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吴双 《河北农业》2019,(9):39-40
<正>河北秦皇岛山海关有"中国樱桃之乡"的美誉,截止目前当地大樱桃栽培面积多达3.2万亩,结果面积为2.5万亩,年产量超过2万吨,年产值为3亿元。秦皇岛在樱桃种植方面有地域、气候等方面的优势,生产出来的樱桃不仅果型美,口感极佳,还具有极强的竞争力。目前我国林果部门针对樱桃栽培展开深入的研究,生态气候对于樱桃种植产量的影响较大。所以,樱桃种植需要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充分发挥秦皇岛地域方面的优势,取得良好的种植效益。一、樱桃生长对气候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热量资源变化及其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候变暖背景下,热量资源变化势必对寒地农作物生产环境、生长发育及种植制度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黑龙江省1971—2014年67个观测站逐日气象资料,计算了≥10℃活动积温和≥0℃活动积温(以下简称积温)及无霜期等农业热量指标,采用线性倾向率、累计距平、M-K检验和经验正交函数(EOF)方法等统计方法,分析了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及突变特征,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10℃积温和≥0℃积温分别以86.7℃?d?(10a)-1和80.5℃?d?(10a)-1的速率显著增加,无霜期呈延长趋势[倾向率为3.8 d·(10a)-1];≥10℃积温和无霜期在1993年发生突变,突变后二者初日提前,终日延后。≥10℃积温和≥0℃积温的增加幅度西部大于东部,无霜期延长幅度中西部大于东北部,农业热量资源变化幅度大的地区亦是热量敏感区域。热量资源增加对农业的影响,表现在农作物适宜生育期延长;适宜水稻和玉米种植的区域向北、向西扩张,大豆种植重心北移;原适宜种植极早熟、早熟品种的区域逐步被中熟、中晚熟品种替换。热量增加使水稻、玉米和大豆三大作物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鸭源新城疫病毒P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2002~2007年分离的鸭源弱毒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磷蛋白(P)基因的分子特征,以及在新城疫病毒演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采用RT-PCR方法扩增NDV弱毒分离株的P基因,进行测序,并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SNAP和CODEML)研究了作用于NDV P基因的选择压力.根据P基因序列的遗传发生分析表明,NDV Ⅰ类(Class Ⅰ)2型毒株与德国鸭源毒株DE/R49-99和美国株亲缘关系较近,而3 b型毒株与其他Ⅰ类病毒遗传关系较远,具有地区特色,形成一个独特的分支;NDV Ⅱ类(Class Ⅱ)中基因Ⅰb型与中国广泛使用的基因Ⅰ型疫苗毒Qeensland V4(QV4)以及Ⅰ型代表株亲缘关系较远.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表明,P基因不同片段受到正选择压力的作用不一样,P基因的两端受到负选择压力的作用不易发生变异,而中间(aa 62~113和137198)片段多个位点受到正选择压力的作用.可见,Ⅰ类病毒中3 b具有地域特色,不同基因型P蛋白之间变异较大,而且P蛋白不同位置变异不均匀.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基因Ⅶ d亚型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的分子流行病学及遗传变异规律,作者对2008年分离自江苏地区16株具有一定代表性NDV分离株的F和HN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根据F基因和HN基因序列绘制的2个遗传进化树基本一致,表明分离株中不存在囊膜糖蛋白基因发生重组的NDV;同时,HN蛋白线性表位发生E347K突变的变异株的分离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基因Ⅶd亚型变异株的出现应引起相关领域从业者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Class Ⅰ新城疫病毒NP因分子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2002~2007年Class Ⅰ新城疫病毒分离株NP基因的分子特征,以及其在新城疫病毒演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采用RT-PCR方法扩增分离株的核衣壳蛋白(NP)基因,并进行了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NDV NP基因的分子特征.根据NP基因序列的遗传发生分析表明,Class Ⅰ NDV 2型毒株与DE/R49-99和美国株亲缘关系较近,而3型毒株与其他Class Ⅰ毒株遗传关系较远,具有地区特色,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表明,NP蛋白N端1~400氨基酸比较保守,而C端序列(特别是氨基酸残基400~480)高度变异.ClaSs Ⅰ病毒2型毒株与国外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可能有共同的起源;而3型毒株独立于其他Class Ⅰ毒株,具有独特性,这两种毒株的来源不同;不同基因型NP蛋白之间比较保守,但是P蛋白的C端发生了多个氨基酸的变异,对其功能的影响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秦凤  黄德辉  石凉  童晓琪  漆学文  汪黑铁  吴双定  侯翔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364+22367-22364,22367
阐述了中系灰黑蛾品种681与日系白蛾品种68复配成的眷用一代杂交家蚕品种681×682的性状特征及其饵养技术要点,并报告了该品种在安徽省歙县、青阳县和颍上县示范推广饲养情况。表明该品种体质强健、眠起齐一、具有较强的抗病抗逆性,且其茧型大、解舒好、纤度适中,净度优、丝质优,适应省力化养蚕技术饲育。  相似文献   
17.
