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六合区中农油6号杂交油菜种植技术探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总结了中农油6号杂交油菜在六合区的种植表现,介绍了中农油6号杂交油菜的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中农油6号在六合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麦田杂草是影响小麦生产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调查,南京市六合区小麦田杂草有15科22种,其中相对多度大于10%的杂草有日本看麦娘、猪殃殃、菵草、野老鹤草、蛇床、看麦娘、牛繁缕、大巢菜等8种,其中日本看麦娘、猪殃殃和菵草的相对多度大于40%,是全区小麦田杂草的优势种群。文中针对麦田杂草发生危害的现状,提出了农业措施与化学措施相结合的综防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跟踪研究了12头2~3月龄荷斯坦犊牛应用促卵泡素诱导大量卵泡发育并手术活体采卵后,其成年后的繁殖性能表现,并设为试验组;同时与对照组12头未处理犊牛成年后的繁殖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超排活体采卵的犊牛育成后,其首次发情排卵时间为395±12d,一次情期受胎率为58.33%,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卵巢体积明显大于对照组。该结果说明犊牛超排活体采卵对其成年后的繁殖性能没有影响,但其卵巢体积明显大于未处理牛。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20头转基因母牛与20头普通母牛超数排卵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在20头超排转基因奶牛中,16头有超排反应,4头无超排反应,超排成功率为80%(16/20),平均获胚/卵总数为6.15±4.43枚,可用胚数为3.94±2.62枚,未受精卵数为1.50±2.19枚,退化胚胎数为0.69±0.78枚;20头对照组普通奶牛中,17头有超排反应,3头无超排反应,超排成功率为85%(17/20),平均获胚/卵总数为8.65±5.70枚,可用胚数为4.18±3.11枚,未受精卵数为1.47±1.12枚,退化胚胎数为3.00±4.24枚。统计分析表明,转基因奶牛的获胚/卵总数、可用胚数、未受精卵数与普通奶牛均无显著差异(P>0.05),转基因奶牛的退化胚胎数显著低于普通奶牛(P<0.05)。本试验结果说明转入改变乳成分的外源基因不影响奶牛的超数排卵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开展奶牛群体高乳房炎抗性功能基因的筛选与验证,通过分析SNP位点多态性及其与体细胞数和产奶性状的相关性,探讨其对乳房炎的抗病情况。本研究对北京地区568头中国荷斯坦牛DCK、HIST1H2BK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对3个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与体细胞数、产奶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DCK基因的SNP位点6:g.86337334 A>G与体细胞数极显著相关(P<0.01),SNP位点6:g.86322040 C>T [rs43472176]与体细胞数也呈现极显著相关(P<0.01);HIST1H2BK基因的SNP位点23:g.31354269 T>G[rs41654340],与体细胞数呈显著关联(P<0.05),与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呈极显著关联(P<0.01)。本研究结果表明DCK、HIST1H2BK基因位点与体细胞数性状显著相关,其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影响奶牛的乳脂率或乳蛋白率性状。本研究为荷斯坦牛后续的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述了利用流式细胞仪生产牛性控冻精的技术要点,主要从鲜精处理、荧光染料涂色、精子分离、精液稀释等几大方面介绍了其中的操作关键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奶牛性控精子膜蛋白双向电泳平台的建立和优化以及性控X、Y精子膜蛋白表达的差异性分析。分别对性控X精子、Y精子提取膜蛋白并进行双向电泳,用ImageMaster7.0软件对本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发现一张图谱上大约有600左右的蛋白点,其中差异蛋白点32个,在差异蛋白点中,上调蛋白19个,下调蛋白13个。说明基于双向电泳的蛋白质组学可以用于性控精子的研究,发生改变的这些差异蛋白可能在性别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脊椎畸形综合征(Complex Vertebral Malformation,CVM)是由常染色体上SLC35A3基因单碱基突变(G→T)引起的隐性遗传疾病,该基因隐性纯合(CV/CV)时奶牛致死,但CVM携带者表现正常,所以CVM携带者公牛可以通过人工授精技术传播CVM缺陷基因。本研究利用PCR-SSCP方法对北京地区242头公牛样品和403头母牛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样本中,荷斯坦种公牛和母牛CVM携带率分别为8.82%和5.71%,CVM基因频率分别为4.41%和2.85%。通过系谱追踪发现,CVM遗传缺陷的共同祖先是美国名牛"Penstate Ivanhoe Star"(USA.1441440,CV)。通过剔除CVM携带者公牛可以有效地控制CVM遗传缺陷的传播,但是,我国许多CVM携带者公牛冻精依然在商业化使用,所以有效地监控CVM携带者在奶牛群中的状况对CVM防控计划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旨在开展奶牛群体高乳成分功能基因的验证与筛选,利用微流控芯片自主选育技术分析北京地区母牛群体高乳蛋白、高乳脂基因频率,同时分析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奶性状的相关性。本研究对北京地区8个大型奶牛场1 596头中国荷斯坦奶牛RPL23A、ACACB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所有个体均为3胎以内的泌乳牛,收集每头牛所有测定日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等数据,同时对3个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与产奶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RPL23A基因的SNP位点g.20146771G>A,在第一泌乳期,与产奶量、乳脂量、乳脂率和乳蛋白量均达到极显著关联(P<0.01),第二泌乳期,g.20146771G>A与5个产奶性状均呈极显著关联(P<0.01)。ACACB基因的SNP位点g.63962768C>T,在第一泌乳期,与产奶量、乳脂量、乳脂率和乳蛋白量均呈极显著关联(P<0.01),在第二泌乳期,与产奶量、乳脂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呈极显著关联(P<0.01)。结果表明,RPL23A、ACACB基因可以作为影响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性状的候选基因用于标记辅助选择,以上基因位点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影响奶牛的乳脂或乳蛋白性状,对产奶性状起到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为荷斯坦奶牛后续的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半胱胺(Cysteamine)是一种重要的巯基物,在体外培养体系中添加半胱胺能够增强谷胱甘肽(GSH)的合成和胚胎发育能力。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浓度半胱胺处理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早期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液中添加100μM的半胱胺,其囊胚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但是,与同时在成熟液和发育液中都添加100μM的半胱胺组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也表明,在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半胱胺会提高牛卵母细胞的囊胚发育率,而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这种作用将达到饱和,其最佳作用浓度为100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