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5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细胞因子在奶牛乳房炎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业一种常见疾病和多发病,主要是由微生物(传染性病原体和环境性病原体)感染所引起的,遗传因素、饲养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也可以导致该病的发生。据统计,奶牛乳腺内感染检出率高达95%,乳区可达75%,其中有29%奶牛和15%的乳区在繁殖后表现出临床性的乳房炎。乳房炎引起的损失主要包括兽医服务和药物支出的增加、奶牛乳腺和含有抗生素牛奶的废弃、奶产量下降等,全世界每年因乳房炎造成的损失高达350亿美元。乳房炎的控制主要有传统抗生素疗法和非抗生素疗法两大类,抗生素一定程度上对于降低乳房炎发生率,减少乳房炎引起的经济损失起了主要的作用,目前仍然是控制乳房炎的重要而普遍应用的方法,但是由于引起乳房炎的病原体种类众多,  相似文献   
42.
氨基糖苷类药物曾经是临床最为常用而有效的抗生素,长期应用与不合理使用使得该药物效果不尽理想。本研究参照GenBank中耐药基因相关序列,设计引物,结果从禽源大肠杆菌基因组中扩增出4种抗氨基糖苷类药物基因aadA1、strA、strB、aph(3′),经pGEX-T-easy和pET32a载体克隆和序列分析,证明扩增获得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参考序列同源性达到97%以上。对分离保存的216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检测,结果表明:aadA1阳性率高达49.1%,strA和strB的阳性率分别为56%和65.7%,aph(3′)的阳性率为16.2%;近三分之二的被检菌株携带有2种以上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有被检菌株对链霉素耐药率为68.9%,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38.9%。本研究结果说明禽类细菌的耐药性与相关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基本呈正相关,临床日益严重的耐药现象与耐药基因的普遍存在有着很大的关系,提示控制禽源耐药细菌对人类健康与卫生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为了对一株从猪场分离到的疑似链球菌进行鉴定及致病性研究,试验对从2例80日龄死前四肢呈划水状、口鼻有泡沫流出的猪只中分离出的细菌进行了培养、生化鉴定、药敏试验、16S rRNA的PCR扩增及测序、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细菌为绿色气球菌,生化鉴定符合气球菌特性,该菌对头孢噻呋、庆大霉素敏感,获得的序列与NCBI中绿色气球菌序列相似度为100%,该菌对靶动物的致病力较弱,对其生长发育未造成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从发病雏鹅肝脏中分离到1株细菌,根据培养特性、镜检结果、生化特征、血清学分型及PCR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茵为鼠伤寒沙门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可致死雏鹅;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环丙沙星、痢特灵、茵必治、阿米卡星、链霉素等药物敏感,对利福平和四环素耐药,与其它家禽或水禽来源的沙门菌相比,该分离株耐药性不严重.将分离茵16SrDNA基因进行扩增,PCR产物经胶回收试剂盒纯化后测序,序列Blast分析与血清型鉴定一致.将序列与GenBank上已登录的29株不同来源的鼠伤寒沙门茵序列进行比较,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菌与美国分离的VDL-SS334株位置最为接近,同源性为95.9%.  相似文献   
45.
鸡肿瘤病快速鉴别诊断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根据病毒基因组特征,以聚合酶链反应(PCR)为基础,建立一种能快速鉴别马立克氏病(MD)、禽白血病(AL)和网状内皮增生症(RE)3种常见鸡肿瘤病的诊断技术。研究确定以MDV的132-bpr及ALV和REV的LTRs作为PCR扩增的特异性基因片段,改进样品DNA的提取程序,优化PCR及三重PCR的反应条件及参数,并对该诊断技术的特异性、敏感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诊断技术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经济的优点,为开发鸡肿瘤病快速鉴别诊断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鸡贫血病毒衣壳蛋白基因的PCR扩增和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鸡贫血病毒(CAV)衣壳蛋白基因(1.4kb),并将此基因克隆进pUC-18载体中。通过原位杂交、酶切分析、Southern杂交及其标记成探针对CAV基因组的特异性反应等试验证实所获得的克隆是含有CAV衣壳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克隆。此工作为下一步CAV衣壳蛋白体外表达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7.
抗禽流感病毒H5亚型血凝素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禽流感H5亚型病毒免疫Bal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结果获得3株阳性细胞株,分别命名为4B6、4A3、3H1。经2次亚克隆后,100%杂交瘤细胞保持了分泌抗禽流感病毒H5亚型抗体的能力。实验证明,所有这3株单克隆抗体仅与试验的H5病毒株反应,而不能与禽流感H9亚型病毒、鸡新城疫病毒、鹅新城疫病毒和鹅腺病毒等反应。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结果表明这3株单克隆细胞的培养上清均能与感染H5亚型病毒的成纤维细胞呈现亮绿色荧光。  相似文献   
48.
鸡贫血病毒 (chick anaemia virus,CAV)是鸡传染性贫血的病原 ,它是圆环病毒科的代表成员 ,为单股负链环状 DNA病毒 ,基因组全长约为 2 3 0 0bp[1,2 ]。 CAV可引起雏鸡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 ,尤其是胸腺萎缩 [3 ]。 1周龄以内的雏鸡 CAV感染后易导致死亡 ,而 1周  相似文献   
49.
50.
PCR和斑点杂交检测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5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DNA特定片段,将此pcR产物用Digoxigenin标记后作为探针进行斑点杂交,以此检测CAV并作流行病学调查。对从江苏省不同地市随机采集的2月龄左右不同疾病的病鸡DNA样品进行检测,在被检的52个不同鸡群来源的病料中,有36个鸡群来源的病料DNA显示CAV阳性(群阳性率为69.2%);备组织中CAVDNA含量有所差异,依次为胸腺>脾、骨髓、肝>肾、法氏囊、脑。用PCR检测得到的阳性鸡的组织病料感染SPF鸡,在感染后第24天检查,出现贫血症状。初步调查表明,在江苏一些地区CAV感染已相当普遍,但它与发病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