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9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5篇
  11篇
综合类   100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1999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生物炭炭基缓释肥具有类似土壤腐殖质等多种功能,其吸附和保持养分、水分的能力较强,还能刺激作物生长,对氮磷钾的缓释性能好,由此制备的缓释肥料一次施用可供玉米全生长发育期利用,而且具有增加地力,改善土壤结构和高效环保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2.
介绍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日本、新加坡及香港关于大米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现状,并与我国的大米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标准中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出口大米的生产种植管理和标准体系完善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品种的筛选、比较试验,选择出适宜该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熟期适宜的大麦新品种,为农场的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设在八五○农场科研站,土质为草甸白浆土,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前茬大豆,具有喷灌条件,试验面积1 .77hm2.整地采用上年联合整地机整地、...  相似文献   
24.
【目的】本文系统分析了谷子e IF5A基因家族在谷子中如何发挥作用。【方法】利用谷子基因组数据库,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谷子e IF5A基因家族的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编码蛋白和磷酸化位点预测,通过序列比对进行进化和分类分析。【结果】谷子含有4个e IF5A基因,均含有4个内显子,分布于谷子的3条染色体上。MEME保守基序分析显示,谷子e IF5A蛋白均含有1个保守的DNA结合寡核苷酸结合结构域(PF01287)。磷酸化位点预测分析表明谷子e IF5A蛋白均含有大量潜在磷酸化位点。【结论】以上结果将为今后揭示谷子e IF5A蛋白功能提供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25.
试验采用微区定位法,研究玉米一大豆隔年轮作免耕条件下,0%,30%,60%,100%4种桔秆覆盖还田量对土壤养分及大豆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合理使用秸秆及农田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还田能够有效增加大豆单株叶面积、地上部及地下部的干物质积累量,60%秸秆还田量效果最佳,产量达4770.2kg/hm2;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随着桔秆还田量增加而增加,且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幅度大于对全量养分的影响。与秸秆不还田相比,桔秆还田土壤有机质增加8.9%~28.1%,全氮增加2.2%~20.0%,全磷增加11.4%~30.2%,碱解氮增加4.5%~27.2%,速效磷增加12.9%~73.3%,速效钾增加6.7%~63.0%,在本地区连续5年免耕条件下,60%桔秆还田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6.
2016年9月17日-11月17日,应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南部中心菲克·伊斯兰姆博士邀请出访美国学习先进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2个月的学习、培训、交流了解到美国俄亥俄州先进的保护性耕作模式主要有3种,第一种是大豆-冬小麦-玉米3年期的轮作,其中冬小麦收获后可引入大豆作为保护性覆盖作物;第二种是大豆-玉米的隔年轮作;第三种是大豆-玉米轮作中引入黑麦等覆盖作物。该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十分成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结合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现状,3种先进的保护性耕作模式中,大豆-玉米隔年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在黑龙江省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7.
为了寻求白浆土大豆最佳群体结构,改善大豆生长发育动态,提高白浆土大豆单产水平,选用品种、密度、行距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正交表采用L9(34)),对不同群体结构对白浆土大豆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F=43.63>F0.01=18.00)和密度(F=18.03>F0.01=18.00)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行距(F=9.28>F0.05=6.94)达到显著水平,各因素以选用半矮秆品种‘合农60’、密度55株/m2、行距17 cm组合群体产量最高。群体株高和倒伏主要由品种基因型决定,LAI和干重主要受密度、品种遗传特性影响,其次是行距;‘合农60号’植株矮、节间短、秆强、抗倒伏,尽管个体性状较差,但群体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28.
对橡胶木中的变色成分进行甲醇浸提,浸提液浓缩后用极性从小到大的石油醚、氯仿、乙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经过化学分析认为橡胶木中产生红变的成分存在于极性较大的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中,变色成分主要是鞣质单宁、酚类及蒽醌类物质。同时进行鞣质单宁引起橡胶木红变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橡胶木抽提液无论是加酸性还是加碱性溶液都会产生红变,为此采用具有漂白功能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减轻或消除橡胶木抽提液的红变。  相似文献   
29.
为研究盐分土壤条件下磷肥对油菜光合性状和干物质生产的影响效应,以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宁油20号’为供试品种,设置不同磷肥用量处理,测定不同生育期叶面积、叶片净光合速率以及干物重。结果表明,0~120 kg/hm2磷肥用量范围内,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苗期和初花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增加,成熟期籽粒产量及干物质积累量也逐渐增加。不施磷肥和30 kg/hm2磷肥用量处理籽粒含油率较低,在磷肥用量达到60 kg/hm2时再增加磷肥用量籽粒含油率无显著变化。苗期叶片净光合速率随磷肥用量的变化趋势与干物重变化一致,当磷肥用量达到60 kg/hm2时进一步增加磷肥用量,初花期叶片净光合速率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30.
科学合理的栽培方式可促进高粱生长发育,进而增加高粱籽粒产量。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130 cm大垄3行和65 cm小垄2行两种栽培方式,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高粱生长发育、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子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30 cm大垄3行处理的高粱千粒重、穗粒数显著高于65 cm小垄2行处理,进而实现了130 cm大垄3行处理产量显著高于65 cm小垄2行处理,130 cm大垄3行处理较65 cm小垄2行处理的增产率为5.12%。从高粱生长发育角度来分析,130 cm大垄3行处理高粱叶片干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比叶重以及穗干重明显高于65 cm小垄2行处理,这为130 cm大垄3行处理较高籽粒产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本试验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高粱的种植模式进行试验研究,以期为本区高粱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