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通过"禄源牌"有机肥在白菜上的田间肥效正规试验,为准确评价"禄源"牌有机肥肥效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2.
旨在研究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后细胞自噬和凋亡情况,进一步分析鉴定PRV感染条件下与Beclin1互作的猪宿主凋亡家族蛋白。利用免疫印迹(WB)方法检测PRV感染细胞的自噬水平;利用流式细胞术探讨凋亡水平;最后利用免疫共沉淀试验分析PRV感染PK-15细胞中Beclin1与Bcl-2和Bcl-xL的结合水平。结果显示,PRV感染导致LC3-Ⅱ的表达明显增多,而P62显著下降,且AKT(S473)磷酸化水平显著减少;其次,PRV感染诱导细胞凋亡且显著上调剪切型Caspase-9/8的表达水平;最后,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PRV感染条件下Beclin1能与Bcl-2和Bcl-xL结合,但结合的水平明显降低。PRV感染诱导的细胞自噬可能依赖于PI3K-Ⅰ/AKT信号通路,PRV感染可能同时激活了线粒体凋亡途经和死亡受体途经从而诱导细胞凋亡,而PRV感染诱导的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可能通过抑制Beclin1和Bcl-2、Bcl-xL结合而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23.
建立一种PCR技术,既能快速检测疱疹病毒1型成员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bovine infectious rhinotracheitisvirus,IBRV),又能区分牛疱疹病毒5型和伪狂犬病毒。根据基因库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gD基因序列,应用primer 5.0软件设计了gD PCR引物,建立PCR方法,反应条件是:94℃预变性5min,94℃1min,58℃1min,72℃1min,30个循环,72℃7min,4℃5min。该方法能从IBRV阳性样本和参考毒株中扩增出372bp的目的片段,而从同属的牛疱疹病毒5型中扩增出440bp和206bp两条目的片段,从同属的伪狂犬病毒中扩增出303bp的目的片段,但不能从非疱疹病毒属成员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中扩增出目的条带。该PCR检测IBRV的灵敏度可达1PFU/mL以上。鉴于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望在牛疱疹病毒感染快速鉴别检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
将含有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毒素Ⅱ基因的质粒pET-ApxⅡ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挑选出表达量最高的克隆子,于37℃经IPTG诱导表达。对表达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包涵体进行了提纯和复性。用复性后的蛋白作抗原,建立了检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抗体的间接ELISA,试验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最佳抗原稀释度为1:160,抗原包被液用Tris-HCl(pH8.0),封闭液用含0.4%BSA的PBST,血清稀释度为1:40,二抗稀释度为1:6000,稀释液用含0.4%BSA的PBST,血清反应时间为30min,二抗反应时间为45min,底物反应时间为20min。与间接血凝(IHA)检测结果比较,建立的ELISA诊断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用建立的间接ELISA对2503份临床送检血清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抗体的阳性率为63%。  相似文献   
25.
用多重PCR鉴别猪伪狂犬病野毒与疫苗毒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基因库中的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各基因的序列,设计了与PRV的gB、gD、gE基因序列互补的3对引物。对样品中的PRVDNA模板进行了多重PCR扩增及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同时得到与设计相符合的3条特异性条带,分别为549bp(gB)、429bp(gD)、366bp(gE)。用这3对引物对三基因缺失疫苗毒的样品DNA模板进行多次多重PCR扩增,均能稳定得到与设计相符合的2条特异性条带。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多重PCR可以检测到106Pg三基因缺失疫苗毒或756PgPRV野毒的核酸模板量。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以正常对照细胞及猪圆环病毒和猪细小病毒DNA为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均无任何条带。  相似文献   
26.
应用PCR方法扩增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a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编码毒素A结构蛋白的完整基因,连接到载体pMD18-T中,经Not和Snab双酶切后连接到用同样酶切的表达载体pPIC9k上,转化GS115酵母感受态细胞,经甲醇诱导表达了分泌到胞外的Apx A蛋白。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的蛋白约为110 000,与预期相符。Dot-blot和ELISA检测结果表明,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为进一步研究Apx A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研制App重组诊断抗原或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以致猪水肿病大肠杆菌鄂E株为模板,通过PCR的方法扩增大肠杆菌菌毛F18主要亚基FedF的全长及去信号肽亚基因FedFs,扩增片段分别为1000、900 bp。将纯化的扩增产物克隆到pMD18-T中,通过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表明,含SacⅠ及HindⅢ酶切位点的基因全长为967 bp,鄂E株FedF基因编码区全长903 bp,编码301个氨基酸,碱基序列同标准株107/86的同源性为100%。与菌毛AF/R1相比,编码的蛋白质没有同源性。利用pGEX-KG分别构建表达载体,SDS-PAGE检测表明FedFc/pGEX-KG无表达带,FedFs/pGEX-KG则有约58 000的特异性表达带;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重组蛋白具有免疫原性。利用重组蛋白GST-FedF免疫新西兰兔所制备的抗血清,能抑制Ee株与刷状缘细胞的粘附。利用表达的蛋白建立了F18的ELISA检测方法,并检测790份临床送检血样,其中536份呈阳性,血清学阳性率为67.8%。结果表明,FedF是猪大肠杆菌病新型疫苗及F18^+E.coli感染鉴别诊断的良好候选抗原,通过本试验建立的ELISA方法揭示国内的F18^+E.coli感染严重,血清学阳性率高达67.8%。  相似文献   
28.
2002年是疾病多发的一年,养殖业集约化的持续发展及各种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出现使疫病的发生呈现复杂化的趋势,疾病的诊断及预防控制更加困难。现总结了我们实验室2002年疾病的检测情况,并对疾病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对于多发病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29.
摘要: 为了区分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猪与糖蛋白E(gE )基因缺失疫苗免疫猪,利用大肠杆菌(Eschirchia coli )BL21(DE3)表达伪狂犬病病毒gE糖蛋白,经纯化、变性、复性等处理后将gE蛋白作为抗原建立了伪狂犬病的gE-ELISA鉴别诊断方法。以该方法检测115份已知背景猪血清,结果表明,该方法诊断特异性为94.5%,诊断敏感性为96.7%。以5块不同批次的包被抗原的酶标板检测5份血清,结果显示阳性血清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对比国外阻断gE-ELISA同时检测临床356份猪血清,两者阳性符合率为87.44%(195/223),总符合率为92.13%(328/356)。以上结果表明该gE-ELISA特异、敏感且重复性好,可用于猪伪狂犬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0.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当前养猪业的主要呼吸系统传染病之一 ,其病原菌是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血清型多。准确区分此病原菌的不同血清型是研制预防有效疫苗的前提。根据 NAD依赖性 ,本菌可以分为生物 I型和生物 II型 ;采用传统的血清学方法 ,本菌又分为 1 5个血清型。各种血清学方法仍是现阶段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开展血清型鉴定的主要手段 ,但不足之处是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反应以及不能对新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分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对不同基因进行扩增 ,根据扩增结果进行血清型鉴定的基因分型方法 ,具有准确和特异的优点 ,并可以克服传统血清学方法的不足 ,已经逐渐成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研究中的新的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