〉0.05),合生元组与中草药组除了第5周龄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周龄均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在免疫方面,合生元组的胸腺、法氏囊、脾脏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新城疫效价较其它各组均极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研究IL-2对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本研究经PCR扩增分别获得鸡IL-2和新城疫病毒(NDV)HN基因片段,应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含有融合基因IL2-HN的真核表达载体pPICZαA-IL2-HN,重组质粒pPICZαA-IL2-HN线性化后整合入毕赤酵母X-33染色体上,在甲醇诱导下表达融合蛋白,再进行SDS-PAGE、Western-blot检测。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目的蛋白为分泌性表达,分子量约为100 ku,Western-blot结果表明目的蛋白具良好的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淀粉量、小牛血清比例和培养基初始pH 3个因素对结肠小袋虫在DMEM培养基中所获得的最高种群密度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初始pH影响最大,其次为淀粉量,血清比例影响最小。最佳培养基组成为淀粉40 mg/安瓿、血清150 mL/L(DMEM培养液2.55 mL+0.45 mL小牛血清),最适宜的DMEM培养基初始pH为7.0。  相似文献   
17.
猪源高产蛋白酶芽胞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酪蛋白培养基从猪粪便样品中分离产蛋白酶的芽胞杆菌,采用福林酚法测定其酶活力,对筛选到的高酶活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从86株分离茵中筛选了一株酶活较大的菌株B.A464,革兰氏阳性菌,呈粗杆状,能形成卵圆形芽孢,16SrDNA序列长度是1463bp,与蜡样芽孢杆菌的同源性高达99%,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所产蛋白酶活力为2.19×10^3U·mL^-1。  相似文献   
18.
为降解规模化猪场污水中的S^2-,本研究从规模化猪场采集粪便污水样品20份,首先接种于含10 g/L Na2S的基础无机盐培养基中富集培养,然后涂布于分离培养基进行分离与纯化。对纯化的菌株采用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培养上清中S^2-含量,筛选菌株的脱硫能力。选择降解率较高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分子鉴定,并对扩增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及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从20个样品中分离了14株菌株,筛选获得2株脱硫率较高的菌株JFF-2和JFF-3,脱硫率可达84.02%和86.12%;经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JFF-2菌与地衣芽孢杆菌的同源性为99.2%,JFF-3菌与粪产碱杆菌的同源性为98.7%,因此分别确定为地衣芽孢杆菌和粪产碱杆菌,与生理生化鉴定的结果一致。本研究获得了2株能够对畜禽粪便污水脱硫的菌株,为畜禽排泄物的进一步无害化处理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9.
应用RT PCR技术从新城疫病毒洛阳分离株中扩增HN的cDNA片段,并将其克隆至pMD18 T载体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新城疫分离株HN基因片段长度为1716bp,编码571个氨基酸;推测出的氨基酸序列中有5个糖基化位点,12个半胱氨酸残基;与国内外的14株新城疫毒株HN基因相比,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66.4%~98.5%和87.8%~98.3%;与标准毒株Lasota和Clone30的亲缘关系较远,核苷酸和氨基酸差异性较大,而与天津分离株和云南分离株的亲缘关系较近,基本属于同一基因群。  相似文献   
20.
马立克病(MD)是由马立克病病毒(MDV)早期感染雏鸡引起的一种重要的家禽免疫抑制病与肿瘤病。MDV以水平传播为主,具有高度接触性和传染性、高致病率以及高致死率等特征,给全球养禽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该病主要依赖MD疫苗免疫预防,近50年来在MD疫苗广泛使用和持续免疫压力下,MDV毒力不断增强,部分毒株已突破现有商品疫苗的免疫保护。尽早对MD疑似病例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别诊断,可为生产企业和养殖户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和挽回部分经济损失提供重要依据。经典的诊断方法已难以满足当下对MD病例快速诊断的需要。本文重点对近十年中新建立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多重PCR及液相芯片等在MDV检测和MD诊断中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研究建立用于MD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病例早期诊断和流行毒株分型鉴定的鉴别诊断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