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7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伊氏锥虫单一或混合抗原免疫小鼠保护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广东克隆(广东水牛伊氏锥虫单虫克隆)、安徽克隆1(安徽水牛伊氏锥虫单虫克隆)、安徽克隆2、新疆克隆(新疆骆驼伊氏锥虫单虫克隆)作单一抗原或混合抗原免疫小鼠试验。用安徽克隆1和新疆克隆单一抗原免疫小鼠,再用相应同株克隆攻击,其保护率在80%以上,而用异株克隆攻击(安徽克隆1、新疆克隆或广东克隆),保护率低于17%,表明安徽、新疆和广东伊氏锥虫各株间免疫原性存在差异。用新疆克隆抗原和安徽克隆2抗原混合免疫,再用新疆克隆和安徽克隆2攻击,保护率在80%以上,用新疆克隆抗原和广东克隆抗原混合免疫,再用新疆克隆和广东克隆攻击,保护率亦在80%以上,且在免疫后1~2个月仍有效。对新疆克隆抗原和广东克隆抗原混合免疫小鼠脾细胞作体外增殖试验,用不同抗原按500mg/L和125mg/L高低2种剂量刺激,均产生明显增殖,表明各锥虫抗原存在免疫交叉,但在高剂量组,用同株克隆的刺激增殖效果(SI)高于异株克隆。  相似文献   
72.
套式PCR检测奶牛粪便中隐孢子虫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检测样品中的微量隐孢子虫,从含有不同数量隐孢子虫卵囊的奶牛粪便中,直接提取DNA用作初始PCR(Initial-PCR)模板,以稀释的初始PCR的产物为模板进行套式PCR(Nested-PCR),用两对人工合成寡核苷酸分别作为两PCR的引物,扩增大小分别为540pb、258pb的特异片段。PCR产物经电泳鉴定,可从阳性粪便标本DNA抽提物中扩增出目的片段,而阴性对照不能扩增目的片段;初始PCR、套式PCR的敏感小生最低可分别检测到含卵囊100、5个/g粪便。初步应用结果表明某奶牛场的奶牛自然感染率为16.4%。试验表明套式PCR的敏感性比普通PCR约高100倍,能用于奶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相似文献   
73.
应用质粒PTK探针鉴定锥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2P标记质粒探针PTK1、PTK1.1和PTK1.2,对12株中国伊氏锥虫的斑点杂交试验显示,3个探针均能与8株具有正常动基体的伊氏锥虫杂交,而不与其余4株异常动基体伊氏锥虫杂交,对正常动基体株的敏感度为10^2虫体。探针PTK1亦能与马媾疫锥虫杂交,敏感度为10^2个虫体。但PTK1与布氏锥虫仅发生微弱的杂交反应.敏感度为10^5个虫体。试验表明伊氏锥虫株之间的kDNA微环是同源的,伊氏锥虫与马媾疫锥虫和布氏锥虫的kDNA微环存在着共同序列。  相似文献   
74.
为了进行抗蜱及蜱传病疫苗的研究,本研究根据微小牛蜱巴西株报道的一种抗菌多肽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从微小牛蜱中国安徽株克隆到该抗菌多肽基因,全长383bp,编码110个氨基酸残基,该蛋白预测的分子量为12.2ku,等电点为4.87.经同源性比较,该微小牛蜱巴西株抗菌多肽基因有100%的相同性.经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微小牛蜱卵、幼蜱、半饱血雌蜱、饱血雌蜱和雄蜱这几个阶段均有表达.将该基因亚克隆到pET-28a( )表达载体,转化BL21(DE3)宿主菌,经IPTG诱导,可成功表达.重组融合蛋白大小为15ku左右,与预期大小一致.初步体外抗菌试验表明,重组蛋白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Western-blot显示,兔抗微小牛蜱唾液抗体能够识别重组表达蛋白.  相似文献   
75.
亚洲璃眼蜱唾液腺差异表达基因文库的构建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单雌蜱克隆群中挑选未吸血雌蜱60只,随机分成两组。未吸血组直接剖取唾液腺.半饱血组于蜱吸血第5d采集,分离唾液腺。Trizol法提取总RNA,经第一链合成、LD—PCR、RasⅠ酶切、接头连接和抑制消减杂交(SSH)等步骤,获得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片段。将纯化的cDNA片段与pGEMT—Easv我体连接,转化DH5a,获得204个白色菌落。扩增检查表明,136个克隆含有插入片段,片段大小为250bp-850bm,测出有效序列120个。由10个cDNA片段的RT—PCR检查结果初步断定,本研究消减效果良好。由网上资源分析得:21个片段与其他蜱的基因,19个片段与按蚊、库蚊、钩虫、奥斯特线虫等其他吸血寄生虫的基因,9个与果蝇的基因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76.
对伊氏锥虫新疆骆驼株(XJCA)、安徽水牛株(AHB)和云南水牛株(YNB)的动基体DNA进行PCR扩增后,用Sanger双脱氧核糖核酸法测定扩增产物的序列。结果表明,各虫株间DNA序列同源性为97%。内聚分析表明,AHB株与XJCA株相似性高属一类,而YNB株与中国伊氏锥虫SH株相似性高属另一类。证明我国不同伊氏锥虫在动基DNA序列上存在一些差别,这可能由于点突变的缘故。  相似文献   
77.
硬蜱的实验室饲养繁殖技术和常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蜱既是常见的吸血外寄生虫,又是人和动物许多重要痰病的传播媒介,硬蜱研究材料的获取,依赖于实验室饲养繁殖。文章对硬蜱在试验条件下的动物饲血、孵育、蜕皮和繁殖技术做了具体介绍,并对主要影响因素,如宿主的适应能力,温度、湿度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对饲养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