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1篇
  2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2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大豆在我县生产中占播种面积较大,历年播种面积都在百万亩以上,为提高大豆品种质量和经济效益,我县在正确选用品种、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措施的基础上,栽培高油、高蛋白大豆、由于连续多年种植大豆、导致几年病虫害的不断发生,本文仅就提高大豆高油、高蛋白质量对发生的几种病虫害进行探讨,供在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32.
 根据胸膜肺炎放线杆菌S4 0 74菌株毒素I的序列 ,设计了 1对引物 ,从本室自己分离的菌株中扩增了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毒素I的结构基因 (apxICA) ,扩增的DNA片段大小为 36 4 0bp(4 6 87~ 832 6bp) ,将其克隆到pMD18 T载体中 ,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后 ,进一步将其插入pET 2 8a中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 ,SDS 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 ,该基因在大肠杆菌BL2 1(DE3 )中获得了表达 ,而且表达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学活性。利用表达的蛋白作为  相似文献   
33.
2005年是两个五年规划交替的重要一年,全国林业系统广大职工在国家林业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经济与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林业政策措施,林业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林业生态建设稳步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布局得到优化,产业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林业对外开放继续扩大,较好地实现了林业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为全面完成“十五”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林业经济总量增长迅速2005年,林业经济总量显著增长。全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8458.74亿元(按现价计算),比2004年增加1566.54亿…  相似文献   
34.
2002年是疾病多发的一年,养殖业集约化的持续发展及各种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出现使疫病的发生呈现复杂化的趋势,疾病的诊断及预防控制更加困难。现总结了我们实验室2002年疾病的检测情况,并对疾病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对于多发病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35.
猪痢疾(Swine dysenteriae,SD),又称血痢、黑痢、粘液出血性下痢,是由猪痢疾短螺旋体(Brachyspira hyodysenteriae,B.h)引起的猪特有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临床症状以消瘦、腹泻、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为特征.病理学特征为卡他性、出血性、纤维素性或坏死性盲肠与结肠炎.国内外兽医界均很重视此病的研究,在我国并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二类传染病.笔者对此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6.
目前,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口蹄疫是影响规模化猪场生产的主要疫病,其免疫、发病情况直接决定了猪场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某万头猪场连续几年生产成绩持续徘徊在较低的水平,全群正品率只有70%左右,特别是保育阶段正品率只有80%.对猪场造成严重影响.发病后猪场病急乱投医,用了很多昂贵的疫苗和药物,效果一直不理想.为了摸清猪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上述四种主要疫病的免疫状况做了一次全面检测分析,厘清了猪场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37.
<正>为摸清海南规模化猪场流行的主要呼吸道及消化道细菌性病原微生物,从2009年到2011年,我们对海南省细菌性疾病多发的规模化猪场所送检的样品,有针对性地对主要病原进行了细菌分离、生化鉴定,并对所有分离到的细菌进行了21种常用药物的药敏试验,以探讨分离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8.
从品种选择、播种时间、培育壮秧、大田移栽、田间管理等方面详细叙述了常规优质水稻种植技术,并对各栽培要素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和规范,总结出一套规范化的西双版纳州常规优质水稻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9.
40.
香榧ISSR-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和引物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基因组DNA为材料,对影响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鄄聚合酶链式反应(ISSR-PCR)的Taq酶用量、Mg2+浓度、模板DNA用量、磷酸碱基脱氧核苷酸(dNTPs)浓度和引物浓度等进行了优化试验。优化后的香榧ISSR-PCR扩增体系为:总容积20 μL,包括30 ng模板DNA,16.67 nkat Taq酶,0.350 μmol·L -1引物,1.625 mmol·L-1 Mg2+,0.250 mmol·L-1 dNTPs,10 × PCR buffer 2 μL。PCR扩增程序:94 ℃变性5.0 min;35个循环:94 ℃变性30 s,退火45 s,退火温度视引物而定,72 ℃延伸1.5 min;最后72 ℃延伸7.0 min,4 ℃保温。在此基础上,从77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34个适合香榧ISSR分析的引物,且通过梯度PCR确定了各自最适的退火温度。研究结果为香榧遗传图谱构建打下了基础。图4表1参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