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肿节风三清颗粒抗炎和抗哮喘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旨在考察肿节风三清颗粒的抗炎和平喘作用。MTT法检测200、400、800、1 600μg/mL肿节风三清颗粒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用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并采用400、800、1 600μg/mL肿节风三清颗粒处理,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雌性BALB/c小鼠建立哮喘模型,并采用100、200、300mg/kg肿节风三清颗粒处理,末次激发24h后,测定哮喘小鼠气道高反应性(AHR),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ELISA法检测BALF中IL-4、IL-5和IL-13浓度及血清中OVA-IgE水平。结果显示,200~16 00μg/mL肿节风三清颗粒对RAW 264.7细胞增殖有显著或极显著促进作用(P0.05;P0.01),与LPS组相比,800、1 600μg/mL肿节风三清颗粒能够极显著降低TNF-α和IL-6水平(P0.01);与哮喘模型组相比,肿节风三清颗粒明显改善了气道高反应性,明显减少了BALF中的炎症细胞数目及IL-4、IL-5和IL-13浓度,极显著降低了血清中OVA-IgE水平(P0.01)。综上所述,肿节风三清颗粒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对炎症细胞模型和哮喘小鼠模型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2.
本研究旨在考察肿节风三清颗粒的抗炎和平喘作用。MTT法检测200、400、800、1 600 μg/mL肿节风三清颗粒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用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并采用400、800、1 600 μg/mL肿节风三清颗粒处理,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雌性BALB/c小鼠建立哮喘模型,并采用100、200、300 mg/kg肿节风三清颗粒处理,末次激发24 h后,测定哮喘小鼠气道高反应性(AHR),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ELISA法检测BALF中IL-4、IL-5和IL-13浓度及血清中OVA-IgE水平。结果显示,200~16 00 μg/mL肿节风三清颗粒对RAW 264.7细胞增殖有显著或极显著促进作用(P<0.05;P<0.01),与LPS组相比,800、1 600 μg/mL肿节风三清颗粒能够极显著降低TNF-α和IL-6水平(P<0.01);与哮喘模型组相比,肿节风三清颗粒明显改善了气道高反应性,明显减少了BALF中的炎症细胞数目及IL-4、IL-5和IL-13浓度,极显著降低了血清中OVA-IgE水平(P<0.01)。综上所述,肿节风三清颗粒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对炎症细胞模型和哮喘小鼠模型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盐酸多西环素缓释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猪6头,体质量(17.85±1.3)kg,按拉丁方设计进行单剂量静注、肌注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普通制剂)和肌注盐酸多西环素缓释注射液,注射剂量按多西环素计均为20 mg/kg,比较盐酸多西环素缓释注射液和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和生物利用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血药浓度,试验所得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原理分析处理.猪静注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AUC(108.15±13,25)mg·h·L-1,MRT(5.56±1.08)h,CI(0.19±0.02)L·h-1·kg-1,Vd(ss)(1.04±0.09)L·kg-1,t1/2(4.07±0.65)h.猪肌注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和盐酸多西环素缓释注射液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MRT(15.18±2.13)h和(22.25±3.49)h;Tmax(1.135±0.44)h和(2.0±0.63)h;Cmax(3.32±0.33)mg·L-1和(3.10±0.29)mg·L-1;AUC(38.91±4.35)mg·h·L-1和(61.72±10.16)mg·h·L-1;F(36.66±7.88)%和(57.66±10.75)%.比较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和盐酸多西环素缓释注射液的主要药动学参数,除了Cmax以外,MRT、Tmax、AUC、F等主要参数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盐酸多西环素缓释注射液肌注后吸收缓慢.消除半衰期延长,临床用药48 h给药1次仍能维持对常见病原菌的有效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34.
兽医药理学实验教学是兽医药理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学科发展和社会对兽医人才的需求,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对兽医药理学实验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旨在提高兽医药理学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5.
