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8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为探讨中药健宫散对产后子宫炎奶牛治疗前后血清中部分白细胞介素含量的影响以及研究健宫散的抗炎作用机制,选取年龄、胎次、产奶量相近的荷斯坦奶牛18头,按照B型超声波检查结果分为正常组、治疗组和患病组,每组各6头,治疗组进行口服健宫散处理。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各组奶牛用药前、用药中和用药后1、4、7、11、15、20 d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结果表明,中药健宫散能显著降低产后子宫炎奶牛血清中IL-1、IL-2和IL-8的含量。说明中药健宫散能够调节部分白细胞介素的表达,提高机体免疫抗炎能力,可作为奶牛产后保健药,用于子宫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82.
奶牛乳腺炎(Mastitise),习惯上称为乳房炎.是造成奶牛场经济损失的最主要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83.
肉牛胚胎移植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 2 0 0 0年通过对 13头西门塔尔牛FSH -PG法超排处理 ,超排有效头数 10头 ,获可用胚 7 8枚 /头。探索了在不同营养条件下的移植妊娠率 ,说明注射营养药对妊娠率有著影响 (P <0 0 1)。比较了经产牛与育成牛的移植妊娠率 ,育成牛显著高于经产牛 (P <0 0 1) ,分析了 1次PG与 2次PG注射法对受体牛同期发情的影响 ,表明 2次PG注射法高于 1次注射法 (P <0 0 5 )。对冻胚与鲜胚移植效果进行了比较 ,并对影响移植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从而对大规模的实施牛的ET计划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4.
动物的远缘杂交会产生杂交不育问题,主要表现在胚胎早期死亡、异种生殖细胞不易受精、杂种不育、种间和属间杂交种出现极端不平衡的性别比例.已有学者从组织形态学、生殖生理学、组织化学和染色体遗传学等不同角度进行过研究,多数学者认为远缘杂交染色体及基因结构的变异是导致杂交不育的主要原因.鸡与鹌鹑的杂交是典型的远缘杂交,其不育主要表现在胚胎早期出现大量死亡,在出壳前雌性全部死亡,出壳的全部为雄性但其睾丸不发育而无法正常繁育.本文从胚胎早期死亡的表现、染色体异型配对、胚胎死亡引起的蛋白表达异常、器官分化及相关基因表达异常对胚胎死亡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85.
<正>B超技术是新型技术,具有安全、省时、操作简便、准确率高等优点。我国B超技术在人类医疗方面早就有所应用,但是在动物生产养殖及治疗方面应用甚微,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  相似文献   
86.
本研究是对新疆澳利亚牧业有限公司三牧场群发性蹄病牛进行了调查、诊断和治疗,并且对血清中部分矿物元素Ca、P、Mg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蹄病奶牛血清中Ca、P、Mg含量在正常范围。根据发病经过调查、临床症状、B超诊断,诊断为奶牛蹄趾间皮炎和系冠关节外掌侧皮肤炎性增殖。通过调查和诊断分析表明:该场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其核心是前往奶厅的通道有粪坑,奶牛经过时被挫伤导致此病。  相似文献   
87.
奶牛坏疽性乳房炎是指乳区组织发生坏死继而腐败的病理过程,发病后乳房泌乳能力丧失,因此往往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88.
综合方案治疗奶牛屡配不孕的受胎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屡配不孕是规模化奶牛场较为常见的疾病。本试验通过临床观察、直肠检查和B超诊断将屡配不孕的奶牛分为三组进行治疗,其中两组运用两种不同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常规处理方法组奶牛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综合治疗方案组之间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综合方案处理组总的受胎率与对照组受胎率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综合治疗方案组受胎率分别为42.86%、42.31%,而对照组为27.28%。综合方案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受胎率明显提高,说明用综合治疗方案处理屡配不孕奶牛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诊断致犊牛腹泻冠状病毒。【方法】采集石河子、沙湾、奎屯等10个规模化奶牛场141份腹泻犊牛粪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进行冠状病毒检测,PCR方法进行核酸复检。同时根据GenBank登录的牛冠状病毒 N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Mebus分离株N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到PMD 19-T载体后,将测序正确的基因片段经EcoRI和HindIII双酶切后连接到PET-28a和PET-32a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N和PET-32a-N,进行测序,亚克隆入BL21(DE3)表达载体,用IPTG进行诱导重组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达产物。【结果】所采集141份腹泻犊牛粪便中,用ELISA检测阳性率70.21%;再用RT-PCR检测出阳性率为61.7%同时,克隆了牛冠状病毒N基因,片段大小为1 400 bp,双酶切鉴定目的条带正确,测序结果与标准序列的进行比对同源性达到98.22%,通过SDS-PAGE分析证实表达的重组蛋白PET-28a-N-DE3相对分子质量为54KD;重组蛋白BCV-32a-N-DE3相对分子质量为70KD,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重组蛋白BCV-32a-N-DE3和BCV-28a-N-DE3和可以与牛冠状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犊牛冠状病毒是导致石河子、沙湾、奎屯等10个规模化奶牛场和部分肉牛场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ELISA方法和RT-PCR方法结合应用检测犊牛冠状病毒效果具有参考意义。获得的牛冠状病毒N蛋白具有很好的免疫反应性,为牛冠状病毒诊断试剂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0.
本研究是为了分析规模化奶牛场应用产后繁殖保健和同期方案后对繁殖指标的影响,以便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提高奶牛场的经济效益。收集了南疆阿克苏地区第一师所属5团三个规模化奶牛场1.7万余头次奶牛繁殖数据,包括牛号、圈舍号、发情配种记录、孕检记录、流产记录、治疗记录等,对这些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并用SPSS软件对产犊间隔、不同配种次数怀孕牛头数、产犊到首次配种间隔时间、空怀140d以上难孕牛的分布情况、产后45d以内发情率等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年度间和不同牛场之间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应用产后繁殖保健和同期处理方案后的2017年比2016年多产1 287头犊牛,产犊间隔有了明显的缩短,45~100d的发情配种率提高,为奶牛场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该方案在南疆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