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8篇
  23篇
综合类   200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145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水牛"僵筋腿"病,据有关资料认为是膝盖骨上方固定。该病在农村较为常见,少数黄牛时有发生。过去一般按风湿治疗,疗效很差。笔者曾参与手术治疗此病的学习,后来采用此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病情病因1.1发病情况据红河州蒙自、建水、石屏、弥勒、个旧、开远市、县的调查本病的发病率为1~1.6%,绝大部分为水牛发病,黄牛极少发生。患牛年龄在3~  相似文献   
432.
吴卫  周娜  刘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442-6443
[目的]测定钩藤提取物中有效成分钩藤碱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钩藤提取物中钩藤碱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无水甲醇-水(60∶40,V/V)并含10 mmol/L三乙胺,冰醋酸调pH 7.5;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钩藤碱浓度在11.0~11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6.84%,RSD为1.46%。[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钩藤提取物中钩藤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33.
取5000 mL灭菌后的凡纳滨对虾养殖尾水于5000 mL高压灭菌的烧杯中,分为10组,分别为蛋白核小球藻组(C1)、蛋白核小球藻+大型溞组(C2)、衣藻组(C3)、衣藻+大型溞组(C4)、隐藻组(C5)、隐藻+大型溞组(C6)、蛋白核小球藻+衣藻组(C7)、蛋白核小球藻+衣藻+大型溞组(C8)、衣藻+隐藻组(C9)、衣藻+隐藻+大型溞组(C10),每个处理组设3个平行。各藻种原始藻液25 mL,接种初始密度为1×10^( 8) 个/mL,大型溞密度为1个/L。试验烧杯置于25 ℃、3000lx和14L∶10D光暗比的培养箱内常规培养。每间隔3 d的10:00测定溶液的pH、溶解氧、总氮、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总磷和叶绿素a等水质指标,研究不同藻—溞组合系统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净化效果及其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各处理组藻类及大型溞均可正常生长,且藻—溞组合系统具有较好的水质净化调控效果,尤其是蛋白核小球藻+衣藻+大型溞组,至试验结束时其硝态氮、亚硝态氮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2%、77%和99%;混合藻生长速度要低于单一藻培养,其中蛋白核小球藻组和衣藻组微藻的相对生长速率最高,分别为27.7%和26.9%;且蛋白核小球藻最有利于大型溞的生长繁殖,至试验结束时由5个增至88个,其次是衣藻,增至80个,而隐藻最差,仅增至59个。培养初期,大型溞的扰动作用能够促进藻类的生长,随着大型溞数量的增多,大型溞的牧食压力能够阻止藻密度过密,从而能够长久维持有益藻相的稳定。在本试验研究条件下,接种蛋白核小球藻、衣藻以及大型溞最适于养殖水环境调控,维持藻相稳定。  相似文献   
434.
柞蚕全蚕粉对诱导型小鼠糖尿病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义仁  孙影  刘梅  李敏  于长海  张涛  秦利 《蚕业科学》2006,32(2):293-295
饲喂添加不同剂量柞蚕全蚕粉的全价配合饲料4周后,通过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观察柞蚕全蚕粉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脂代谢[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影响。结果表明:添食中、高剂量柞蚕全蚕粉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分别比阳性对照组降低了31.3%、42.5%(p<0.01)。各剂量组TG、TC、LDL-C较阳性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高剂量组LDL-C与阴性对照组无差异(p>0.05);HDL-C较阳性对照组均有升高,中、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柞蚕全蚕粉能够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且调节糖尿病小鼠的脂代谢和降低TG,TC。  相似文献   
435.
禽流感病毒(AIV)严重危害世界养禽业,是举世瞩目的重大人畜共患病原,环境中微量病原是潜在的重要传染源,很难进行监测。为了提高畜禽环境中微量病原的监测效率,样品的必要预处理非常重要。制备了粒径约30~100 nm的Fe_3O_4纳米粒子,并利用戊二醛二步法偶联H9-HA单抗和磁珠,偶联效率约为130 mg/g;200μL免疫磁珠(5.6 mg/m L)可分离纯化100μL血凝价为28的AIV-H9。制备的免疫磁珠可以为纯化和富集畜禽生活环境中的微量病原提供便利,结合其他病原检测手段将有助于提高环境中病原的监测效率。  相似文献   
436.
