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38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鹅副粘病毒病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国内最近报道的一种新的传染病-鹅副粘病毒病的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病进行了系统的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病例的病理变化基本一致。主要肉眼病变为肠道粘膜广泛出血,坏死、溃疡;脾脏、胰腺出现粟粒样白色坏死点;胸腺、法氏事体积缩小;脑水肿、充血。主要组织学变化为肠道粘膜上皮细胞严重坏死、脱落;肝、心、肾等器官实质细胞变性、坏死;胸腺、脾脏、法氏囊的淋巴细胞坏死,淋巴组织萎缩。  相似文献   
42.
致病性鹅源新城疫病毒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致病变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4株鹅源新城疫病毒(NDV)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培养物,研究鹅源NDV对CEF的致病变特性,并与鸡源及鸽源NDV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鹅源NDV接种次代CEF后24h开始有病变产生,表现为少数细胞变圆、皱缩,折光性增强,随后病变缓慢进展,感染细胞形成大量合胞体,到84~144h时,CEF单层彻底破坏;鸡源和鸽源MDV接种CEF后也在24h左右开始有病变产生,最初病变与鹅源毒株导致的病变相似,但病变进展迅速,细胞显著裂解并导致单层的严重破坏,60~84h时细胞单层即彻底破坏。对病毒接种后不同时间段培养物上清血凝(HA)效价的测定结果表明,鹅源NDV接种后84~120h培养物上清HA效价达到高峰,为5~8 log2,鸡源和鸽源NDV接种后60~84h HA效价即可达到高峰,但其最高效价只有4 log2。  相似文献   
43.
为探究复方中草药四味穿心莲益生菌发酵产物(FPSCS)对鸡大肠杆菌的作用,采用微孔-平板法测定其对O2型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以O2型鸡大肠杆菌半数致死量(LD50)感染SPF雏鸡制备病理模型,随机分为FPSCS高、中、低剂量组,硫酸新霉素组,四味穿心莲散组,益生菌组及对照组,统计总有效率、治愈率;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动物外周血液中炎症因子的含量。结果显示:FPSCS体外对O2型鸡大肠杆菌的MIC和MBC均为31.25 mg/mL,口服FPSCS剂量为0.1~0.5 g/(次·只)的总有效率为73.33%~83.33%、治愈率为70%~80%,均显著高于四味穿心莲散组和益生菌组(P <0.05),且治疗初期可显著降低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的含量(P <0.05),显著升高IFN-γ的含量(P <0.05)。由此表明,FPSCS可通过抑杀O2型鸡大肠杆菌和降低鸡外周血促炎因子的含量而发挥较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44.
2010年上半年饲料原料在一片涨势并预期不明情况下,种猪、种禽、猪肉、鸡肉、鸡蛋等在亏损线与盈利线附近徘徊长达半年之久。尽管行情在近期有所回转,但这一行情的回转是正常周期的恢复还是阶段性回升此时并不能下结论,之所以不能下结论是因为影响畜牧产业的因素太多,包括是否产能过大,是否受全球贸易的影响,是否存在消费不足及疫病危害对畜牧养殖信心冲击等因素。  相似文献   
45.
从患传染性腺胃病的病鸡中分离到4 株病毒,其中H95株在SPF鸡胚上已稳定传代。病料及H95 传代后的鸡胚尿囊液经蔗糖梯度和CsCl密度梯度离心后的纯化物,电镜下为大小80~160 nm 、有囊膜的病毒颗粒,囊膜表面有纤突,呈冠状形态。病毒在CsCl中的浮密度为1.19~1.23 g/cm 3, 对热和氯仿敏感,耐酸,能抵抗1% 胰酶,无直接血凝性,经卵磷脂酶C处理后的病毒则能凝集鸡红细胞,能干扰新城疫病毒在鸡胚上的增殖。应用杂交瘤技术筛选出4 株抗H95株的阳性克隆,经Western blotting, 其中3 株单抗能识别54 kd 蛋白多肽,该条带也能与来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 M41 株的针对N 蛋白的单抗反应。中和试验表明, H95株与其它IBV 毒株在血清型上存在差异。上述研究结果初步表明,鸡传染性腺胃病的病原是冠状病毒科的成员,并且很可能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中以腺胃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新的致病病型。  相似文献   
46.
鸽实验性感染鹅副黏病毒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人工感染鹅副黏病毒病鸽的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病鸽各种组织器官均有明显的组织损伤,但较集中于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主要肉眼病变为肺瘀血、水肿,胰腺、脾脏局灶性坏死,肠黏膜水肿、增厚或有出血、坏死,脑充血、出血;主要组织学变化为腺胃、肠道黏膜上皮坏死、脱落或伴有严重出血,肝、肾、心脏等器官实质细胞变性、坏死,胸腺、脾脏、法氏囊等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坏死,淋巴组织萎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