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根据汨罗市1967—2013年雷暴日统计资料、雷电灾害统计及湖南省闪电定位系统资料,应用google mapper和google earth等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并结合汨罗市人口密度特征,选取雷击密度、雷电流幅值、生命易损模数作为汨罗市雷电灾害风险生命易损性评估指标,建立雷电灾害风险生命易损度评估模型,采用4级分区法对上述雷电灾害风险生命易损性评估指标进行分级。将汨罗市29个乡镇按照3个雷电灾害生命易损性评估指标的所属等级获取相应等级值,作为雷电灾害生命易损性评估的评价指数。最后根据适当的权重对评价指数归一化处理,形成汨罗市雷电灾害风险生命易损度区划图。结果表明,高家坊镇、沙溪镇、白塘乡、范家园镇、磊石乡、八景乡为低易损区域,新市镇、白水镇、川山坪镇、黄柏镇、红花乡、李家塅镇、天井乡、智峰乡、古仑乡为极高易损区,长乐镇、大荆镇、城郊乡、黄市乡、新塘乡为高易损区,其余乡镇为中易损区。  相似文献   
12.
珠江广州河段微生物和浮游植物群落与水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至2010年4月对珠江广州段中大码头和鱼珠码头的环境理化因子、可培养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以及浮游植物进行了为期2年的逐月调查。调查期间,2站点总氮平均浓度分别为(7.02±4.18)mg/L和(8.03±5.02)mg/L,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0.47±0.29)mg/L和(0.50±0.27)mg/L;可培养细菌总数丰度为103~105个/mL,大肠菌群及粪大肠菌群丰度均在102~103个/mL范围内;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为(1.50~13.17)×106个/L,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为主要优势类群。浮游植物最高细胞密度出现在秋季,最低出现在夏季。2站点粪大肠菌群丰度超过地表水Ⅴ类标准,有机污染严重。以浮游植物作为评价指标,珠江广州段为富营养化水体,需加大对生活污水的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13.
为预防和减少因气象灾害导致的各种航运交通事故发生。利用洞庭湖区18个气象站1960—2014年雾、风资料,对其时空变化和驱动因子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近55年来大雾日数显著减少,而轻雾日数极显著增加;大风日数、平均风速均极显著减少。大雾日数自北向南增加、马蹄形周围山区向中间滨湖减少;轻雾日数西北部和南部为2个高值中心,低值区从东部到西南部呈舌状分布;大风日数、平均风速分布与大雾的空间分布基本相反。大雾日数西北部—中部—东南部呈“减少—增加—减少”的变化趋势;轻雾日数大部分站显著增加,但增加幅度区域性不明显;各站大风日数均显著性减少,减少幅度高值区位于洞庭湖水体周围,低值区位于南部;平均风速绝大多数站点呈显著减小趋势,减少幅度高值区基本位于洞庭湖水体周围。水体热效应、气候变暖变干、人类活动等是导致雾和风的时空特征及其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4.
信息网络传播权与公益性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论述《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形成过程着笔,分析了《条例》实施后对公益性图书馆的影响,重点探讨了现行法律制度下公益性图书馆信息服务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废水灌溉对芦苇地土壤水文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造纸废水灌溉对黄河三角洲内陆盐碱芦苇地土壤水文特征的影响,通过设置芦苇地不同废水灌溉次数下的随机区组试验,采用田间测量土壤入渗过程和实验室内测定水文物理参数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造纸废水灌溉前后土壤pH值、含盐率及土壤水文物理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废水灌溉后,土壤pH均值降低6.0%;废水灌溉1~2次,土壤含盐率降低11.7%,废水灌溉3~4次后,增壤含盐率增加12.6%。2)废水灌溉后土壤体积质量均值减小6.5%,总孔隙度均值增大18.1%;随着废水灌溉次数的增多,土壤体积质量和总孔隙度分别有减小和增大的趋势。3)Horton模型比较适合描述废水灌溉后芦苇群落的土壤入渗过程,废水灌溉降低了初渗率,但随着废水灌溉次数的增多,稳渗率增加明显。4)废水灌溉增强了土壤贮蓄水分的能力,废水灌溉3次吸持贮水量达到最高(90.15 mm),灌水4次滞留贮水量达到最高(4.51 mm)。与未灌溉相比,废水灌溉具有明显的压碱抑盐、改良土壤水文物理性状、提高土壤入渗和贮水能力的作用,但不同灌溉次数处理间差异性显著。该研究为黄河三角洲内陆盐碱地区芦苇群落在造纸废水灌溉下的适宜灌溉次数和灌溉水量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造纸废水资源的合理化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至2010年4月对珠江广州段中大码头和鱼珠码头的环境理化因子、可培养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以及浮游植物进行了为期2年的逐月调查。调查期间,2站点总氮平均浓度分别为(7.02±4.18)mg/L和(8.03±5.02)mg/L,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0.47±0.29)mg/L和(0.50±0.27)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