<正>1套袋梨病虫防治7月份是黄粉虫、康氏粉蚧、梨圆蚧的入袋高峰期,也是梨木虱的危害盛期,应作为虫害的防治重点。喷药可用3%的啶虫脒3000倍液加1.8%的阿维菌素(注意不要使用粘稠状的阿维菌素),加入惠满丰叶面肥600倍液或加入300~500倍磷酸二氢钾,加入1500倍农药增效剂。喷药时避开天气炎热的时间,10:00前、16:00后喷,防治发生肥害。叶部病害的防治,可在上述药中加入代森锰锌800倍液或菌立灭1200倍  相似文献   
437.
438.
正1修剪、拉枝首先把作业道开出1~1.2 m,然后对直立的主枝进行拉枝。北方品种群如早生、蜜桃系列、白桃等,拉枝角度要掌握在80°左右。南方品种群如久保、北京14、雨花露等,主枝要高留,离地面50 cm以上留枝,开张角度在70°左右。为防止结果部位外移,一定要使内膛光照良好,控制好枝头的旺长,可对枝头于秋季去除竞争枝及过旺枝,控其长势,促进内膛枝条生  相似文献   
439.
【目的】土壤盐碱化是制约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盐胁迫影响养分运输和分布,造成植物营养失衡,导致作物发育迟缓,植株矮小,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食生产。在必需营养元素中,氮素是需求量最大的元素,NO-3和NH+4是植物吸收氮素的两种离子形态。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受到不同形态氮素的调控,研究不同形态氮素营养下植物的耐盐机制对提高植物耐盐性及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本文以喜硝植物油菜(Brassica napus L.)和喜铵植物水稻(Oryza sativa L.)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NO-3和NH+4对Na Cl胁迫下油菜及水稻苗期生长状况、对Na+运输和积累的影响,以对照与盐胁迫植株生物量之差与Na+积累量之差的比值,评估Na+对植株的伤害程度。【结果】1)在非盐胁迫条件下,硝态氮营养显著促进油菜和水稻根系的生长;盐胁迫条件下,油菜和水稻生物量均显著受到抑制,Na Cl对供应铵态氮营养植株的抑制更为显著。2)盐胁迫条件下,两种供氮形态下,油菜和水稻植株Na+含量均显著增加,硝态氮营养油菜叶柄Na+显著高于铵态氮营养,叶柄Na+含量/叶片Na+含量大于铵营养油菜,硝态氮营养水稻根系Na+含量显著低于铵营养,地上部则相反。3)铵营养油菜和水稻Na+伤害度显著高于硝营养植株。4)盐胁迫条件下,硝态氮营养油菜地上部和水稻根系K+含量均显著高于铵态氮营养。5)盐胁迫条件下,硝营养油菜和水稻木质部Na+浓度,韧皮部Na+和K+浓度及水稻木质部K+浓度均高于铵营养植株。【结论】与铵营养相比,硝营养油菜和水稻具有更好的耐盐性。硝态氮处理油菜叶柄Na+显著高于铵态氮处理,能够截留Na+向叶片运输。同时,供应硝态氮营养更有利于油菜和水稻吸收K+,有助于维持植物体内离子平衡。盐胁迫下,硝营养油菜和水稻木质部Na+浓度,韧皮部Na+和K+浓度及水稻木质部K+浓度均高于铵营养植株,表明硝态氮营养油菜和水稻木质部-韧皮部对离子有较好的调控能力,是其耐盐性高于铵营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40.
在棉花花铃期膜下滴施不同量尿素,结果表明,追氮处理后棉株根、叶片、叶柄和蕾铃的氮含量比不追氮处理要高,但增高多少与追氮量没有明显关系。棉花总吸氮量随着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花铃期吸氮量占总吸氮量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追氮处理对土壤全氮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对土壤碱解氮的影响比较大。土壤全氮和碱解氮与棉花各器官氮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随着施氮量增加,追施氮肥的利用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