不同基因型新城疫病毒对美国白羽王鸽的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鸽源Ⅵb亚型新城疫病毒(NDV)与其它不同基因型NDV对鸽的致病性差异,本研究选取JS-7-05-Ch(基因Ⅲ型)、WX-10-07-Pi(基因Ⅵb型)、JS-5-05-Go(基因Ⅶd型)和F48E8(基因Ⅸ型)4个病毒株,分别人工感染2月龄实验鸽。接种后,观察实验鸽临床症状、病理剖解变化、同时检测HI抗体水平变化、喉气管和泄殖腔排毒以及病毒在组织分布情况。4株NDV均能导致接种鸽的发病,但死亡率分别为0、0、100%、50%。WX-10-07-Pi接种组鸽泄殖腔排毒时间最长、而且病毒检出率比其它组高。另外,在接种组鸽的多种组织器官中均可检测出病毒。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NDV对鸽均有致病性,但致病力强弱与NDV毒株特性有关;基因Ⅵb型NDV在鸽体内可长期的带毒与排毒,与其它基因型NDV相比更易在鸽群中传播。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dnaJ基因序列与细菌致病力的关系,本研究构建了dnaJ基因缺失株和互补株,并对其致病性进行验证。参照GenBank中无乳链球菌GD201008-001(登录号:NC_018646)目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引物,PCR克隆dnaJ基因上、下游同源臂基因序列,通过融合PCR将两个片段连接到一起,构建dnaJ基因上、下游同源臂融合片段,PCR克隆含有启动子序列的dnaJ基因。将dnaJ基因上、下游同源臂融合片段和含有启动子序列的dnaJ基因分别连接链球菌-大肠杆菌穿梭质粒pSET4s和pSET2,电转化GD201008-001感受态细胞,构建dnaJ基因缺失株ΔdnaJ和互补株CΔdnaJ。通过分析ΔdnaJ和CΔdnaJ的遗传稳定性与形态学变化对dnaJ上、下游基因转录的影响,以及生长速率和斑马鱼攻毒试验评价dnaJ基因对无乳链球菌毒力的影响。经PCR鉴定和测序证明,ΔdnaJ和CΔdnaJ构建成功;与野生株GD201008-001相比,ΔdnaJ和CΔdnaJ在细菌染色形态上均无明显差异,但ΔdnaJ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明显减缓;dnaJ基因的缺失未对相邻基因的转录造成影响;ΔdnaJ对斑马鱼的毒力明显下降,对斑马鱼的LD_(50)为5.68×10~4 CFU,约是野生株的241倍。dnaJ基因对无乳链球菌的毒力有显著影响,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探究无乳链球菌dnaJ基因的功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说课作为一种教学和教研改革的手段,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从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向同行和专家作交流的一种科研活动形式。针对高职动物传染病课程对照说课要素进行设计,以期为提高备课质量、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教学技能,促使该课程教学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