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30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对南方"双季稻-冬闲田"生态系统CO_2通量进行了一年的连续监测,分析了"双季稻-冬闲田"生态系统碳交换[净碳交换量(NEE)、总初级生产力(GPP)和生态系统总呼吸(Reco)]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南方"双季稻-冬闲田"生态系统NEE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NEE月平均日变化在生长季表现为较明显的"U"型曲线,不同月份"U"型高度不同;NEE季节变化存在明显的两个吸收期(NEE为负)和三个排放期(NEE为正),NEE在早稻和晚稻的生长季有两个明显的碳吸收期,早稻平均值为-0.58 g C·m~(-2)·d~(-1),最大值出现在2015年6月20日,为-1.77 g C·m~(-2)·d~(-1),晚稻平均值为-1.28 g C·m~(-2),最大值出现在2015年9月19日,为-2.23 g C·m~(-2)·d~(-1);冬闲期存在两个碳排放期,平均值为2.68 g C·m~(-2)·d~(-1)。水稻种植期间白天的净碳交换受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显著,夜间的净碳交换受5 cm土壤温度的显著影响,温度低时的冬闲期温度敏感性高于温度高时的双季稻种植期。全年的NEE总和表现为碳排放,达778.4 g C·m~(-2),GPP为1 643.7 g C·m~(-2),Reco为2 425.8 g C·m~(-2)。因此,南方"双季稻-冬闲田"生态系统有可观的固碳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42.
蛋白质的磷酸化修饰是生命体内一种重要的且普遍存在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之一,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是一种动态的生物调节过程,在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论文介绍了蛋白质磷酸化修饰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寄生虫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3.
晚稻移栽期不同蓄水深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志强  秦淑萍  郭良发  黄璜 《作物研究》2010,24(3):149-151,154
为湘南地区晚稻节水栽培提供实践依据,2009年在湖南永州设置了不同蓄水深度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方式相比,前期深蓄水、中后期湿润灌溉延迟水稻生育期4~5 d;光合速率降低,蒸腾速率增大,剑叶叶绿素含量降低;有效分蘖数减少,有效穗数、结实率以及千粒重下降,从而降低了水稻产量;节省了灌溉用水量,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因此,在湘南地区采用这种方式有利于扩大晚稻种植面积,确保晚稻稳产。  相似文献   
44.
以培养“懂技术、会管理、能经营”技术型管理人才为目标,以4年实践不断线为标准,构建专业认知、课程实验、社会调查、生产实习、教学实习、科研训练、综合实习、综合技能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10个方面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完善每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方案和考核办法,确保学生实践技能培养落到实处,为“三农”培养现代农业科技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45.
稻-鸭复合系统中灌水深度对甲烷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稻田养鸭和稻田蓄水2项经典农作技术为背景,研究了稻-鸭复合系统中不同灌水深度对甲烷排放的影响以及深水灌溉下土壤氧化还原特性对甲烷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20,10cm与灌水5,2cm处理之间甲烷排放通量差异显著;4个处理全生育期CH4排放总量分别为6.28,6.36,7.23,7.30g/m^2,灌水处理期间CH4排放量分别为1.19,1.24,2.31,2.37g/m^2,灌水20cm的CH4排放量分别是其他处理的95.9%,51.5%,50.2%.深灌导致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略降低,灌水20cm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比2cm处理低8.2mV.相关分析表明,甲烷排放通量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相关性不显著,与还原物质总量、活性还原物质总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6.
胡英  黄璜  傅志强 《湖南农机》2009,36(1):18-19
多功能单股草绳机是一种将脱粒后的水稻秸杆加工成草绳的新型节能环保绿色农业机械设备。由半自动横卷式输草装置、全自动卧式分草装置、播种施肥除草机构、搓草机构、卷草机构五部分组成;动力设备为普通三相(或二相)电机四台、力矩电机一台。本机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功能多样化,可以生产普通单股草绳、带种草绳、带肥草绳、带种带肥带除草剂草绳。  相似文献   
47.
为探索规模稻鸭生态种养稻田杂草群落的变化动态,运用植物群落生态的方法研究了规模稻鸭生态种养、常规稻鸭生态种养和水稻单一种植稻田杂草的群落变化特点及控草效果。结果表明:规模稻鸭生态种养杂草密度显著降低,与水稻单一种植比较防效为94%;水稻分蘖到孕穗期稻田杂草主要由看麦娘(Alopecuruspratensis)、稗草(Echinochhloa crausgalli)、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鸭舌草(Mouochoria vaginalis)、水竹叶(Murdannia triquetra)和鳢肠(Eclipta prostrata)组成,抽穗期到成熟期主要由水花生、稗草、狗牙根和水竹叶组成。研究还表明,规模稻鸭生态种养水稻分蘖期物种丰富度、Simp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略高于水稻单一种植,Pielou指数低于水稻单一种植;孕穗期到成熟期物种丰富度、Simp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低于水稻单一种植,Pielou指数显著高于水稻单一种植。水稻全生育期规模稻鸭生态种养与常规稻鸭生态种养比较稻田杂草密度、杂草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但杂草生物多样性指数略有提高。说明规模稻鸭生态种养显著改变稻田杂草的群落结构和组成,可抑制杂草发生危害,达到有效控草目的。  相似文献   
48.
IL-18增强日本血吸虫DNA疫苗Sj23的免疫保护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小鼠IL-18基因和日本血吸虫Sj23膜蛋白基因分别插入pVAX1载体,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mIL-18和pVAX/Sj23,联合或单独免疫小鼠,以pVAX1空载体作对照,免疫2次,间隔2周,2次免疫后4周攻击日本血吸虫尾蚴.体液和细胞免疫检测结果表明,联合免疫组能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抗日本血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SWAP)IgG,较高水平的IFN-γ和IL-2.攻虫试验表明,联合免疫小鼠成虫减虫率和肝脏减卵率分别达41.6%和49.4%,明显高于pVAX/Sj23单独免疫组(减虫率和肝脏减卵率分别为26.5%和41.4%).以上试验结果表明,IL-18能明显增强Sj23 DNA疫苗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应答,并且产生较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9.
应用Sj23基因重组抗原诊断牛、羊血吸虫病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血吸虫基因重组抗原LHD-Sj23/pGEX(血吸虫23kD抗原大亲水区多肽/pGEX载体表达蛋白)作为抗原。应用ELISA法检测黄、水牛和绵羊血吸虫病。结果对黄、水牛的阳性符合率为94.0%(79/84)和85.5%(53/62),阴性符合率为82.7%(81/98)和95.1%(77/81),对绵羊的阳性符合率为86.04%(111/129),阴性符合率为100%(9l/91)。以血吸虫成虫抗原(SWAP)及虫卵抗原(SEA)作为诊断抗原获得的结果差异不明显。对锥虫感染绵羊血清不出现交叉反应。由于基因重组抗原的制备比虫体抗原制备简便、价廉,同时由于基因重组抗原的应用有利于诊断技术的标准化,以基因重组抗原作为血吸虫病诊断抗原具有良好的研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
本研究采用RT-PCR法扩增出犬瘟热病毒标准疫苗株的融合蛋白基因(F基因)片段约1499 bp,克隆到pMD18-T载体,酶切鉴定后用一对特异性的引物扩增约732 bp的F蛋白基因片段。并把该基因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中,转化到宿主菌BL21(DE3)后进行了表达并纯化了该表达产物,Western印迹显示表达产物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