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侯艳红  刘迪 《浙江农业科学》2014,1(9):1414-1415
对不同喷雾器械喷施不同药剂防治麦蚜的田间防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WBD 16型电动喷雾器喷施不同的药剂,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几种喷雾器械;用相同的喷雾器械喷施抗威可湿性粉剂和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的防效结果不一致。  相似文献   
42.
4种除草剂对夏玉米田杂草及麦苗的防效与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4种莠去津复配剂进行玉米田杂草防除效果及安全性研究,筛选对夏玉米田杂草及自生麦苗的防效及安全性较好的除草剂。结果表明,31.5%噻酮磺隆·异噁唑草酮+38%莠去津总杂草株防效为88.7%,鲜质量防效为98.48%,防效较好,无明显药害症状,且玉米产量为各药剂处理中最高;22%烟嘧·莠去津和30%苯唑草酮+助剂+38%莠去津对自生麦苗株防效均在80%以上,鲜质量防效在95%以上;30%苯唑草酮+助剂+38%莠去津对莎草的株防效仅45.58%,莎草为主的夏玉米田块尽量不使用。  相似文献   
43.
1988—2016年,利用黑光灯对农田天蛾科昆虫进行了调查鉴定,以探明天蛾科昆虫种类、灯下优势种和上灯规律。研究显示,农田灯下天蛾科昆虫有15种,隶属于4亚科14属,其中,云纹天蛾亚科昆虫最多,有5种;豆天蛾和甘薯天蛾为优势种,二者的上灯规律有所不同,平均上灯日期豆天蛾为6—9月,甘薯天蛾为5—10月,并各自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44.
1.注意时期杂草种子刚刚出芽时,对药剂敏感,用药效果最佳.旱地使用除草剂一般两次即可:第1次期播种地施药时在播后苗前,栽培地在杂草种子开始萌芽或嫩草刚出土时施药最为适宜;第2次施药期应根据药剂有效期长短和田间杂草情况而定,一般在7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45.
免疫程序不合理、母源抗体的干扰、滥用药物以及传染病的发生是引起猪免疫抑制的主要原因,免疫抑制可使动物体对其他病原的易感性增强。例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  相似文献   
46.
新城疫热稳定性天然弱毒株B95免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用NDV疫苗株和不同稀释度的B95G毒株,经不同免疫途径进行雏鸡的免疫,当雏鸡NDV母液抗体下降到较低水平时,B95病毒液50倍稀释组在免疫后5d即可见抗体滴度上升,到达高峰时抗体效经免疫前上升4.6个滴度,在攻毒试验中,除B9510000倍稀释组外,其余B95各组在免疫后15d、30d攻毒保护率均为5/5,即全部保护。当在雏鸡母源抗体较高时免疫,B95病毒液50倍稀释组抗体达高峰时其效价比对照组高2.5个滴度,结果表明,该组与Clone30疫苗组免疫效果相当,能使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  相似文献   
47.
一株鹅副粘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鹅体分离到一株病毒,针对该病鹅的主要症状及病理变化初步诊断为鹅副粘病毒病。本文主要通过实验室诊断,包括病毒分离,血清学诊断和致病性试验。最终对该病进行确诊,证明其确实为鹅副粘病毒。  相似文献   
48.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漯河地区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是小麦生产的特殊生态地区,近几年赤霉病的发生频率和为害程度均有所增加。本文初探了漯河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主栽品种易感赤霉病、菌源数量多、气候条件利于赤霉病发病、田间管理措施不佳、种植户应灾能力弱等因素;并对常见市售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化学药剂如多菌灵、戊唑醇、戊唑醇*咪鲜胺、氰烯菌酯、丙硫菌唑等进行了分析,提出选择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轮换使用或者混配使用的建议,旨在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9.
囊素三肽(Bursin,BS)是法氏囊组织提取物(相对分子量为1000以下)中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能促进禽类和哺乳动物B细胞的分化发育及免疫器官的成熟,天然和人工合成的囊素三肽均可诱导哺乳动物淋巴细胞分化,且细胞内cAMP和cGMP能伴随诱导过程的发生而升高。高奋  相似文献   
50.
为了解河南漯河小麦和玉米轮作模式下瓢虫科天敌种类,明确优势种及发生消长动态,为保护瓢虫资源及开展生物防治提供数据支撑,试验于2018—2022年选取小麦和玉米轮作田定点开展了瓢虫科天敌资源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和玉米轮作田,漯河本地瓢虫科天敌种类主要有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和红环瓢虫(Rodolia limbata)。红环瓢虫为漯河瓢虫科新记录种,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为优势种;不同作物类型、不同年份,优势种不同。由发生动态可知,河南漯河小麦和玉米轮作田瓢虫科天敌有3个高峰期,分别在5月上旬、7月和8月下旬至9月下旬,其中第3个高峰期瓢虫数量最多、占监测总虫量的69.20%,高峰日最高百株虫量达336头。麦田瓢虫始见期最早在3月上旬,最晚在4月下旬,玉米收获前玉米植株上尚有大量瓢虫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