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6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林业   283篇
农学   180篇
基础科学   279篇
  195篇
综合类   1535篇
农作物   197篇
水产渔业   113篇
畜牧兽医   921篇
园艺   207篇
植物保护   14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9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0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日本小麦精选系统中粒径分选机的精选效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日本现行小麦精选系统的精选效果 ,因收获期小麦受雨害的程度而异。针对精选系统中粒径分选机的适用性 ,连续 3年在收获期小麦遭受雨害程度不同的情况下 ,对小麦内部品质与粒径的变化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明确了粒径分选机的适用与否 ,取决于收获期小麦的受雨害程度  相似文献   
162.
[目的]为皖麦50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产量水平下皖麦50群体的分蘖动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皖麦50冬前单株茎数与叶龄的回归方程为Y=0.1531e0.6199x;冬前出叶数与总积温的回归方程为z=1.199 10.0042∑1;冬前单株分蘖数与积温的回归方程为y=0.01531e0.01281∑τ;穗粒数和穗粒重与单株穗数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36.20+1.7546x和y2=1.390+0.0682x;株高与蘖住高度的回归方程为y=87.6054—1.9791x。当B基本苗为170万~220万/hm2,冬前单株分蘖数为5.5~6.5,群体总头数为950万-1050万/h2,单株成穗数为3.8,总穗数为632.91万/hm2时,皖麦50群体协调、高产。当有效穗数为600万一675万/hm2,穗粒数为33~35粒,千粒重为40~42g时,皖麦50的产量在7500kg/hm2以上。[结论]该品种高产稳产且易干蔷培营弹.在.准北抽.区及苦淮南片砉区有宦辑的庸用莆号.  相似文献   
163.
葡萄果皮花青素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提取葡萄果皮中花青素的提取液、提取方法和色谱条件进行比较,采用正交实验设计选择最佳的提取工艺,利用5种花青素峰面积分析夏黑葡萄果皮所含花青素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液为甲醇:水=1:1,磷酸调pH=2.0,提取时超声辅助提取30min,为最佳的工艺提取出夏黑葡萄果皮中花青素的含量,色谱条件为流动相A:水/乙腈/甲酸= 40/50/10(v/v/v),流动相B:水/乙腈/甲酸= 87/3/10(v/v/v),柱温45℃,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520 nm,梯度洗脱条件为:(1)0-15 min,6% A-30% A;(2)15-30 min,30% A-50% A;(3)30-35 min,50% A-60% A;(4)35-40 min,60% A-6% A,呈现的色谱图分离度更好,总体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4.
黄珊珊  陈瑜珍  卢晓君 《种子》2019,(1):133-135
[目的]研究线纹香茶菜(Rabdosia lophanthoides)离体快繁过程,获得相关快繁技术,为优良品种的培育奠定基础。[方法]以线纹香茶菜带茎尖或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彻底消毒,采用MS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激素浓度的BA或不同浓度的MS培养基进行试验。[结果]低浓度(0~1mg/L)的BA,可促进出芽;BA浓度为1mg/L较为适宜,出芽率高达100%,且出芽数量多;BA浓度高于3mg/L时,抑制出芽而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生根培养基选择1/2MS+NAA 0.2mg/L,生根率为90%,且根系较粗壮。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0%。[结论]线纹香茶菜组培前的消毒处理较为关键,通过较彻底地消毒方法可保证无菌苗的获取,从而得到较高的快繁率,构建有效的离体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65.
HACCP作为国际公认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能够有效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为了在生产加工过程对食品质量安全指标进行控制,以黄桃罐头为例阐述了出口俄罗斯的果蔬罐头HACCP体系的建立过程,并通过在生产中设立原料验收、密封和杀菌3个关键控制点,提出关键限值,并进行严格监控,达到预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6.
江西省寻乌县是赣南脐橙、柑橘主产区之一,近年受病虫害影响种植面积大大减少。为改变“一果独大”的现状,寻乌县又发展了猕猴桃、百香果、甜柿等水果。截至2017年,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计划以后每个乡(镇)建设3~5个优质、标准化猕猴桃示范基地,重点发展高中端鲜食猕猴桃品种,选择中华系黄肉猕猴桃“金艳”“金桃”为主栽品种,慎重发展“东红”、“红阳”等中华系红肉猕猴桃品种。  相似文献   
167.
从香蕉基因组数据库和NCBI数据库中检索香蕉GAPDH基因家族的所有成员,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亚细胞定位、进化树分析和保守结构域预测。克隆测序发现,巴西蕉内的GAPDH基因家族成员序列与小果野蕉基因组数据库中提供的序列基本一致,同源性超过98%。转录表达分析表明,GAPDH基因家族成员在巴西蕉不同器官的表达模式多样:MaGAPCP1,MaGAPC6/8/10/11成组成型表达,其余的基因则在各组织器官间成差异型表达,且差异型表达的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中表达模式也不相同,组成型表达的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中表达模式虽相同,但表达量有差异。GAPDH基因家族成员在表达模式上的多样化,可能暗示其功能的多样化,这种多样化可能是在进化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而出现的功能分化或冗余。结果为进一步研究GAPDH基因家族成员在香蕉生长、发育,非生物胁迫,果实后熟等重要生物学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8.
为了探讨低温胁迫对西伯利亚花楸(Sorbus sibirica)、天山花楸(Sorbus tianschanica)与欧洲荚蒾(Viburnum opulus)3个观赏树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设-15(对照)、-20、-25、-30、-35和-40℃等6个低温处理,分别测定了这3个树种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丙二醛(MDA)、相对电导率(REC)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保护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下降,西伯利亚花楸SS含量峰值出现在-40℃处理,出现较晚,抗寒性较强;在-40℃处理中西伯利亚花楸与欧洲荚蒾SP含量分别高于对照11%和27%;3个树种Pro高值均出现在-40℃处理中,其中最高为西伯利亚花楸,为0.016%,其次为欧洲荚蒾(0.013%)和天山花楸(0.010%);天山花楸-40℃处理枝条的MDA含量较高,为0.089μmol·g-1,说明其受低温伤害程度较重;-40℃处理西伯利亚花楸REC最低,其次为天山花楸;在-40℃处理中3个树种SOD、...  相似文献   
169.
闽西北地区杂交水稻制种若干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近几年来闽西北地区水稻制种存在的制种基地点多,面广;制种组合杂,乱,全;抽穗扬花期选择不当。;制种产量处于低较水平;种子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了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合理安排制种基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0.
香蕉是世界主要水果之一,对乙烯非常敏感,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目前,香蕉果实后熟机理还未完全探明,后熟过程中己糖激酶(HXK)与乙烯的关系还不清楚。通过BLAST比对从香蕉基因组数据库中发现HXK基因家族的11个成员,经克隆获得这些基因的序列,并研究HXKs基因在香蕉果实自然后熟过程中的转录表达谱,重点研究乙烯利、甘露糖、NAG和1-MCP对HXKs基因表达、HXK酶活和内源乙烯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香蕉果实后熟过程中HXKs基因呈现差异性表达,乙烯利上调大多数HXKs基因的表达和HXK酶活,1-MCP的作用正好相反,这表明外源乙烯正作用于HXK。另一方面,甘露糖加快内源乙烯生物合成,NAG却推迟内源乙烯生物合成,这说明HXK正作用于内源乙烯生物合成。所以,在香蕉果实后熟过程中乙烯和HXK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这将为进一步阐明香蕉果实后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也将为香蕉果实保鲜新技术的挖掘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