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10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9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制备血清3型蓝舌病病毒(BTV)VP5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及鉴定其抗原表位,本研究利用pMAL-C4x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纯化的重组VP5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淋巴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并以Bac-to-Bac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纯化的重组VP5蛋白为包被抗原,通过间接ELISA筛选出一株稳定分泌抗BTV3 VP5蛋白的MAb杂交瘤细胞株(3F2)。间接免疫荧光结果表明:MAb 3F2与BTV3、BTV5、BTV9、BTV16呈阳性反应;与BTV6、BTV7、BTV13、BTV21呈弱阳性反应;与其它BTV血清型均呈阴性反应。利用原核表达的麦芽糖结合蛋白(MBP)融合短肽对MAb 3F2识别的抗原表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MAb识别的抗原表位为89PGERGIQMKIKEIEEE104。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表位在不同地域来源的BTV3株间比较保守。该MAb的制备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VP5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2.
53.
西尼罗病毒NS1基因的原核表达与抗原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行西尼罗病毒(WNV)NY99株NS1蛋白的免疫学研究,通过PCR方法扩增WNV NY99株NS1基因,并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上,构建出重组表达质粒pc2X-NS1,经IPTG诱导得到可溶性的麦芽糖结合蛋白(MBP).NS1融合蛋白(MBP-NS1),其分子质量约为90 ku,约占可溶性菌体蛋白质量的50%.利用直链淀粉树脂柱对MBP-NS1纯化后的重组蛋白的纯度达到60%,westem blot和间接ELISA检测证明纯化的MBP-NS1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为进一步开展关于WNV NS1蛋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4.
PrP和疯牛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5.
对用三个代次马传贫皮肤细胞苗免疫的12匹攻毒马和2匹强毒对照马进行了病理与免疫形态学检查.试验马出现三种类型的形态学改变:第Ⅰ种类型,出现马传贫规律性的病理变化和免疫器官严重损伤性病变,是一种不保护的形态类型,这种类型马在本试验中占1/12;第Ⅱ种类型,呈现以免疫应答反应为主的改变,无马传贫规律性病理变化,仅肝内有轻度反应,这种类型马占2/12;第Ⅲ种类型,具有显著的免疫应答反应而无任何传贫病变,这种类型马占9/12.第Ⅱ、Ⅲ种类型是耐受了强毒攻击的免疫马,即属不同程度保护的形态学类型.这种马在试验中超过90%,从而为皮肤细胞苗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形态学依据.本试验还依其上述形态学三种类型的划分计算了各代次每种类型马匹出现率,并用保护最好的Ⅲ型作为标志,绘制三个代次出现率的抛物线,结果表明,第10代继代毒免疫效果最好,8~11代75%以上马匹可以出现Ⅲ型免疫形态学反应.同时也根据三种类型形态学变化的观察,讨论了马传贫皮肤细胞苗的免疫性质,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联合的类型.  相似文献   
56.
本试验将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嵌合毒、克隆 毒、疫苗毒分别接种健康马,接种后7个月,用马传贫 强毒攻击。攻毒后对发病死亡马和未死亡迫杀马做 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观察,以研究不同毒株对试 马的免疫保护情况。  相似文献   
57.
通过人工接种,使牛患牛流行热,并以流式细胞术分析了患牛高热期外周血中CD3^ 、CD4^ 、CD8^ 、γδ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高热期患牛外周血中CD4^ 细胞数明显升高,说明细胞免疫在牛流行热中的重要性;其它淋巴细胞亚类百分率无显著变化,但CD3^ 、CD8^ 和B淋巴细胞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反刍动物中起重要作用的γδT淋巴细胞则表现为下降,其作用尚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首次证明,BEFV可显著刺激牛外周血淋巴细胞CD4^ 的急剧增殖,证明牛流行热病程中细胞免疫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8.
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强毒株的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腺胃病变形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IBV-D971株接种1日龄SPF鸡,连续传10年代,培育出了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强毒株IBV-D971J株。IBV-D971J10对SPF鸡胚的致病力为10^-6.45ELD50/0.2mL,对1日龄SPF鸡的致病力为10^-1.5LD50/1mL,从死亡鸡的心,肝,脾,肺,肾,腺胃,肌胃,法氏囊等均能分离到IBV,IBV-D971J10不含鸡新城疫,禽流感,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网状内皮组绢增殖病等外源病毒,对SPF鸡可引起典型的腺胃炎,肌胃炎,间质性肾炎等是变化。  相似文献   
59.
为制备蓝舌病病毒(BTV)血清17型VP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及鉴定其抗原表位,本研究用原核表达系统部分重叠表达的两段VP2蛋白共同免疫BALB/c小鼠,采用细胞融合技术获得杂交瘤细胞,通过以重组VP2蛋为白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筛选获得2株稳定分泌抗BTV17 VP2蛋白的MAbs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3F4和4H10.Ig亚类鉴定2株MAbs均为IgG1/k链.Western blot证明,2株MAbs均能识别重组VP2蛋白.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2株MAbs均与BTV17呈阳性反应,其中MAb 3F4与BTV1、BTV2、BTV3、BTV5、BTV8、BTV11、BTV13、BTV16、BTV23、茨城病病毒(IBAV)、牛轮状病毒(BRV)、牛呼肠孤病毒(RV)均呈阴性反应,但与BTV10和BTV24呈弱阳性反应.利用合成多肽对VP2抗原表位鉴定结果表明,MAb 3F4识别的抗原表位为540DPWNNR545,MAb 4H10识别的抗原表位为540DPWNNRA546.本研究结果为建立BTV17型特异性检测方法及VP2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0.
5种脑炎人兽共患病病毒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建立同时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森林脑炎病毒(TBEV)、东方马脑炎病毒(EEEV)、西方马脑炎病毒(WEEV)和基孔肯雅病毒(CHIKV)5种人兽共患脑炎病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相关病毒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通过优化引物组合及PCR反应条件,建立可同时检测5种病毒的方法,扩增片段长度分别为411 bp(JEV)、945 bp(TBEV)、193 bp(EEEV)、545 bp(WEEV)和769 bp(CHIKV);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对病毒核酸最低检测拷贝数分别为7.1×103、3.6×103、2.2×103、5.6×103和5.1×103.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为以上5种人兽共患脑炎病病毒提供快速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