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0篇
  34篇
综合类   3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金华市农民培训工作具有一定的特色,但也还存在宣传力度不够、基地建设缺乏示范性、培训内容单一、培训经费来源单一等问题。今后应摸清"城里农民"和"乡下农民"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培训内容,加强基础素质教育;借助智能手机尝试远程教育;建好4个农民信息平台;完善培训基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2.
母猪情期启动营养调控分子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猪生产中后备母猪年更新率高达40%~50%,哺乳母猪断奶后情期启动失败被淘汰比例占30%~40%,50%的母猪终身仅提供30~40头断奶仔猪就被淘汰,给养猪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大量研究表明,下丘脑Kisspeptin信号系统在调控雌性动物情期启动和卵泡发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猪的情期启动只有在营养充足、机体处于合成代谢时才能发生和维持.营养是推动后备母猪由生长向繁殖转换,或断奶母猪由泌乳向繁殖转换的物质基础.本文提出了营养调控母猪情期启动的几种理论假设,综述了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D3和部分矿物元素对机体代谢和下丘脑Kisspeptin信号的影响及其在调控母猪情期启动方面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33.
以三峡库区紫色土旱坡地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春季农田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及坡位对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属干旱年份,3个小区土壤水分都表现出近似双"S"型曲线的变化趋势,土壤水分的时间变异性与同期降水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雨量及雨强的增大易形成坡面不饱和径流,不利于降水向坡地土壤水分的转化,以0~40cm土壤平均贮水量以横坡耕作小区最大,其保水能力和蓄水能力优于顺坡耕作;对照地小区和横坡耕作小区随土壤深度增加其含水量变化程度越小,顺坡耕作小区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小区不同土深土壤平均含水量都呈现上坡<中坡<下坡的变化规律,以顺坡耕作小区的增幅最大.  相似文献   
34.
高分子激肽原的第5结构域在抑制细胞粘附和浸润、抑制内皮细胞增生、诱导细胞凋亡、参与炎症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反应机制可能与高分子激肽原在激肽释放酶的作用下释放缓激肽后,增加其轻链的第5区的暴露面积、增加第5区与内皮细胞的接触机会有关.研究高分子激肽原第5区的作用,有助于预防恶性肿瘤的增长和转移、炎症效应的调节和控制,并为临床上生物治疗的应用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5.
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紫色土入渗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三峡库区4种土地利用类型下紫色土入渗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林混作型耕地与传统农耕地相比,砂粒含量增加21.37%,粉粒含量和粘粒含量分别减少11.63%和4.14%,其土壤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是4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最高的,分别为45.80%和8.96%;4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速率随时间变化呈幂函数关系,土壤稳定入渗率差异明显,表现为竹林地(55.89 mm/h)>农林混作型耕地(5.91 mm/h)>园地(2.71 mm/h)>传统农耕地(1.87 mm/h);农林混作型耕地达到稳渗时间比传统农耕地长70 min,稳定入渗率是传统农耕地的3.16倍,能够延缓地表径流产生,增加土壤水分入渗,可以在三峡库区范围内推广;紫色土入渗能力与砂粒含量、总孔隙度及非毛管孔隙度呈正相关关系,与粘粒含量、容重、初始含水量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河南省地方猪种资源现状、杂交利用及保种措施进行调查,发现河南省地方猪种资源现状、杂交利用及保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遵循保种原则的情况下,从建立和完善保种体系、加强本品种选育、培育新品种(系)等保种措施以及策略,为河南省地方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马尾松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变化及抗蚀性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以退耕黄壤坡地为对照,对18年生黄壤马尾松林地土壤主要物理性质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林地土壤抗蚀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地演变为具有复层结构的针阔混交林后,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和粉粒含量有所提高,土壤表层粘粒含量和不同层次的砂粒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减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土壤自然含水量、饱和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增大,林地土壤持水性和透水性得到了提高,土壤结构得到显著改善;林地土壤干筛团聚体以5~2mm大团聚体为主,湿筛团聚体则以1~0.5mm细团聚体为主,且在0~20cm,20~40cm,40~60cm的土壤剖面中均高于对照地。马尾松林地微团聚体变化的总趋势是〉0.01mm的粗粉沙粒级的大团聚体减少,而〈0.01mm的微团聚体含量增加,尤其是0.005~0.001mm的细粉沙粒级;马尾松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也综合反映在抗蚀性能方面,在0~20cm,20~40cm,40~60cm三个土壤剖面层次其抗蚀性均高于对照地,表现了良好的水土保持效应。  相似文献   
38.
为揭示排土场土体裂缝区植物根系和抗剪强度分布特征,采用根钻法、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和直剪仪研究了0—60 cm土层植物根系、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个样地根系特征参数不同,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根密度和根重密度为88.81~303.03个/103cm3,0.15~2.69 mg/cm3。根系以径级d≤0.1 mm和0.1 mm相似文献   
39.
点火定时对缸内直喷汽油机燃烧及颗粒物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燃烧分析仪和DMS500型快速颗粒取样分析仪,在一台缸内直喷汽油机上进行了点火定时对燃烧过程和颗粒物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点火定时的不断延迟,火焰发展期逐渐缩短,快速燃烧期逐渐增大,缸内压力峰值逐渐下降,瞬时放热率峰值和缸内最高燃烧温度均逐渐降低且后移,放热过程迟缓,膨胀行程缸内温度逐渐升高.缸内直喷汽油机排气颗粒物排放呈包括核态和积聚态颗粒物的双峰分布;随点火定时的推迟,核态和积聚态颗粒物峰值数密度均逐渐降低,颗粒物总数量浓度逐渐降低,积聚态颗粒物峰值粒径逐渐减小,而核态颗粒物峰值粒径受点火定时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0.
为探讨 BMP7基因遗传变异对杜洛克猪、豫南黑猪繁殖性状的影响。采用PCR RFLP方法检测猪 BMP7基因在杜洛克猪和豫南黑猪中的多态性分布,并分析位点基因型与猪繁殖性能的关联。检测结果表明,杜洛克猪和豫南黑猪群体 BMP7外显子2上T98C和T143C均由碱基T突变为C,属同义突变。多态位点均以A 为优势等位基因,T98C位点AA基因型占总基因型的50.5%,优于AB基因型(38.1%)与BB基因型(11.4%)(呈AA>AB>BB趋势)。该位点AA型个体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出生窝质量、21日龄窝质量显著高于AB型(P<0.05);T143C位点AA基因型占总基因型的38.8%,优于AB基因型(38.0%)与BB基因型(23.1%)(呈AA>AB>BB趋势)。该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质量在不同基因型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说明, BMP7基因多态位点与母猪繁殖性能显著相关,可以用于猪分子遗传育种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