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混菌固态发酵对菜籽饼营养价值及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旨在研究混菌固态发酵对菜籽饼营养价值及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采用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白地霉3个菌种对菜籽饼进行固态发酵,优化了发酵条件,并结合中试发酵考察发酵后对菜籽饼营养价值和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混菌固态发酵菜籽饼最佳的发酵条件为,3种菌同时添加,接种比例为黑曲霉∶白地霉∶枯草芽孢杆菌=1∶1∶3,接种量为16%,料水比=1∶1,发酵4 d;2)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小肽、游离氨基酸含量呈线性增加,硫苷等抗营养因子含量呈线性减少;3)中试发酵中菜籽饼发酵后形态结构改变,蛋白质分子质量变小,其中小肽含量提高了385.19%,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了300.00%,硫苷含量降幅达到93.53%,(噁)唑烷硫酮全部被降解.总之,通过混菌固态发酵能够有效消除硫苷等抗营养因子,改善菜籽饼蛋白质品质,发酵条件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92.
研究了5种模拟糙度和6种不同冲刷距离组合下3种粒径的红壤团聚体在集中水流内的剥蚀破坏规律,分析了糙度、运移距离以及相关水力学参数对团聚体剥蚀破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运移距离条件下,随粒径和糙度的增加团聚体剥蚀破坏程度呈增加趋势,与粒径相比,糙度对剥蚀破坏程度的影响更大。相同模拟糙度下,随着运移距离的增加,剥蚀率均呈抛物线形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各运移距离下,7~5 mm粒径团聚体的剥蚀率随糙度的增加而增加;5~3 mm和3~1 mm粒径团聚体在各运移距离内随糙度的增加变化规律不一致。在不同糙度情况下,以运移距离等于36 m为例,团聚体与原始团聚体质量比(Wr/Wi)随径流水深、阻力系数、水流剪切力的增加均呈幂函数减小之后趋于平缓的趋势。该结果为研究红壤团聚体破碎理论机制提供了参考,对于完善土壤侵蚀过程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3.
环境温度是影响猪群健康和生产的重要因素。猪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下,可以通过自身的生理调节及行为反应来保持体温的恒定。但是持续的高温环境对猪群造成严重危害,文章扼要而全面地阐述了高温对猪群健康的影响及综合应对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4.
白酒糟的营养价值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2头平均体重40 kg DLY杂交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按4×4拉丁方设计,应用套算法,全消化道收粪技术,测定9种白酒糟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总磷、干物质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白酒糟消化能为5.04~8.94 MJ/kg;各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分别为粗蛋白29.00%~42.60%、粗脂肪35.21%~72.48%、粗纤维13.39%~24.04%、中性洗涤纤维14.76%~36.24%、酸性洗涤纤维21.64%~32.07%、钙77.50%~85.92%、总磷61.98%~76.70%、干物质25.05%~45.13%、总能31.27%~52.16%。总之,白酒糟营养丰富,来源对其养分含量及表观消化率影响大。  相似文献   
95.
本试验旨在研究多营养源饲粮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肉品质的影响,探索使用非常规饲料原料配制饲粮的可能性。试验选取日龄相近、体重在(41.06±1.43)kg的"杜长大"生长猪48头,随机分配到2个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对照组)和多营养源饲粮(试验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生长阶段试验期为42 d,育肥阶段待猪体重达120 kg时,每个组选择5头猪进行屠宰并测定肉品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试验猪平均日采食量提高了7.76%(P0.05),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和能量摄入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钙、磷、能量、粗蛋白质、粗灰分和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多营养源饲粮显著提高了试验猪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活性(P0.05),但对其余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多营养源饲粮对猪肉品质及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饲喂以非常规饲料原料为主的多营养源饲粮降低了生长育肥猪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但对其生长性能和肉品质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植物精油(PEO)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及免疫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24头体重相近的"杜×长×大"断奶仔猪(30日龄),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各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 mg/kg硫酸黏杆菌素制剂(CS组)及50(Ⅰ组)、100(Ⅱ组)和200 mg/kg PEO(Ⅲ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6 d,正试期14 d。