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4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家禽生产国和消费国,通过改进饲料加工工艺来提高饲料利用率对蛋鸡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试验研究饲料粒度调控以及饲料粒度对蛋鸡生产性能影响。试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只鸡,对照组所用饲料为锤片粉碎机工艺生产,试验组所用饲料为改进后的对辊粉碎机工艺生产,两组日粮配方相同。结果表明:(1)试验组粉碎玉米粒度在7~18目的比例平均达到(61.22±2.44)%,且粒度符合理想粒度的要求,对照组的玉米粒度在7~18目的比例平均为(30.67±1.30)%,两种不同工艺对比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制备得到的蛋鸡料适宜粒度(7~18目)比例达到(55.57±1.26)%,粒度分布符合理想粒度的要求,对照组的蛋鸡料适宜粒度比例为(39.03±1.36)%,差异极显著(P0.01);(2)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提高了蛋鸡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采食量,极显著降低料蛋比和不合格蛋率(P0.01)。使用改进的对辊粉碎机生产的饲料粒度达到了蛋鸡理想粒度,并且提高了蛋鸡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2.
<正>牛磺酸(taurine)是一种β含硫非蛋白氨基酸,因1827年首次从牛胆汁中分离出来而得名。1850年,其化学结构得以确定。1975年,Hayes等报道幼猫采食牛磺酸含量不足的食物可导致视力功能下降,甚至失明,牛磺酸的营养作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牛磺酸(2-氨基乙磺酸)是一种在多种细胞类型中高富集存在的β-氨基酸,广泛分布于体内,例如中枢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3.
探讨阿特拉津对大鼠抗氧化功能及肝脏组织学变化的影响,为阐明阿特拉津等环境激素损害动物机体的机理提供依据.选取雄性大鼠[(200±10)g]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正常饲喂,阿特拉津高、中、低3个剂量组,分别按照阿特拉津LD50值(1,780mg·kg-1)的1/8,1/16和1/32倍腹腔注射给药,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半定量RT-PCR技术等,检测大鼠血清抗氧化酶水平及肝脏金属硫蛋白-Ⅰ(metallothionein-Ⅰ,MT-Ⅰ)mRNA表达量的变化,并观察肝脏的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阿特拉津作用下,肝脏出现脂肪性病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3个剂量组均显著增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上升19.83%、1l.47%和8.81%;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两次给药后,各组均较一次给药后显著增加(p<0.05),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升高185.04%、26.4%和1.95%.在阿特拉津作用下,肝脏中MT-Ⅰ mRNA表达量,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一次给药后,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比对照组增加113.26%、163.98%和219.74%;二次给药后,分别增加146.03%、260.99%和247.81%,各剂量组二次给药后均显著高于一次给药后,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增加31.27%、55.61%和23.78%.  相似文献   
14.
牛磺酸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酒石酸锑钾诱导小鼠扭体反应,观察牛磺酸的镇痛效果;牛磺酸和纳络酮合用,探讨牛磺酸镇痛作用与阿片肽受体的关系;测定血清和腹腔液中PGE2、脑组织中NO含量,探讨牛磺酸镇痛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应用牛磺酸后,小鼠扭体次数明显减少,牛磺酸和纳络酮合用较单独使用牛磺酸小鼠扭体次数显著增加,牛磺酸可显著降低小鼠腹腔液和血清中PGE2、脑组织中NO的含量。表明牛磺酸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其镇痛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体内前列腺素和NO的生成;另外,牛磺酸的镇痛作用可能与中枢阿片受体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牛磺酸的增智机理,用Morris迷宫学习记忆模型,对大鼠补充或抑制牛磺酸的吸收影响海马、前额叶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及海马CA3区光辉层和前额叶锥体细胞层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作了比较。结果发现,补充牛磺酸在功能上可以提高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在成分上可以降低海马、前额叶中AchE的活性、提高海马、前额叶中NOS的活性;在结构上可以使线粒体的嵴增长、排列紧密。因此,牛磺酸可能通过影响胆碱能系统的作用、增加第二信使的含量及改善大脑超微结构,起到增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检测补充不同水平牛磺酸和β-丙氨酸(牛磺酸转运抑制剂)大鼠的血压和血液中血浆肾素活性(PRA)、肾上腺髓质素(ADM)、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的含量,探讨牛磺酸对高血压发生的预防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补充牛磺酸可使血液中TNF-α的含量和PRA活性分别降低了23.4%(p<0.05)和30.8%(p<0.05),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血中ADM、IGF-I的含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18.
刘明宇  吕秋凤 《兽医导刊》2016,(16):212-212
抗氧化剂即为防止或延缓饲料中某些活性成分发生氧化变质而添加于饲料中的制剂。主要用于含有高脂肪的饲料,以防止脂肪氧化酸败变质,也常用于含维生素的预混料中,以防维生素的氧化失效。试验将1d AA+肉鸡共900羽,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试验期42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不同水平抗氧化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状的影响,以期为将来在家禽生产养殖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抗氧化剂最高可提高肉鸡日增重6.70%、能降低肌胃差异达8.01%。  相似文献   
19.
通过检测不同周龄大鼠血液中血管紧张素Ⅱ (ATⅡ) 含量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 活性变化和测定补充不同水平牛磺酸和 β- 丙氨酸 (牛磺酸转运抑制剂) 大鼠 ATⅡ含量和 ACE 活性变 化及与影响高血压发生的相关因素血清中总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LDL) 的含量,探讨牛磺酸对高血压发生的预防作用。试验结果证明,补充牛磺酸可使血液中 ATⅡ含量、ACE 活性降低 (P<0.05) 的同时,血液中 TC、TG、LDL 的含量也不同程度的降低 (P<0.05)。  相似文献   
20.
牛磺酸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牛磺酸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效应的营养物质,它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受到人们密切关注,成为当今研究的一道亮点,作者概述了牛磺酸的分布、性质,代谢,生理功能以及在生产中应用效果,并指出了今后尚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