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5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犬子宫蓄脓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犬子宫蓄脓症是犬发情后期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疾病,多发于成年母犬,是宠物门诊常见的疾病之一.本文对子宫蓄脓的临床类型、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2.
<正>胰腺炎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引发急性腹痛的病症,是胰腺中的消化酶发生自身消化的急性化学性炎症。慢性胰腺炎是由于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造成的一种胰腺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有的病例急性期不明显,症状隐匿,病程较长,即属慢性。  相似文献   
23.
为了研究内毒素(LPS)和NO酶抑制剂(NOSI)[氨基胍(AG)、左旋硝基精氨酸(L-NNA)、NG-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对肝细胞增殖的影响,试验通过体外培养山羊肝细胞,应用LPS结合NO酶抑制剂对细胞进行处理观察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表明:当LPS1μg/m L时抑制体外肝细胞的增殖,且随着剂量的增加差异显著(P0.05),说明大剂量的LPS能抑制肝细胞的增殖。应用NOSI(AG,L-NNA,L-NAME)结合1μg/m L LPS处理肝细胞,则发现AG(1 mmol/L)+LPS试验组与LPS对照组肝细胞的增殖差异显著(P0.05);LPS+L-NAME(1 mmol/L)处理的d组显著高于LPS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使吸光度达到最高水平;LPS+L-NNA(1 mmol/L)处理的γ组、δ组与LPS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随着NOSI(AG,L-NNA,L-NAME)浓度的增加,NOSI可以颉颃LPS对肝细胞增殖的抑制,使肝细胞的增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到正常。  相似文献   
24.
蜱在吸食动物血液的同时可传播多种病原体,引发重要的人兽共患蜱传病,给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近年来不断上升的发病率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广东省特殊的气候、地理资源环境和饮食习惯不但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增加了人与动物接触的机会,为新的蜱种和蜱媒病传播提供了方便。目前广东省分布流行的蜱种主要涉及6属21种,已经证实存在的蜱传病有莱姆病、Q 热、北亚蜱传斑点热和人粒细胞无形体。论文就广东省蜱的种类分布以及蜱传病的流行概况做一综述,为广东省蜱传病的防控措施制定及传播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鸡感染柔嫩艾美尔球虫后某些血清生化指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3日龄AA鸡36只均分为3组,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经口感染E.tenella卵囊35万/只和7万/只,第三组为对照组,对病鸡10项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如下:(1)血清葡萄糖含量在感染后5天(5天)和8天与感染前(0天)无显著差异(P>0.5)。(2)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的含量,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在5天均显著低于0天(P<0.5),第一组所降的幅度较第二组大,其中总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在两组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5);甘油三酯含量和磷酸磷酸酶活性在8天继续下降,其他指标在8天都有不同程度回升。(3)两感染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第一组的血清尿酸含量在5天显著高于0天(P<0.5),到8天又回落。第二组尿酸含量在0天、5天和8天之间无显著差异。(4)球蛋白含量在5天和8天均显著高于0天(P<0.5)。(5)胆碱酯酶活性在第一组的8天显著高于0天和5天(P<0.5),在第二组的0天、5天和8天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6.
鸡大肠杆菌病是养禽业中的常发病 ,从病原学到防治方法的研究在近 2 0年来已有充分报道 ,病鸡的病理生理变化却很少受到关注。本试验通过检测血清中某些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以初探病鸡的能量代谢。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  AA鸡购自广东省南海市某鸡场 ;埃希氏大肠杆菌(E coli ,O78)由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禽病研究室提供 ,试验感染前经过复壮。UV VIS2 bio Meri櫣x生化分析仪。商品化试剂盒 ,购于广州环通生物科学有限公司。1 2 试验分组和感染72只AA鸡饲养至 2 3日龄时随机分为 3组 ,第 1组和第 2组分别为…  相似文献   
27.
为了解广东地区家畜体表寄生蜱的种类及其携带病原情况,评估蜱媒病在广东省的传播风险,对该地区3个生境点(湛江、汕头、清远)的牛体寄生蜱进行了调查。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采用体表检视法和布旗法分别采集广东省不同地区的牛体表寄生蜱和牛舍环境周围游离蜱样本共109只,并进行实验室鉴定、检测。通过特异PCR方法分别检测无形体、莱姆病、巴贝西原虫、立克次体和Q热5种主要病原携带情况。结果显示:采集到的109只蜱虫样本均为微小牛蜱,其中湛江样品中检出6份无形体阳性样品,阳性率为5.5%(6/109);莱姆病、巴贝西原虫、立克次体和Q热均检测阴性。研究表明,广东省牛体寄生蜱种类相对单一为微小牛蜱,携带有阳性蜱传病原(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提示:广东省极有可能存在该病的自然疫源地,需要进一步调查并进行更深入的生态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28.
为了检测鸭群中鸭坦布苏病毒的血清学流行情况,本研究在前期成功表达鸭坦布苏病毒NS1蛋白的基础上,建立了检测鸭血清中鸭坦布苏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棋盘法确定了当纯化的NS1蛋白包被量为0.188μg/孔,待检血清1:200稀释,HRP标记的兔抗鸭二抗1:16000倍稀释时反应条件最佳。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阴阳性临界值判定标准为0.467。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番鸭细小病毒、鹅细小病毒、鸭肝炎病毒、鸭疫里默氏杆菌阳性血清进行了检测,均无交叉反应,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的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6%和10%,显示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用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临床鸭坦布苏病毒感染鸭及攻毒蛋鸭的55份临床血清样品,测得52份为阳性,阳性率为94.5%,对36份阴性鸭群血清样品进行检测,36份为阴性,阴性率为100%。该方法为鸭坦布苏病毒的诊断和流行病学监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
本试验旨在探讨利用RT-PCR方法检测牧羊犬MDR1基因突变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从对伊维菌素敏感的苏格兰牧羊犬和不敏感的德国牧羊犬血液里提取RNA,通过PCR获得了目的基因MDR1,连接并转化,增菌培养后,提取阳性质粒进行序列测定.苏格兰牧羊犬的基闪缺少4个碱基,德国牧羊犬的基因则正常.RT-PCR方法鉴定了苏格兰牧羊犬MDR1基因突变,目前是一种简单、方便、快速、准确的基因诊断方法,有助于临床合理地进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0.
蹄病是危害奶牛业的三大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而蹄叶炎作为蹄病的一种,造成奶牛的生产性能明显下降,严重者被淘汰,给奶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牛的蹄病中95%发生存奶牛,欧洲奶牛肢蹄炳发病率为5.5%,其中88%是蹄病。在奶牛的蹄病中,41%的病例是蹄叶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