抗菌药控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药制成控缓释制剂可减少服药次数和用药剂量,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可延长有效浓度维持时间,以便更好地发挥抗菌作用。目前上市的抗菌药控缓释制剂类型和品种日渐增多,有经化学结构改造的长效抗生素,还有非胃肠道给药的乳剂,植入式药弹,缓释片和胶囊,局部药物释放系统,DepoFoam等药物缓释系统,国内外许多医疗领域(如器官移植、五官科、呼吸科、骨科等)均有其研究和应用的报道。文章就抗菌药控缓释制剂的制剂新技术、国内外研究应用概况、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6.
高温高湿的养殖环境是导致妊娠母猪热应激的重要原因,热应激会对母猪机体造成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严重影响其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为了考察不同中药制剂对于缓解母猪热应激的临床疗效,本试验选择妊娠日龄在107 d左右的75头健康母猪,随机分为A组(玉屏风颗粒组)、B组(麻杏石甘颗粒组)和C组(热应激模型组)共3个组,记录栋舍每天的温湿度并计算日平均温湿度和温湿指数(THI)。以市售玉屏风颗粒、麻杏石甘颗粒作为试验药物,在相同养殖环境下进行拌料给药,选择3个时间点(给药前、给药7 d和给药21 d)分别对血清抗氧化能力和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试验期间(21 d)栋舍日平均温度高于高温临界值27℃,THI值均高于72,即母猪群一直处于热应激状态。给药组(A和B组)母猪群的临床表现与热应激模型组(C组)相比均有一定改善。具体而言,与热应激模型组相比,连续给药7 d时,玉屏风颗粒组母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NO)水平显著升高(P<0.05),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连续给药21 d时,玉屏风颗粒组母猪血清...  相似文献   
37.
本研究旨在观察“肿节风三清”口服液(下简称口服液)对黄羽肉鸡热应激反应的缓解作用,从而为其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将75只黄羽肉鸡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常温组、热应激组、热应激-药物组(低、中、高剂量)。热应激结束后,测定热应激黄羽肉鸡血清皮质酮(CORT)、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以及心肌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考察口服液对高温引起黄羽肉鸡热应激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热应激会使黄羽肉鸡血清代谢酶活性增强,血清CORT含量增加,Hsp70水平升高,诱导氧化应激导致氧化损伤。饮水给予口服液后,热应激黄羽肉鸡的血清CORT含量及血清生化指标趋于正常,抗氧化能力增强,Hsp70水平显著上调。表明“肿节风三清”口服液对高温引起的黄羽肉鸡热应激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38.
随着社会对于动物医学专业人才临床实践要求的提升,在卓越农林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背景下,各农业院校对其动手实操能力也进一步培养深化。在诸多实践环节中,瘤胃切开术作为动物医学相关专业外科实训教学、国内技能比赛中的重要手术项目,深受相关领域重视。多数外科手术都要以无菌术为宗旨进行,术前的无菌准备是无菌术的核心要求。临床上反刍动物中瘤胃疾病频发,要求兽医专业在校生及临床工作者对瘤胃手术操作需熟练掌握。文章以成年山羊为例,对瘤胃切开术的术前准备、手术通路的建立与闭合及术后处理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今后动物医学相关专业人才实训教学和临床规范合理的无菌术式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临床接诊1例犬骨折病例,通过临床观察、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犬桡尺骨骨折.依据诊断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方案及术后护理,病犬康复.说明内固定是治疗骨折较佳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40.
试验旨在考察肿节风三清颗粒的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和靶动物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急性毒性试验中,一次性给小鼠灌胃给药,未测出LD50,故采用24h内多次给药的方式测定最大耐受量。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大鼠以低、中、高(5、10、20g/kg体重)3个不同剂量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用35d,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在给药期间观察大鼠的临床体征和体重变化,35d称重并测定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取脏器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靶动物安全性试验,按临床推荐剂量的1、3、5倍剂量饮水投服肿节风三清颗粒,连续5d,观察试验鸡的临床体征并按期称重,测定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急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小鼠均无死亡,无法测出LD50,最大耐受量为75g/kg体重(以颗粒计)。亚慢性毒性试验中,给药组大鼠的临床体征、体重、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与空白对照组大鼠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实质器官无异常病变。靶动物安全性试验中,各用药组鸡的增重、饲料转化率、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肿节风三清颗粒无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作用,靶动物临床用药在5倍推荐剂量内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