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6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用淀粉凝胶电泳法检测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不同地理群体12个结构基因座位上的变异,探讨了群体间的基因流动情况.结果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水平很低,群体间基因流平均为23.620 8,并且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位置的相距远近存在线性相关性.较大的基因流是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不同地理群体间遗传分化水平很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2.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夏季发酵床养殖模式奶牛舍与拴系式养殖模式奶牛舍内环境指标的差异。测定了牛舍的温度、噪声、相对湿度、氨气浓度和细菌密度等环境指标,并分析了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发酵床牛舍的细菌密度为0.10×10~4个/m~3,极显著低于拴系式牛舍的2.33×10~4个/m~3(P0.01);氨气浓度为3.92mg/m~3,也极显著低于拴系式牛舍的9.68mg/m~3(P0.01);噪声强度为57.6d B,极显著低于拴系式牛舍的65.3d B(P0.01);但温湿度、温湿度指数以及其他指标在两种牛舍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另外,拴系式牛舍内的温度和噪声存在显著相关关系(Sig.(2-tailed)0.05)。综上,发酵床牛舍的环境细菌浓度、噪声强度与氨气浓度较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奶牛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73.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miRBase数据库中搜索动物物种miR-31基因家族成员的成熟序列,分析其分子进化特征并预测作用靶基因。结果表明,在49个动物物种中获得63条miR-31基因同源序列;miR-31家族成员大部分位于基因间隔区,少数位于内含子区;miR-31不仅存在于常染色体上,而且部分位于性染色体上。miR-31成熟序列长度在21-24 nt之间,序列同源性较高,部分位点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碱基突变和缺失。系统进化树显示,miR-31家族成员可分为2个分支。预测到哺乳动物miR-31拥有20个共同候选靶基因,与细胞生长发育、新陈代谢、信号转导、跨膜运输以及转录调控等过程密切相关。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miR-31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的接种量的酸奶发酵成熟后以及贮存期间酸奶中脂肪酸组成的变化。[方法]分别用体积分数2%、3%和4%的发酵剂接种牛奶,并将发酵成熟后的酸奶密封放入4℃冰箱贮存,用气相色谱方法分别检测原料奶和酸奶发酵成熟后和贮存期间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酸奶在发酵成熟后,短链脂肪酸C4:0、C6:0和C8:0,中链脂肪酸C12:0、C14:0、C14:1、C16:0和C16:1,以及长链脂肪酸C18:3、C20:3、C20:4和C22:6的含量在3种不同接种量的酸奶和原料奶之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并且增加了共轭亚油酸(CLA)的含量,其中以3%接种量的酸奶变化最为明显。3种不同接种量的酸奶在贮存期间脂肪酸变化不显著。[结论]研究表明酸奶可以降低使人易患心血管疾病的C14:0和C16:0等的含量,还可以增加对人体有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C22:6(DHA)的含量,其中以3%接种量的酸奶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75.
 流行病学的数学模型应用于描述动物传染病的流行态势,在早期具有一定的准确性,而在当前普遍添加抗生素和免疫的形势下,传染病的流行态势呈现不规则的情形,非典型性传染病时有发生,为诊断和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增添了不少麻烦,影响了防治的效果。依据免疫力系统可能存在开关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开关型数学模型来预测传染病的流行态势。计算结果显示不同条件下特定病原具有一定的传播规律,感染率可能存在限度,具有相同传播规律的群体的传播速度被  限制在一定幅度以内。研究将为疫病传播的数学模型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为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更多数学工具。  相似文献   
76.
牛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变异位点遗传共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个牛种的MSTN基因编码区全长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分析各群体基因变异位点间的遗传共适应性特性.结果表明,在检测到的8个单个变异位点中,3个位点处于遗传不平衡状态,其余的均处于遗传平衡;处于遗传极不平衡状态的变异位点可能与杂合子的缺少或者缺失存在相关性.在共显性-共显性作用模式下,在雷琼牛和巴州牦牛MSTN基因...  相似文献   
77.
为建立检测原料乳中粘质沙雷氏菌(S.marcescens)定性定量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利用S. marcescens S-核糖基高半胱氨酸酶(luxS)基因片段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设计并建立了S. marcescens luxS基因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特异性检测粘质沙雷氏菌的存在,检测的最低限为6.9×10~2cfu/mL。与其他原料乳中常见的微生物均无交叉反应,比常规PCR的检测限(6.9×10~3cfu/mL)要广。对2015年11月~2016年1月长江下游地区8个牧场的原料乳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本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8.
采用透射电镜对6周龄健康北京鸭淋巴结中淋巴窦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被膜下淋巴窦窦壁由单层扁平淋巴内皮细胞及突起所组成,相邻细胞突起间呈重叠状并出现紧密连接。索间淋巴窦窦壁除呈现上皮性紧密连接外,还存在15~24 nm细胞间隙。淋巴窦内可见如下细胞:淋巴细胞(以小型为主,中型淋巴细胞较少)、浆细胞(包括浆母细胞和幼浆细胞)、网状细胞、巨噬细胞、有粒白细胞(包括嗜酸性白细胞和异嗜性白细胞)、红细胞(包括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及成熟红细胞,可见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成期的中幼红细胞,说明北京鸭红细胞在淋巴窦内存在成熟过程)、类分泌细胞(该细胞具有特殊颗粒,颗粒内有细小微粒,被界膜包裹,或颗粒内小管,有的小管呈现同心圆式排列;在淋巴窦和淋巴索内均有该细胞)。  相似文献   
79.
为研究茶树油对断奶仔猪胰腺发育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对90头体重相近的断奶仔猪分组进行不同剂量茶树油饲喂。饲喂21d后称重屠宰并采集胰腺组织,进行镜检及抗氧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低、中、高茶树油组的胰腺组织平均粒径均显著高出抗生素组和对照组;中、高茶树油组圆度高出抗生素组和对照组;中、低浓度茶树油对于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均起到积极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断奶仔猪日粮添加茶树油可促进胰腺的发育,并且对胰腺组织抗氧化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0.
从淋巴结的系统发育比较解剖学角度观察,在鸟类(除少数水禽外)及以下各纲,均没有像哺乳动物那样完整的淋巴结.以鸡为代表,在其全身淋巴管管壁内,存在着分散的以淋巴小结为主的淋巴组织[1,2],实现对淋巴液的过滤,执行自身的免疫功能.但是在鸟纲的雁形目鸭科水禽(如鸭、鹅),全身则存在着若干淋巴结,但与哺乳动物比较,鸭淋巴结不仅数量少,而且其光镜组织结构特点与哺乳动物淋巴结也有显著差异.刘济五等[3]、Sugimua[4]、Lawn[5]曾先后对鸭的淋巴结做过组织学观察,本课题组对北京鸭淋巴结中淋巴窦的窦壁结构进行了研究[6],由于观察的目的不同,尚有一些问题有待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