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6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41.
霍尔多巴吉白鹅小鹅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鹅瘟即鹅的细小病毒病(GPV),又称Derzsy's病,是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20日龄雏鹅和雏番鸭,以出血性、纤维素性、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特征.该病传染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严重危害养鹅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42.
进行了微生态活菌制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防治效果的观察试验。试验结果为:微生态活菌制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治疗试验中灌注组效果要优于饲喂组,但灌注组操作不当会引发二次感染。试验结果表明,自制的微生态活菌制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3.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虾青素对大鳞副泥鳅生长和体色的影响。将450尾体重为(3.01±0.10)g的大鳞副泥鳅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饲基础饲料(对照组)以及添加50、100、150、200 mg/kg虾青素的试验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大鳞副泥鳅体平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在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50~200 mg/kg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鳞副泥鳅头、鳍、皮肤及肌肉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在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100~200 mg/kg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鳞副泥鳅的各组织酪氨酸酶(Tyr)含量随虾青素的添加水平提高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当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150~200 mg/kg时,肝脏Tyr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当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50~200 mg/kg时,肌肉和皮肤中Tyr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肠道中各组Tyr含量差异不显著。本试验条件下,在大鳞副泥鳅饲料中添加100~200 mg/kg虾青素可有效促进其生长,改善其体色。  相似文献   
44.
为探讨乌鳢体内嗜水气单胞菌携带情况,本调查以长春市售表观健康乌鳢为研究材料,从其体内分离并鉴定嗜水气单胞菌,并对分离株携带毒力基因情况进行调查,同时选取代表株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共分离嗜水气单胞菌107株,其中56%以上分离株携带3种以上毒力基因,88.79%(95/107)的分离株携带Lux S基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携带毒力基因菌株对小鼠、斑马鱼均有一定致病性,随着菌株携带毒力基因种类的增多,致病力也相应增强。研究结果对研发食用乌鳢的公共卫生安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5.
为研究维氏气单胞菌胞外产物在乌鳢感染中的致病作用以及维氏气单胞菌的致病机理,以乌鳢源维氏气单胞菌WL161为研究对象,提取其胞外产物,采用打孔法测定其胞外产物的酶活性,并对与毒力密切相关的溶血活性进行进一步的溶血谱研究,同时分析其致病性。应用LCMSMS方法对其胞外产物蛋白成分进行鉴定,利用Gene Ontology(GO)对已鉴定蛋白进行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的分类分析。结果表明,WL161菌株具有淀粉酶活性、脂肪酶活性、蛋白酶活性和溶血活性,不具有明胶酶活性;ECP对其他多种动物红细胞均有溶血活性,对鱼类红细胞溶血性较强,但对鸡红细胞无溶血活性。其胞外产物共检测出118种蛋白,共参与40种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几丁质分解代谢过程、DNA结合等;69种分子功能主要涉及ATP结合、金属离子结合、碳水化合物结合等;19种细胞组分主要包括胞外区、细胞质、细胞外膜等。  相似文献   
46.
随着乌鳢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其相关病害也随之增加,防治措施仍在探索中。文章对水产养殖中乌鳢真菌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及一些其他病害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其病因、主要症状、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可为乌鳢病害防治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硬骨鱼具有黏膜表面相关的适应性免疫系统,且适应性免疫应答可发生在硬骨鱼不同的黏膜表面位点,硬骨鱼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 T/Z与多聚体免疫球蛋白受体(p IgR)在黏膜免疫应答中发挥关键作用。文章结合国内外黏膜免疫的研究成果,介绍了鱼类黏膜免疫系统的构成,重点阐述了黏膜适应性免疫机制,为硬骨鱼类黏膜免疫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8.
为分析猪源嗜淀粉乳杆菌L-102(Lactobacillus amylovoms)和约氏乳杆菌L-76(Lactobacillus johnso-nii)的抗逆性和生长特性,为乳酸菌进一步的体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分别对L-102、L-76乳酸杆菌的耐酸碱、耐胆盐、耐胰蛋白酶、黏附性、抑菌性、产酸能力、生长能力及对小鼠致病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 表明:乳酸杆菌L-102和L-76对pH 2~11的酸碱环境具有抵抗能力,可耐受生长介质中含0.1%~0.2%的胆盐和1%的胰蛋白酶;对IPEC-J2细胞有一定的黏附作用;能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L-102和L-76乳酸杆菌的产酸在pH 4.1~4.3;培养4h后进入生长对数期;经50℃和60℃高温作用5~15 min,其活菌数可达到107 CFU/mL;通过腹腔注射和灌胃小鼠发现,小鼠无死亡.表明嗜淀粉乳杆菌L-102和约氏乳杆菌L-76具有潜在的益生菌特性,有望发展成为用于养猪行业的饲用益生乳酸菌.  相似文献   
49.
为了研究五倍子对鳙鱼抗病能力的影响,将600尾鳙鱼(Aristichtys nobilis)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含有0.00%(对照)、0.50%、1.00%、2.00%(m/m)醇提五倍子的饵料,于第15、30、45天采集血样,检测各项免疫学指标,并以嗜水气单胞菌为指示菌进行攻毒试验,观察机体抗病能力。结果发现:(1)第15天,各组溶菌酶(LSZ)浓度依次为0.30、0.32、0.32、0.35μg/mL,其中2.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随着五倍子添加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随之升高,第45天,1.00%、2.00%组浓度达到130、138U/mL,与对照组(115U/mL)相比差异显著(P0.05);(3)第15天,试验组血浆球蛋白(GLB)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第45天1.00%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4)经攻毒试验,1.00%组存活率最高,达46.67%,对照组存活率仅为13.33%(P0.05)。以上试验结果表明,醇提五倍子可提高鳙鱼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且对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具有一定抵抗作用,其在饵料中添加量以0.50%~1.00%为宜。  相似文献   
50.
鱼用疫苗的种类繁多,除传统的死疫苗、活疫苗、多价苗之外,新型疫苗包括合成肽疫苗、DNA疫苗、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疫苗等。一些与鱼用疫苗相关的领域如免疫佐剂、接种方法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本文对以上研究进行了概述,为我国鱼用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