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1篇
林业   46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52篇
  46篇
综合类   290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226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吉林经济开发区头台子村某养殖户2005年9月购入3日龄雏珠鸡400羽。雏鸡精神状态良好,食欲正常,在此期间未作过任何疫苗接种。但10日龄后陆续发病,以消化道与呼吸道症状为主,发病率高达40%.死亡率达15%。  相似文献   
32.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制备辣椒籽提取物,将其添加到辣椒红色素中,通过分光光度法比色定期测定色素溶液吸光度。计算色价的残留率。结果表明:辣椒籽提取物对辣椒红色素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添加辣椒籽提取物有利于提高辣椒红色素的稳定性。当每克辣椒红色素中加入辣椒籽提取物的质量为1mg时,辣椒红色素的抗氧化性明显提高,其色价残留率比不加提取物的提高9%。在氧化剂(H2O2)、还原剂(Na2SO3)存在条件下,加入提取物后辣椒红色素色价残留率比未加提取物的分别提高了14.32%和23.82%。  相似文献   
33.
为了研究不同植保器械对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单旋翼植保无人机和电动喷雾器3种不同植保器械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和电动喷雾器施药后7 d对小麦蚜虫的防效均达88%左右,药后10 d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达80%左右,而药后14 d对小麦条锈病和药后20 d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分别达80%和85%左右.不同施药方式防治效果并无显著差异,植保无人机可用于小麦病虫害的防治,能显著提高作业效率.多旋翼植保无人机作业效率高,操作更简单,安全性更强,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5个品种甜瓜籽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与脂肪酸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不同品种甜瓜籽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和脂肪酸,采用R语言分析PCA和变量投影重要性。【结果】5个品种甜瓜籽油中共鉴定出65种挥发性化合物,新蜜1号样品检测到的挥发性物质种类最多为37种,皇后品种的油脂中有30种,香瓜和86-1样品中有29种,绿宝石样品检测到最少,为26种,分析发现5个样品之间的挥发性物质有显著性差异。5个品种甜瓜籽油在挥发性物质成分共分成4大类,皇后与绿宝石较相近归为一类。5种甜瓜籽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平均为75.34%,其中亚油酸最高,平均含量达56.81%。【结论】二十四酸、十八碳烯酸、花生酸、棕榈酸、亚麻酸、蓖麻油酸与某些香气物质有较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35.
目的】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杏酒发酵工艺条件,为杏加工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新疆毛杏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初始糖度、初始pH值、发酵温度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杏酒品质的影响,并建立回归模型,得到最适杏酒发酵工艺参数。【结果】得到回归方程为:Y=89.40+3.00A+2.88B+1.63C+1.75AB-1.25AC-1.00BC-2.95A2-8.70B2-4.70C2。杏酒最适发酵工艺条件为:杏水比1∶0.5,酵母接种量0.04%,初始糖度22.5%,初始pH值3.6,发酵温度18℃,此条件下感官评分为90.3,与模型预测值吻合。【结论】响应面分析法提供的模型较真实的拟合了实际情况,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6.
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太平  吴斌 《畜牧兽医杂志》2014,(3):60+63-60,63
病死动物在动物养殖、屠宰加工、运输储藏等环节极易发生和存在,如不能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容易造成动物疫病发生传播和扩散,给畜牧业安全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此,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据笔者在基层了解,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37.
我们利用河蚌育珠间插法,培育有核珠生产新技术。1984年起我们在河塘,祝塘两个乡进行了小量试验,探索出生产有核珍珠的一条新路子。1986年开始中试,即在同一只河蚌中,既有无核珠,又有有核珠的新技术。经过三年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益,三级珠达56.9%。我们挑选了年青丰满,体色光泽较好,喷水有力,健康12—14公分的三角帆蚌作育珠蚌,选用4~  相似文献   
38.
运用ELISA方法对全国26个省市地区的34 260份血样进行了HC、PR、PRRS、PCV2、FMD、PP、JE等病毒性疾病的血清抗体检测评估,分析了不同区域不同时期各疾病抗体水平的差异,比较了近三年来国内各疾病抗体水平变化趋势,为规模化猪场当前主要疾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9.
中华乌塘鳢人工诱食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人工繁育的75日龄中华乌塘鳢(长约4cm,重约0.986g/i)进行一个月饲养试验,从虾粉、海带粉、谷氨酸,甜菜碱,大蒜素等组合成的8种诱食剂中筛选诱食效果最佳者,试验结果表明,在以白鱼粉为主的基础日糖中加入不同配方的诱食剂,对试验鱼的诱食效果不同,其中以2号诱食剂(第三组)的诱食效果最好,增重和成活率拉近鲜虾对照组(第一组)的水平。  相似文献   
40.
以西番莲香气物质较丰富的紫果‘台农1号’为试材,选取未成熟(T1)、近成熟(T2)和完全成熟(T3)3个时期果实,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测定3个果实发育过程的挥发性香气物质组成及含量变化情况,同时检测对应果实中酯类香气物质合成相关的脂氧合酶(LOX)和醇酰基转移酶(AAT)活性,以期了解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主要致香物质变化情况及物质与相关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西番莲果实成熟度的增加,挥发性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均有很大的提高,3个时期检测的香气物质总数分别为72种、95种和136种,总峰面积呈倍数增加;未成熟(T1)和近成熟(T2)2个时期萜烯类和酯类物质为主要的挥发性香气物质,在完全成熟(T3)时期主要的挥发性香气为酯类,其峰面积占总峰面积达80.31%;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酯类香气的种类和含量不断的提升,其中己酸乙酯,1-甲基己酯-己酸、丁酸乙酯、辛酸乙酯、1-甲基辛酯-丁酸、己酸己酯、1-甲基己酯-丁酸、丁酸己酯、(Z)-3-己烯基酯-己酸、乙酸己酯、2-甲基-辛酯-丙酸、辛酸己酯、3-羟基乙酯-己酸、(Z)-2-丁酸-乙酯等含量提升或占比较大,这些脂肪酸代谢途径产生的酯类在西番莲果实成熟过程中可能发挥了致香作用。LOX是酯类合成第一步的限速酶,AAT为酯类合成最后的关键酶。对不同发育期果实酯类合成相关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LOX、AAT酶活性呈上升趋势,尤其是T3时期AAT酶活性显著的提升。由此推断,紫果西番莲果实发育过程中LOX和AAT酶的活性与酯类香气成分形成直接相关,酶活性的提升促进酯类香气的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