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44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67篇
  37篇
综合类   405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187篇
园艺   89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通过对9个不同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地上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POD活性的研究,揭示晚秋温度变化对上述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9月10日-10月10日,随着温度的降低,3种不同秋眠类型的苜蓿地上部游离脯氨酸含量都呈上升趋势,其中高度秋眠类型苜蓿的变化幅度最大;不同秋眠类型苜蓿地上部可溶性糖变化趋势有所不同,低度和高度秋眠类型苜蓿变化幅度比较剧烈,说明在贮藏类营养物质方面,低度和高度秋眠类型苜蓿更为敏感,二者变化趋势恰好相反,中度秋眠类型苜蓿介于二者之间;不同秋眠类型苜蓿地上部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经历逐步上升的趋势,中度和高度秋眠类型苜蓿POD活性变幅相对于低度秋眠类型大,说明中度和高度秋眠类型苜蓿地上部对于气温的变化更敏感。  相似文献   
142.
依照《农作物种质资源整理技术规程》,结合国家种质牧草中期库和多年生牧草圃在牧草种质资源繁殖更新技术方面取得的丰富经验,并针对存在问题制定“牧草种质资源繁殖更新技术规程”,使得牧草种质资源进行更科学的繁殖更新,为遗传完整且稳定的活种质的保存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3.
[目的]为了研究POUIF1基因第六外显子多态性与产奶量的关系。[方法]以新疆褐牛,中国荷斯坦为研究对象,利用PCR—RFLP对POU1F1基因第六外显子的多态性及其与产奶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褐牛,中国荷斯坦牛的群体在该位点分别检测到2种等位基因A/B,频率分别为:0.4a/0.57,0.aa/0.67,B等位基因是优势等位基因。[结论]在新疆褐牛群体中,BB型个体的产奶量显著高于AA型,在荷斯坦奶牛中BB型比AA,AB型的产奶量高,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4.
低钾胁迫下烟草根系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叶含钾量是评价优质烟叶重要品质指标,大量研究认为钾元素的吸收和积累是由植物基因型所控制,而在烟草转录水平上的低钾胁迫的应答机制方面,尚未见报道.本实验为鉴定烟草低钾胁迫响应基因,应用,cDNA-AFLP技术,对低钾胁迫下烟草NC89根系基因表达进行了mRNA指纹分析,通过240对引物组合的筛选,共得到324个差异表达转录衍生片段.对其中9个TDF进行了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中7个TDF涉及逆境响应,氨基酸的转运与代谢,转录调控及钾吸收,2个TDF为功能未知.  相似文献   
145.
紫花苜蓿生产性能构成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种不同秋眠类型9个不同秋眠级别的苜蓿品种进行生产性能构成因子以及构成因子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植株高度与节间长和再生速度达显著相关(P<0.05);生物量与植株高度和再生速度达显著相关(P<0.05);关于再生速度与植株高度、节间长和生物量的影响程度拟合方程分别如下:Y1=37.165+8.17x1;Y2=2.28+1.13x1;Y=3.03x1.再生速度与植株高度、节间长和地上生物量有着很高的相关性.植株高度是苜蓿产量一个很好的预测指标;决定苜蓿地上生物量的最终决定因子是再生速度,所以苜蓿的再生性是苜蓿高产育种首先考虑的因子.  相似文献   
146.
[目的]获得高表达量的蛋白,为进一步研制单克隆抗体提供较好的免疫原,同时也可为TLR7胞外区该片断蛋白未知区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PCR技术从重组质粒pcDNA3.1/CT-GFP-pTLR7上扩增出编码猪TLR7基因胞外区N端第27—202位氨基酸序列,利用BamHI和HindⅢ酶切位点将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130a中,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后,在不同条件下诱导表达。[结果]经SDS.PAGE分析表明,重组菌表达出约26kD的融合蛋白,并证实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其最佳诱导表达条件是37℃、0.5mm01/LIPTG诱导6h,表达量可接近50%;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间接ELISA检测抗体效价,结果该蛋白免疫BALB/c小鼠效价达10^5.[结论]TLR7胞外区该片断重组蛋白具有很好的抗原性,可以作为单克隆抗体研制的免疫原。  相似文献   
147.
醚菌酯50%干悬浮剂在草莓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明确醚菌酯在草莓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情况。[方法]于2007~2008年,在天津、吉林、南京和昆明,设3 000倍液和2 000倍液2个剂量,对醚菌酯50%干悬浮剂在草莓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进行了试验。[结果]在天津地区,醚菌酯在草莓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6.4 和12.6 d; 在吉林地区,醚菌酯在草莓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8.3和16.2 d;在南京地区,醚菌酯在草莓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2 和8.3 d; 在昆明地区,醚菌酯在草莓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6.3和12.3 d。施药后间隔3、5、7 和14 d的草莓中醚菌酯的残留量均低于1 mg/kg。[结论]醚菌酯50%干悬浮剂在草莓中合理使用的准则为:按3 000倍液在草莓上喷雾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为3 d,最高残留限量推荐值为1 mg/kg。  相似文献   
148.
为了从表观遗传学角度讨论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野生群体和人工选育新品种“黄海1号”不同组织间甲基化水平和多态性差异,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 MSAP)分别对野生群体组中国明对虾和“黄海1号”肌肉、鳃、血液3种组织样品基因组DNA的CCGG甲基化水平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从表观遗传学角度探讨影响中国明对虾生长性状的分子机制.采用30对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PAGE)带型结果显示,野生群体组中国明对虾肌肉、鳃和血液的甲基化比例分别为23.1%,22.3%和19.7%;而“黄海1号”肌肉、鳃和血液的甲基化比例分别为21.4%、19.6%和18.9%.野生群体组中国明对虾和“黄海1号”同一组织间的甲基化水平和甲基化多态性水平不同,肌肉、鳃和血液不同组织间的甲基化水平和甲基化多态性水平亦不同.DNA 甲基化多态性带型分析显示,鳃组织的甲基化水平和多态性水平在野生群体组中国明对虾和“黄海1号”间变化趋势最大,肌肉最稳定.本研究旨为甲基化修饰与中国明对虾生长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9.
1选题理由电缆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传输设备,其电缆终端头搭接质量的好坏是电缆线路能否安全运行的关键,对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2010年7~12月期间,桐庐县供电局一次检修班共完成户内电缆终端头搭接工作152个,其中搭接截面积185~300 mm2电缆终端头100个,  相似文献   
150.
腐植酸专用肥分层异位同播技术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简化农艺措施,降低生产成本,本文通过田间试验法,以腐殖酸玉米专用肥和无机复混肥的实用技术作对比,研究了玉米腐殖酸专用肥分层异位同播施肥技术对玉米全生育期内干物质动态积累、养分动态吸收、产量及经济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内,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各处理玉米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均逐渐增加,直到成熟.在成熟期,与无机复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