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21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菠萝凋萎相关病毒-3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菠萝凋萎相关病毒-3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PMWa V-3外壳蛋白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PMWa V-3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构建以重组质粒为标准品的标准曲线,建立起PMWa V-3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该方法能特异性地检测PMWa V-3,且灵敏度是普通RTPCR的10倍;该方法重复性良好,组间和组内变异系数均小于1.73。【结论】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是一种快速、简便、可信度高的PMWa V-3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2.
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y)属鳞翅目细蛾科,在我国荔枝种植区均有分布.荔枝蛀果害虫呈逐年加重危害趋势,其中荔枝蒂蛀虫是蛀虫的主要害虫.其幼虫危害新梢、嫩叶或花梢,也蛀食幼果及其种核而导致落果;在果实发育后期果壳着色后,则蛀食果蒂内种柄,并遗留虫粪于蒂内,造成果蒂处有虫或充满虫粪,严重影响果实品质.该虫已成为发展荔枝、龙眼种植业的一个障碍.当前生产上常用的药剂有40%乐果EC、90%敌百虫晶体、18%杀虫双水剂、20%杀灭菊酯EW、40%氧化乐果EC等常规农药.由于多年的连续使用,蒂蛀虫抗药性增强,防效明显下降.为了明确防治药剂对荔枝蒂蛀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和使用技术,我们选用了几种药剂进行防治荔枝蒂蛀虫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3.
1引种试验概况试验果园位于海南省澄迈县永发镇海南农科院试验基地内,土壤类型为砖红壤,种植密度3m×4m,砧木为本地酸柚。从定植当年开始定株定枝挂牌,观察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每隔7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3年。2植物学特征泰国红肉柚属常绿乔木,树势较开张,枝条紧凑,长势旺盛。早春梢枝条长11~22cm,呈棱形,节间较疏,无刺,新梢颜色由浅绿转为浓绿。春叶翼叶细长,长鸭梨形,长2.45cm,宽2.05cm,黄绿色,主叶长8.93cm,宽7.08cm,叶尖钝圆,中间开裂呈小缺口,叶缘浅锯齿,多数叶片内折,叶片中脉较大,侧脉5对,叶片背面中脉、侧脉明显突出,叶片正面较…  相似文献   
24.
“土地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增强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本文针对"土地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了土地经济学课程应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并对土地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5.
芒果是海南热带名优水果之一 ,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而炭疽病是芒果运输过程中最主要的病害 ,影响芒果的销售 ,因此芒果的保鲜技术倍受关注。笔者于 2 0 0 4年 6月在海南省进行了几种不同药剂处理防治芒果炭疽病的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药剂2 5 %施  相似文献   
26.
以三峡库区重庆市缙云山为研究地,以坡耕地为对照在当地布设混交林、阔叶林、毛竹林、灌木林和坡耕地五种植被结构的标准径流小区,利用方差分析方法对降雨量、降雨历时、平均降雨强度、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持续时间五个特征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种植被类型地表径流开始出现时间差异显著,其出现时间早晚依次为:坡耕地、阔叶林、灌木林、毛竹林地、混交林;地表径流持续的时间差异不显著,径流持续时间依次为:混交林、毛竹林、灌木林、坡耕地、阔叶林.(2)从水源涵养林角度出发,5种植被类型减少地表径流量存在显著差异,地表径流量依次为:坡耕地、混交林、毛竹林、灌木林、阔叶林.(3)建立了混交林、阔叶林、毛竹林、灌木林四种林分和以坡耕地为对照共5种植被类型坡面产流模型,通过对该模型进行检验,发现该模型因子具有很强的显著性和极高的拟合度,能准确地对坡面产流进行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27.
几份荔枝种质材料的RAPD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RAPD技术探讨了2个荔枝新种质(荔13号和A4)与原产海南的2个品种(大丁香和南岛无核荔)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荔13号与大丁香、A4与南岛无核荔的亲缘关系较近,但它们之间没有同种异名关系。  相似文献   
28.
以6个荔枝品种为试材,调查不同时期不同品种荔枝植株上荔枝蝽数量动态变化,分析其抗虫性。结果表明,蝽初孵盛期,植株百枝(梢)虫量最大,其中大丁香最多,三月红最少,随生长季推移逐渐减少;枝梢抽发期较老熟期的百枝(梢)虫量大。初步鉴定,三月红、对照(妃子笑)和白糖罂为抗,紫娘喜、大丁香和南岛无核为中抗。  相似文献   
29.
为了研究三峡地区花岗岩林地优先流影响因子,在长江三峡地区曲溪小流域内选定的实验坡面下部,垂直开挖了一个长度为2.9m、深度为2.60m的土壤剖面。在降雨过程中观察优先流过程,分析降雨对优先流的影响。同时对该地区的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渗透特性进行了测定,分析其对优先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长江三峡花岗岩区优先流产流的降雨量在26mm(24h降雨量)以上。长江三峡库区的降雨可分为递减降雨型、均匀降雨型、突发降雨型及峰值降雨型4种类型,不同降雨类型对应的优先流过程都表现出相应的降雨过程特征。不同降雨类型的优先流出现时间也各有差异,峰值降雨型降雨产生的优先流出现时间最早,其次是突发降雨型、递减降雨型、均匀降雨型。当一场降雨中的最大降雨强度〉0.075mm/min时,就有可能产生优先流。非毛管孔隙比例较大的土壤中容易形成优先流。研究区林下土壤中粗颗粒含量呈现出由上层至下层逐渐增多的趋势。对于较深层次土壤来说,它们含有的较粗颗粒有利于优先流的形成。优先流的存在使距地表83~110cm土层中土壤稳渗速率较其他土层得以大幅度提高,土层内快速运动的水流又加速了优先流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30.
试验证明,速灭杀丁与辛硫磷混用,对半翅目荔枝蝽蟓的防治有较好的增效作用,其中以速灭杀丁:辛硫磷=1:9混配,可增效10倍以上。这对降低防治成本,扩大防治范围,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