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3篇
综合类   38篇
畜牧兽医   17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中国野桑蚕和家蚕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11个地区的野桑蚕(Bombyx mandrina)和25个代表性家蚕(Bombyx mori)品种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野桑蚕与家蚕的DNA多态分析及其聚类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家蚕起源于中国野桑蚕。同时结合有关文献,作者提出了家蚕起源进化的新观点:家蚕可能是由多种生态类型(包括一化、二化、多化)混杂的野桑蚕驯化而来,其驯化之初就已拥有一化、二化、多化的遗传背景,其后几千年的人工饲养、选择才分离演化成为不同系统化性的家蚕品种。  相似文献   
72.
自家蚕P^s,Ze,L三重组合斑纹Z100中,发现体节畸形的自然突变体,其蚕体1处或2 ̄3处因体节纵向愈合而在背面形成程度不一的瘤状突起和愈合痕。其中,以腹后部8 ̄10体节愈合畸形为主,伴生部分前部腹节及胸部畸形。在胚胎发育中,已1 ̄已4期形成一定比例的畸形胚子,但不具致死性。畸形突出的幼虫活动力稍差,对交尾有一定的影响。体节畸形性状能稳定遗传对正常型为隐性,受常染色体基因支配;该基因的外显率很近  相似文献   
73.
家蚕基因库突变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经过十几年的研究 ,整理了包括最早于 2 0世纪 4 0年代 ,尤其是 80年代后期以来收集、引进、创造的家蚕各种突变基因、染色体变异系统及特色遗传材料 10 0 0余份 ,通过对其进行形态、生理、生化性状的鉴定和遗传分析 ,构建和完善的保存系统有 6 0 0余个家蚕基因的资源库 ,保存的家蚕突变基因种类覆盖国际现存家蚕突变基因的 90 %以上。其中珍稀突变基因达 10 0多个 ,首次发现的突变基因 6 0余个。通过对突变系统进行杂交分析 ,连锁检索和三点测验定位 ,构建了完善的家蚕连锁检索标记体系 ,含全部 2 8个连锁群的标志基因有 2 30个 ;构建了各连锁群的基因定位系统 (隐性基因合成系 ) ;发现了基因互补突变卵色和第三型母性遗传卵色 ,发现了白色卵突变基因上位作用的普遍性。育成了以形态突变基因为标记的、相互独立的近等基因系 2 8个。开发了高饲料效率、性别标记、天然有色茧丝、抗病性、广食性、可控制单性别孵化等一系列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有用突变基因育种新素材。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家蚕基因资源持续保存的方法和管理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4.
家蚕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家蚕(Bombyx mori)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为15664bp,AT含量较高,为81.3%,包括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 一段498bp的A+T富集区域。与其它10种节肢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相比,家蚕与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在核苷酸组成,编码偏好性,以及氨基酸组成上较相近,只是在基因排列上,tRNA^Met的位置发生了重排,在家蚕线粒体基因组中,tRNA^Met位于A+T富集区与tRNA^Ile之间,而在果蝇中,其位于tRNA^Tln与ND2基因之间。  相似文献   
75.
在家蚕(Bombyx mori L.)进入五龄时,添食氚标记睾丸酮(H-TP),用显微放射自显影技术调查其在体内的分布与积累及雌雄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添食后3小时,中肠、后肠的细胞结构和血液中有大量的~3H-TP 分布,脂肪体只有少量~3H-TP 的印迹,马氏管、雌雄性器官和中、后部丝腺等几乎没有~3H~TP 的踪迹。添食后72小时,中肠、后肠和血液里~3H-TP 的分布量急速减少,脂肪体和中、后部丝腺已能观察到少量的~3H-TP,马氏管的管壁细胞、睾丸的生精囊、精原细胞和卵巢的卵巢管、受精囊里均有较多量的~3H-TP 分布。添食后144小时,血液和后肠中~3H-TP 分布量呈继续减弱趋势,而中肠几乎不见其痕迹。脂肪体和中、后部丝腺里~3H-TP 的放射活性与五龄中期相比,无显著变化,基本处于动态平衡中;在马氏管和雌雄性器官中,~3H-TP 的积累量仍然是有增无减。~3H-TP 在蚕体内的分布和积累,除睾丸明显多于卵巢外,其他各组织器官雌雄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6.
丝氨酸蛋白酶参与昆虫对抗入侵病原体及保护受伤组织的黑化反应。为了探讨家蚕黑化反应过程中丝氨酸蛋白酶在酚氧化酶原前体级联体系的作用,克隆了家蚕的一个新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命名为BmHP21(GenBank登录号:JF431073)。该基因由1 233个核苷酸组成,编码410个氨基酸。通过SMART网站预测蛋白结构显示BmHP21包括一个clip结构域和一个胰蛋白酶结构域。BmHP21蛋白和烟草天蛾Ms-HP21的氨基酸序列有55%的相似性,推测BmHP21在家蚕黑化反应中起着激活酚氧化酶原前体激酶(PPAE)的作用。RT-PCR检测结果表明,BmHP21在家蚕大部分组织包括脂肪体中都有表达,其mRNA转录几乎贯穿于整个家蚕的幼虫、蛹和成虫发育阶段,推测BmHP21除了参与黑化反应外,还有其它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77.
家蚕减数分裂,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然自发生学立场者居多。著者自遗传学角度,系统研究了减数分裂的雌雄差异,兹将结果报告于下: 材料及方法供试材料是781×(782×734),参照今井(1980),蒋同庆、郝瑜(1987)方法进行染色体制片,经尿素处理后Giemsa染色。  相似文献   
78.
氮离子束注入家蚕卵的生化效应及其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艳  徐厚  赵正龙  鲁成  向仲怀 《蚕业科学》2001,27(3):227-232
采用PAGE和RAPD技术分析不同剂量N+ 注入家蚕卵的诱变效应 ,结果表明幼虫血液蛋白的活性和结构均发生明显变化 ,酯酶同工酶A区谱带有主带加宽、副带增多等活性上升的倾向。丰富的DNA多态性揭示了N+ 注入产生的诱发变异以中、低剂量N+ 引起的变异更明显。从表型效应和不同性别DNA多态性比例可以看出 ,氮离子束对雄蚕的诱变效果好于雌蚕  相似文献   
79.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第2肾形卵的卵壳表面及断面构造,发现表面精孔异常,后极部,中央部表面及侧面部的卵纹构造均有特异;后极断面特厚,r侧厚度也异常等特异构造,笔者认为:这些异常是卵泡细胞分泌机制异常所致;第2肾形卵基因的作用机制与ki肾形卵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80.
我国蚕业科学基础学科近期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蚕丝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发明,蚕丝业在我国是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传统产业。从古至今,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均占有重要地位。蚕丝生产遍及世界5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长期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蚕业科学形成了具有产业特色的、完整的学科体系,对蚕丝业以至整个生命科学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