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正>近几年来一种以鸡生长不良、迅速消瘦、整齐度差,剖检病变为:腺胃肿大如乳白色球状、腺胃黏膜溃疡、脱落、肌胃糜烂为主要特征,称为传染性腺胃炎。该病的发生又常常伴发或继发一些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增加了治疗难度。由于本病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常规抗病毒药物只能缓解病情,很难在短时间彻底治愈。  相似文献   
92.
对试验性热应激肉仔鸡的胸腺、法氏囊的超微组织学结构进行了观察,并进行了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表明,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热应激前3d胸腺和法氏囊部分淋巴细胞凋亡,热应激5d后胸腺和法氏囊的淋巴细胞以坏死性变化为主。通过Tunel法检测,发现在热应激前3d,胸腺和法氏囊的细胞凋亡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3.
壳聚糖对奶牛免疫功能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壳聚糖(chitosan)为广泛存在于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外壳及真菌细胞壁中的甲壳素(chitin)脱乙酰化而制得,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生物资源。壳聚糖分子中的氨基可与质子结合,使自身带正电荷,是天然多糖中少见的带正电荷的高分子物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抗感染、抗肿瘤、降血脂、防治高血压、增强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学活性。近年来,人们对壳聚糖的生物学活性成分及免疫药理作用等进行了广泛地研究,  相似文献   
94.
商品蛋鸡成髓细胞瘤、血管瘤型J亚群白血病病理学初报   总被引:21,自引:10,他引:11  
2007年7月,山东某鸡场8 000余只150日龄海兰褐鸡发病,病鸡特征性表现衰竭、消瘦和血管瘤。大体病变:内脏器官肿大,表面及切面可见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结节;血管瘤大小不等、富有弹性,内含大量血液,血液内富含成髓细胞;组织学病变:肝脏、脾脏、骨髓、肠管和胰腺浆膜面有大量的胞质含嗜碱性颗粒的成髓细胞增生,同时在肠管固有层出现明显的肠腺上皮细胞和网状细胞增生,腺胃固有层出现明显的网状细胞增生,血管瘤为典型的海绵状血管瘤,可见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经REV与ALV-J单克隆抗体检测发现,REV抗原阴性,而ALV-J抗原强阳性。在骨髓、肝脏及其它组织内的成髓细胞内、血管瘤海绵状壁层内皮细胞、增生的肠腺上皮细胞、腺胃腺小管上皮细胞、网状细胞内及部分间质内可见强阳性信号。因此,此病为成髓细胞瘤、血管瘤型并伴发多种肿瘤的J亚群白血病,这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95.
2002年9月山东菏泽某猪场饲养的320头95日龄育肥猪发生以高热、呼吸困难、皮肤发绀为主要症状的疾病。1发病情况该批猪开始长势良好,90日龄开始见少数猪呼吸困难,体温升高,5天后大群出现类似症状,开始怀疑为一般细菌感染,用青、链霉素治疗基本无效,治疗过程中共死亡46头,死亡率14.4%,其它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提前淘汰,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临床症状病初体温升高到40.5℃~42℃,稽留不退;精神萎顿,食欲减退,便秘。呼吸困难,为腹式呼吸,有的呈犬坐式。耳后、背部及腋下皮肤呈紫红色,指压不褪色。体表淋巴结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3病理变…  相似文献   
96.
应激是机体对各种异常刺激产生的全身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能引起动物应激反应的各种环境或自身因素统称为应激原。机体出现这种生理反应的目的是动员机体的非特异性防御系统去克服应激原造成的不良影响,以使机体在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仍能保持体内平衡。如果机体缺乏应激反应或应激反应失调,就会在任何超出一般生理调节范围的刺激下,导致机体内环境平衡破坏,产生疾病或导致死亡。但应激反应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也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应激反应不可无,但尽量不能用。专家明确指出,目前就我国农村的猪病而言,无论是传染性疾病还是非传染性疾病不断发生的最大祸根是,无处不在的应激危害因素。该危害不除,养猪风险就无化解之日。文中详尽例举了易诱发应激的种种现象,并进行了专业性深入浅出的剖析,对如何应对应激危害因素提出了可操作性解决对策。希望对广大的养殖企业(户)认清动物疾病的祸源,从源头上化解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97.
实验性热应激对肉仔鸡免疫器官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实验性热应激肉仔鸡的免疫器官的组织学变化、超微组织学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对热应激造成的免疫器官的细胞凋亡及免疫反应能力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热应激可引起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法氏囊的发育分化不良,使法氏囊指数、脾脏指数明显下降,胸腺指数虽有下降,但幅度较小;热应激对免疫器官的组织结构有显著影响,尤其对法氏囊和脾脏的影响更明显,主要表现为实质细胞的萎缩、消失性病变,但无明显的实质细胞崩解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炎性充血等病理变化,并随热应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最后以实质细胞几乎完全消失、间质结缔组织增生而纤维化告终.热应激可显著影响试验鸡血清新城疫病毒抗体滴度,与对照相比,其抗体滴度的峰值低,维持时间短,下降速度快;通过电镜观察和细胞凋亡的原位检测,证实热应激时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有凋亡现象,这种凋亡现象在早期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98.
鸡γ-干扰素在重组杆状病毒中的表达及抗病毒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本研究构建了表达鸡-γ-干扰素(Chicken interferon-γ,ChIFN-γ)的重组杆状病毒rBac-ChIFN-γ。采用鼠抗ChIFN-γ免疫血清作为一抗进行间接免疫荧光(1FA)及间接ELISA检测,表明ChIFN-γ在重组杆状病毒rBac-ChIFN-γ感染的昆虫细胞中获得表达。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重组ChIFN-γ抗病毒活性试验显示,重组杆状病毒表达ChIFN-γ能有效抑制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的复制。而且其抗病毒活性可以被鼠抗ChIFN-γ免疫血清阻断。试验结果表明,重组杆状病毒能良好表达ChIFN-γ,并具有高效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99.
对实验室诊断为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病鸡的淋巴器官进行了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腔上囊、胸腺和脾脏均表现非炎性退行性病变,这种病变是病鸡骆免疫抑制及病原持续感染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0.
1布氏杆菌病1.1临床症状最明显的症状为流产,且流产可发生于任何孕期,但多发于妊娠的头3个月。产下的仔猪多为死胎,流产的前兆症状常见沉郁,阴唇和乳房肿胀,有时阴道流出黏性和脓性分泌液。胎盘不滞留,怀孕后期流产时,所产的仔猪可能有完全健康的,但也有弱仔。流产后可发生子宫炎。公猪主要症状为睾丸炎和附睾炎,睾丸明显肿胀,往往两侧同时发炎。偶见关节炎、淋巴结肿胀。1.2病理变化流产后的子宫黏膜常见有许多针头大到麻子大的小结节,结节的中央有脓液或干酪样物质。胎盘布满出血点,表面有黄色渗出物覆盖。公猪可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