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篇
  7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观察快薇乔在瘢痕切口行剖宫产手术皮内连续缝合的效果。方法将腹部有手术瘢痕需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用快薇乔缝线行皮内连续缝合皮肤切口,对照组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皮肤切口,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切口愈合情况:观察组60例甲级愈合59例、乙级愈合1例,对照组甲级愈合54例、乙级愈合6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2.427,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及开始哺乳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产后42d,观察组产妇术后腹壁遗留瘢痕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53.288,P<0.01)。结论瘢痕切口行剖宫产手术用快薇乔行皮内缝合,切口愈合好,瘢痕小,产妇恢复快,可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新疆引进湖羊的适应情况和养殖现状,本次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44团的万头湖羊繁育养殖示范基地和第六师102团鑫宝牧业抽样跟踪调查了466只与配母羊的一系列情况,包括引进、发情配种、湖羊产羔等繁育情况。结果显示,本地湖羊的难产率为23.37%、繁殖率为182.66%,单羔、双羔、多羔的存活率分别为85.71%、69.77%、44.77%。通过本次调查表明,本地除了与内地环境的差异以外,主要在饲养管理技术方面有待提高,此外希望本次调查数据为新疆引进内地湖羊的养殖繁育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水稻生产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控制重金属污染,需要确立相应的水稻GAP生产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农田重金属污染来源和重金属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并结合GAP在我国农业上的应用和发展,从种植基地的选择与维护、水稻田间生产、水稻采收后的处理、建立追溯和内部自查体系以及生态维护等方面提出水稻GAP生产过程重金属污染控制的具体方法,以期能为水稻的安全、优质生产以及水稻GAP认证规范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丁烯氟虫腈、啶虫脒、杀虫单、烯啶虫胺4种单剂以及丁烯氟虫腈·啶虫脒、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杀虫单·啶虫脒3种复配剂对褐飞虱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药效。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单剂和3种复配剂对褐飞虱的毒力存在较大差异。单剂中以烯啶虫胺的毒力最高,啶虫脒和丁烯氟虫腈次之,杀虫单最低;丁烯氟虫腈·啶虫脒、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复配剂比例均为1∶4时,对褐飞虱毒力增效明显;杀虫单·啶虫脒复配剂比例为1∶5和1∶10时增效显著。田间药效结果表明,3种复配剂对褐飞虱的田间防效均高于70%,高用量时可以达到90%以上。3种复配剂以40%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EC用量最少,防效最高,40%丁烯氟虫腈·啶虫脒EC次之,与对照药剂相比,这两种复配剂均可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而达到同样的防治效果,从而大大减少农药单剂在水稻上的残留量,44%杀虫单·啶虫脒SC用量较大,但从剂型的安全性和用药成本考虑,也是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使用不当的现象普遍存在,易导致残留超标等风险。本研究利用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通过采集、清洗农药登记信息,挖掘风险指标数据,构建了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农药使用风险智能预警模型,以期降低农药使用风险,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该模型可集成到农业生产管理系统和监管系统中,供农户和监管部门使用。当农户录入农事操作信息时,模型可根据用药记录智能识别出超范围、超剂量、超频次等不当用药操作和违反安全间隔期的采收操作,给出预警提示,将安全保障的窗口前移,从而实现产中实时预警、产后自动研判,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为监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国种植业生产过程农业标准体系进行了全面梳理与分析,涉及种苗繁育、种植过程、肥水管理、有害生物防治、收获等环节,并提出了我国种植业生产过程标准体系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现年68岁的黑龙江省长水河农场退休党员吴海林,在转入农场老干部党支部后,自愿担当起了该党支部副书记职务,并为支部内现有的68名离退休党员乐此不疲地奉献着、服务着。  相似文献   
18.
为了从9种配方有机肥中筛选出高效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专业有机肥,对油茶进行大田肥效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并进行施肥试验实施,最后测定林地土壤养分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不同配方有机肥的施用对深层土壤养分指标影响差异显著,对浅层土壤养分影响不显著;全氮含量相对较高为处理5和处理6,最低为处理3,水解氮含量较高处理为处理7和处理8,较低为处理1和处理4;土层中全磷含量较高处理为处理8,较低为处理2和7,速效磷含量较高处理为处理6,较低为处理2;土壤中全钾含量较高为处理3和4,较低为处理2,速效钾含量相对较高为处理9和4;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处理为处理6,处理8较低,有机质含量与速效磷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为稻米Cd污染阻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土壤调控剂T1(纳米活性炭+硅钾钙镁肥)、T2(火山石+钙镁磷肥)和Si(叶面硅肥)单一及组合共5种不同调控措施(T1、T2、Si、T1+Si、T2+Si)对云南个旧矿区稻田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及对稻米镉累积的影响。【结果】土壤调控措施均能提高土壤pH,T2处理调控效果最好,较对照提高0.80个单位;调控剂处理后,土壤酸可提取态Cd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残渣态有不同程度的增加,T1+Si处理对土壤酸可提取态调控效果最好,较对照降低了31.6%。经调控措施处理后水稻产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组合调控处理的增产效果优于单一调控措施,T1+Si、T2+Si组合处理较对照分别增加27.2%、29.7%。不同处理水稻根系Cd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茎叶中Cd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糙米中Cd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符合国家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GB 2762-2012),其中T1+Si处理糙米中Cd含量较对照降低45.3%。【结论】采用纳米活性炭+硅钾钙镁肥基施以及在水稻灌浆期和抽穗期分别喷施叶面硅肥不仅可以有效修复个旧矿区镉污染土壤,而且可以明显降低糙米中镉的含量,提高矿区稻米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20.
水稻专用缓控肥应用效果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水稻专用缓控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特进行了水稻专用缓控肥和普通专用肥的肥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肥料相比,缓控肥的肥力释放缓慢,施用缓控肥后水稻生长后期不需再施肥,可减少施肥2次;施用缓控肥不仅有利于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减少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还可增加水稻上部三叶的总面积和籽粒的结实率及千粒重;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每667 m2施用水稻专用缓控肥75 kg+46%尿素11 kg的水稻产量为最高,以每667 m2施用水稻专用缓控肥55.8 kg+46%尿素11 kg的水稻投产为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