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1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Y毒株S1基因的RT-PCR扩增与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 IBV S1基因特异性寡聚核苷酸引物,经 RT-PCR技术扩增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Y毒株 S1基因,得到预期的1.7kb片段。并将扩增所得cDNA插入克隆质粒载体pUC19的EcoRⅠ/BamHⅠ酶切位点,在大肠杆菌DH_(5a)中实现目的基因的克隆,获得SY毒株S1基因重组质粒。  相似文献   
182.
一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变异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辽宁省沈阳地区某鸡场发生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剖人变化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例,无菌采集肾脏、肺脏、气管等组织,接种SPF鸡胚,经病毒形态观察、血凝特性试验、动物回归试验证实,我们分离到一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经病毒中和试验及核甘酸序列分析表明。该病毒为一株变异株。  相似文献   
183.
S蛋白与IBV的血凝性有关。冠状病毒根据凝集红细胞的能力分为两大类。一类具有很强的凝血活性,如BCV、MHV、HCV和HEV等,其病毒表面除S蛋白外还存在一种具有受体酶活性的蛋白HE,能从细胞受体Neut、9AC(N-乙酰基-9-0-乙酰基神经氨酸)的-9位碳原子上去掉乙酰基后为S蛋白识别粘附。另一类冠状病毒如IBV、TGEV和FIPV等则不具HE蛋白,因而血凝活性极弱。HE蛋白的结构功能与C型流感病毒中的HEF极为相似,因而推测前一类冠状病毒可能在进化中通过异源重组获得了HE基因。采用粗制的细菌卵磷脂酶C处理可以移去IBV表面通过a-2…  相似文献   
184.
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了未见报道的副结核分枝杆菌(MAP) GDSL脂肪酶家族蛋白MAP_2739。为进一步分析MAP_2739的酶学特性,本实验利用生物信息学网站和软件对MAP_2739保守结构域、二级结构、3D同源建模等分析,进一步确认其属于GDSL脂肪酶家族蛋白。以MAP参考株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map_2739目的基因约891 bp,克隆于表达载体p ET-22b中,构建重组质粒p ET-22b-map_2739,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蛋白复性、Ni-TNA柱亲和层析纯化后,利用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的表达及纯化效果,并通过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获得了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经复性的纯化重组MAP_2739蛋白(rMAP_2739)。利用该蛋白制备兔多克隆抗体,通过ELISA方法检测,多抗血清效价为1:51 200。经差速离心法分离MAP参考株组分,利用该多克隆抗体为一抗,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在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浆均出现35 ku的特异性条带,表明MAP_2739为胞外蛋白。以对硝基苯基酯(p-NPs)...  相似文献   
185.
为了解薰衣草纯露对新疆褐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48头新疆褐牛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为1组(对照组)和2组、3组、4组(饲喂添加0.5%、1.0%、1.5%薰衣草纯露的全混合日粮),预试期7 d,正试期40 d,于正试期第1,40天分别称重,记录每头牛体重并计算平均日增重(ADG);试验第4~10天每天记录投料量和剩余量,计算每头牛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第20,40天尾静脉采血,采用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的部分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3组ADG显著高于1组和4组(P<0.05),各组间ADFI均差异不显著(P>0.05);3组F/G显著低于1组和4组(P<0.05)。第20天时,1组总胆固醇(TC)浓度显著高于2组和3组(P<0.05),极显著高于4组(P<0.01);4组尿素氮(BUN)浓度显著低于另外3组(P<0.05)。第40天时,3组白蛋白(ALB)质量浓度显著高于1组(P<0.05),总蛋白(TP)质量浓度显著高于1组和2组(P<0.05);1组的TC浓度显著高于2组(P<0.05),...  相似文献   
186.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C)、包括结核分枝杆菌(MTB)、牛分枝杆菌(MB)、非洲分枝杆菌、田鼠分枝杆菌等;非结核分枝杆菌(NTM)中禽分枝杆菌(MA)是自然界常见的动物致病菌,包含4个亚种,分别为禽分枝杆菌禽亚种(MAA)、禽分枝杆菌人/猪亚种(MAH)、禽分枝杆菌副结核亚种/副结核分枝杆菌(MAP)和禽分枝杆菌森林土壤亚种(MAS)。为建立MTBC、MAP和MAA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本研究基于MTBC、MAP和MAA的特异性基因devR、F57和IS901分别设计引物及探针,通过优化各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检测3种分枝杆菌的多重Taq 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MTB、MB、MAP、MAA和MAS检测为阳性,对其他畜禽病原菌,包括MAH、13种NTM和7种非分枝杆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特异性较强。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MB、MAP和MAA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检测限均为1.0拷贝/μL,敏感性较高;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批内与批间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2.5%,重复性较好。利用该方法检测体外模拟污染(MB、MAP和MAA菌液浓度分别为1.0...  相似文献   
187.
