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5篇
  5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19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为建立测定血清中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外毒素ApxI中和抗体的方法,本研究采用(NH4)2SO4沉淀法从血清10型APP培养液中经盐析浓缩提取具有溶血活性的天然毒素ApxI,将毒素与待检血清在37℃孵育2 h,加入4%猪红细胞悬液并反应0.5 h,利用酶标仪测定反应混合物上清液的OD540nm值判断溶血程度,计算...  相似文献   
82.
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TK—/LacZ+突变株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地高辛标记的含TK基因的BamHI/KpnI片段为探针,通过Southern杂交确定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基因组中一大小约5.9kb的KpnI片段中含有TK基因,回收该片段并克隆于PUC18铁KpnI位点,然后进一步克隆其中含TK基因的PstI/KpnI片段,并将LacZ表达盒插入到该片段中的BamHi位点,构建转移质粒pUEKPZ,该将质粒与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基因组共转染PK-15细胞,待完全病变后在X-gal存在下筛选蓝斑,蓝斑纯化3次后,经PCR扩增,Southern杂交证实获得的病毒为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TK-/LacZ 突变株。  相似文献   
83.
猪乙脑乳胶凝集试验抗体检测试剂盒保存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脑是经虫媒传播的人畜共患病毒病,该病引起种猪繁殖障碍,给畜牧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控制猪乙脑是防制乙脑、保障养猪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为此进行了猪乙脑乳胶凝集试验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组装乙脑乳胶抗原、乙脑阳性血清、乙脑阴性血清和稀释液,研制出猪乙脑乳胶凝集试验抗体检测试剂盒,猪乙脑  相似文献   
84.
伪狂犬病病毒Ea株gE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含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Ea株gD基因部分编码序列,gI、gE和11k基因全序列、28k基因部分序列的质粒pSKB4.5进行亚克隆,构建了只含完整gE基因(长1.78kb)的重组质粒pSDM1.78 ,并采用双脱氧末终止法对全序列进行了分析,发现同国外标准毒株Rice株相比较,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进一步将gE基因克隆到高效真核表达载体pcNDA3.1 的Kpn1和BamH1位点之间,构建了gE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gE。体外转染IBRS-2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证实了gE基因在IBRS-2细胞中得到了表达,表达的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85.
伪狂犬病病毒Ea株糖蛋白gD基因的表达及基因免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了2个利用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的启动子启动表达伪狂犬病病毒Ea株糖蛋白gD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IDI和pcDDI,体外转染BHK-21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证实糖蛋白gD在细胞中得到表达。用表达质粒pCIDI和pcDDI作为核酸疫苗免疫BALB/c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伪狂犬病病毒的抗体,结果其滴度为1:128-1:1512。初步证实,用gD基因作为核酸疫苗免疫动物,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86.
将本室分离鉴定的猪伪狂犬病毒(Prv)鄂A株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经8氮鸟嘌呤(8-AG)驯化的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选,挑选强阳性孔进行亚克隆,获得5株能稳定分泌伪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Prv-McAb)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418、483、576、603、744。经体外连续传代及反复冻存、复苏,杂交瘤细胞均能稳体地分泌McAb。培养上清液及小鼠腹水ELISA效价分别为2-5~2-7和10-5~10-10。各株分泌的McAb不与疱疹病毒科中的DPV、ILTV、IBRV及PPV发生交叉反应。阻断试验结果显示阻断率均大于50%。其中603、744分泌的McAb对用PRV致敏的乳胶具有凝集特性。相加ELISA测定证实603、483、744特异性作用同一抗原位点或作用相关极为密切的抗原位点,另4种McAb作用位点有部分相关性。  相似文献   
87.
<正>一、国内外疫苗的现状分析1基础研究需要和应用研究相结合长期以来,我国兽用动物疫苗的基础研究主要集中于农业部下属的分支机构(各种研究所)、部分农业高等院校(如华中  相似文献   
88.
参考GenBank中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M)第I毒力岛(LIPI-1)有关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分段扩增、克隆了分离菌株XFL0605LIPI-1毒力岛全基因序列,序列全长8 558 bp,包括完整的prfA、plcA、hly、mpl、actA和plcB6个基因。对LIPI-1编码的6个毒力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各毒力基因反映的进化关系不尽一致,表明李斯特菌株在获得外源性毒力基因方面具有不同步性,各毒力基因来源也不尽相同。应用相应软件对各毒力基因编码蛋白的信号肽、跨膜区进行预测,确定了基因序列中调控蛋白PrfA结合区核苷酸序列。分析并确认了hlyA基因及推导氨基酸序列PEST基序和C端保守11肽序列。研究还发现LM菌株XFL0605actA基因编码604个氨基酸,缺失了105 bp富脯氨酸重复片段编码碱基,只有2个E/DFPPPPXD/E重复序列。  相似文献   
89.
由于我国的养殖模式仍然较为落后,生物安全防控体系也很不健全,给病毒的传播留下了隐患,因此猪场中的病毒病依然潜藏在表面看似健康的猪群之中,一旦形成应激或环境因素的改变,都会引发疲病的流行,对于猪群病毒病的防控,我们势在必行。在当前众多的病毒病当中,圆环病毒病由于存在对猪体的免疫抑制作用而首当其冲;其次是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名列榜单之中;最后,在近两年来流行范围广泛,且严重影响仔猪成活率的猪病毒性腹泻病也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0.
一、常见的腹泻病病因1.气候因素(诱因)。主要是温度,据报道,我国2011年至2012年的冬季平均气温创27年来最低。2.细菌性腹泻。大肠杆菌可引起黄白痢;沙门氏菌可导致慢性型副伤寒;魏氏梭菌导致红痢;痢疾密螺旋体引起血痢;胞内劳森氏菌引发增生性回肠炎。3.病毒性腹泻。主要是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猪圆环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4.寄生虫因素。主要是球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