结果表明:1)Ⅲ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CS组(P0.05),且较Ⅰ、Ⅱ组有增加的趋势(P=0.05、P=0.06);Ⅲ组断奶仔猪料重比(F/G)较其他各组有所下降,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Ⅰ组干物质(DM)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Ⅲ组粗蛋白质(CP)消化率较Ⅰ组有增加的趋势(P=0.07)。3)Ⅲ组红细胞计数显著高于CS组(P0.05);Ⅱ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CS组(P0.05);Ⅲ组血清葡萄糖含量高于其他各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Ⅲ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 G)含量显著高于CS组和Ⅰ组(P0.05),Ⅲ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 A)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200 mg/kg PEO具有改善血液有效成分含量、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强断奶后仔猪健康、促生长的功效。因此,PEO在断奶仔猪上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丹江口库区土壤氮磷养分流失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丹江口库区土壤的水土流失和非点源污染物氮磷流失的特点,为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坡度和施肥等处理对产流产沙、氮磷养分(硝态氮、铵态氮、总氮、有效磷和总磷)流失特点的影响。[结果](1)随着坡度的增加,平均入渗率和初始产流时间呈减小趋势,而径流总量和泥沙总量呈增加趋势。(2)相同施肥处理下,随着坡度的增加,泥沙中硝态氮、总氮、有效磷和总磷的流失浓度呈减小趋势,铵态氮流失浓度在不施氮肥条件下呈减小趋势,而在施氮肥处理下呈增加趋势。(3)在相同坡度条件下,随降雨时间推移,总氮浓度呈先减小后趋于稳定的趋势;铵态氮浓度随施肥处理的变化均呈现出波浪形变化;在施氮肥时,径流中硝态氮的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逐渐减小并趋于平缓的趋势,而在不施氮肥时几乎无变化。[结论]在不同施肥措施和坡度条件下,硝态氮主要随径流而流失,为随泥沙流失的8~11倍;铵态氮主要是随径流泥沙而流失,为随径流流失的1~17倍;总氮则是随径流和径流泥沙共同流失;有效磷和总磷都是以泥沙结合态流失为主,分别为随径流流失的1 000~6 200和1~3倍。  相似文献   
98.
日粮中添加恩拉霉素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恩拉霉素及停用后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20头仔猪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20 mg/kg和80 mg/kg恩拉霉素。试验分为3个阶段,加药期28 d,饲喂试验日粮;停药期7 d和LPS诱导应激期3 d,均饲喂基础日粮。结果表明:加药期与对照组相比,5、20mg/kg添加组平均日增重增加(P>0.05),80mg/kg添加组却显著降低(P<0.05),3个添加组直肠总菌数显著下降(P<0.05)。停药期,5、20 mg/kg添加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有下降的趋势(P>0.05),20、80mg/kg添加组直肠总菌数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显著下降(P<0.05)。应激后,盲肠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99.
啤酒酵母富铁培养条件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啤酒酵母菌生长特性以及不同pH和培养基起始铁浓度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驯化菌株的耐铁能力,筛选培养基的最佳起始铁浓度,确定富铁酵母生产的适宜参数。结果表明:啤酒酵母菌适应起始pH值为5~7,偏酸性;培养时间为48 h;确定培养基铁浓度为800 mg/L时开始驯化菌株以制备耐铁酵母菌。利用驯化后的酵母菌,在起始pH值为6.0,铁添加量为800 mg/L的条件下,150 r/min,30℃振荡培养48 h,酵母菌的生长量为12.9 g/L,菌体铁的含量可达23.94 mg/g风干菌体,有机化程度为98.14%。  相似文献   
100.
本试验旨在研究叶酸对初产母猪繁殖性能和官内发育迟缓(IUGR)仔猪肾脏DNA甲基转移酶-1(DN-MT-1)、p53基因、Bcl-2、Bax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1)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24头初产母猪,配种后将母猪随机分为对照组(C,1.3 mg/kg叶酸)和试验组(F,30.0 mg/kg叶酸),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记录母猪分娩24 h内的繁殖性能指标以及21日龄断奶时的仔猪断奶重;采集母猪妊娠60 d时血清,以及正常出生体重(NBW)和IUGR新生仔猪血清和肾脏,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叶酸浓度;用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研究DNMT-1、p53基因、Bcl-2、Bax和IGF-1在肾脏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母体添加30.0 mg/kg叶酸极显著提高初产母猪和新生仔猪血清叶酸含量(P<0.01),但对初产母猪繁殖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IUGR+C组DNMT-1表达量显著低于NBW组(P0.05);IUGR组Bax表达量显著高于NBW组(P<0.05);IUGR组IGF-1表达量显著低于NBW组(P<0.05);IUGR组和NBW组的Bax和IGF-1表达量组内差异都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揭示出:补充叶酸对初产母猪繁殖性能无显著影响,极显著提高初产母猪和新生仔猪血清叶酸含量.通过母体补充叶酸可缓解IUGR对DNMT-1、p53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