为评价猪圆环病毒2型-副猪嗜血杆菌二联亚单位疫苗(以下简称二联苗)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将猪圆环病毒2型(PCV2) cap基因克隆至p MAL-c5X载体中,并通过原核系统表达了重组Cap蛋白(rCap)。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原核表达的r Cap与PCV2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表明r Cap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利用本研究室已经纯化并保存的副猪嗜血杆菌(HPS)重组蛋白r Cdt B、r Afua和r OPPA,与r Cap蛋白以及佐剂ISA201VG混合乳化后制成PCV2-HPS二联亚单位疫苗,疫苗中各蛋白(rCdtB、r Afua、r OPPA、r Cap)浓度均为50μg/300μL。将60只6周龄BALB/c小鼠随机均分成免疫组和对照组,采用背部多点注射方式免疫,首免后间隔14 d二免。一免后以及二免后的14 d分别通过颌下采血方法采血,通过间接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结果显示,二免后14 d,免疫组小鼠血清中CdtB、OPPA、Afua抗体水平分别与PBS+ISA201VG对照组和免疫之前比较均极显著提高(P<0.0001...  相似文献   
188.
结核分枝杆菌(MTB) PE/PPE家族蛋白介导MTB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调节宿主炎症反应,有助于其的存活和疾病发展。为研究PE/PPE家族中PE26蛋白的作用,本实验利用PCR扩增pe26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载体p AIN-PE26,转化耻垢分枝杆菌(Ms)构建重组菌p AIN-PE26/Ms,经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p AIN-PE26/Ms正确表达重组PE26蛋白(rPE26)。利用差速离心分离p AIN-PE26/Ms亚细胞组分,经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r PE26定位于p AIN-PE26/Ms细胞壁。通过p AIN-PE26/Ms的菌落形态观察和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p AIN-PE26/Ms菌体表面较p AIN/Ms对照组更粗糙,脊不规则且相对较高,褶皱不明显;p AIN-PE26/Ms生长速度较对照组极显著增加(P<0.001)。利用H37Ra感染巨噬细胞,通过q RT-PCR检测pe26转录水平,结果显示,H37Ra感染巨噬细胞后pe26转录水平极显著增加(P<0.001)。利用p AIN-PE26/Ms感染巨噬细胞,分别通...  相似文献   
189.
为了探究t RNA修饰酶Mnm E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生长特性及致病性的影响,本研究以血清7型APP S8株DNA为模板经PCR分别扩增其Mnm E基因的保守结构域及全长基因,分别构建重组质粒pmnm E及pls88-Mnm E,并经PCR鉴定正确后将重组质粒pmnm E通过接合转移方式导入受体菌S8中,利用氯霉素抗性筛选Mnm E基因缺失株(S8△Mnm E),并经PCR和测序鉴定;将重组质粒pls88-Mnm E电转化至S8△Mnm E感受态细胞中,经卡那抗性筛选Mnm E全长基因回补株(cS8△Mnm E),并经PCR和测序鉴定。将上述两株菌分别在无抗性培养基中传10代每代均经相应PCR鉴定其遗传稳定性。采用q RT-PCR检测Mnm E基因突变对其上下游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突变株S8△Mnm E和回补株cS8△Mnm E均正确构建,且遗传稳定性均较好;q RT-PCR结果显示,S8△Mnm E株Mnm E上下游基因的转录水平均与亲本株无明显差异。通过检测不同时间点的OD600nm值并绘制生长曲线分析上述两种菌与亲本株分别在20种不同氨基酸单独缺失培养基中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